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重庆“治沙人”塔克拉玛干造出3000亩绿洲

原标题:重庆“治沙人”塔克拉玛干造出3000亩绿洲

夏种牧草冬种小麦和田县沙漠边缘绿色蔓延2018年10月25日,“沙漠土壤化”试验基地,米热班·艾海提手捧牧草露出幸福的微笑。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2018年10月,试验基地的高粱长势喜人。重庆交通大学提供

2018年10月23日,项目组正在机械化收割沙漠中种植的御谷狼尾草。重庆日报

姓名:赵朝华

年龄:38岁职业:重庆交通大学沙漠生态研究院副院长

都市消费晨报讯(记者代筱晔)“我的梦”:未来3年,我们团队的目标是和当地政府合作,将和田县的试验基地面积扩大到20万亩,以此带动和田畜牧业的发展,争取实现沙漠中“万亩良田”的景象。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1月14日,在和田地区和田县英阿瓦提乡和谐新村农业科技园区沙漠土壤化试验基地,连绵起伏的沙丘边是成片规则平整的田地,一层冬小麦苗从田地中冒出头,待3月春来一经浇灌,这些冬麦就会长成绿油油的一片。

沙漠中长出成片庄稼的景象,在当地人眼中已不是稀奇事,2017年,随着重庆治沙团队的到来,“沙漠土壤化”后快速长出的庄稼,让他们惊奇又欣喜。家园生态环境一点一滴地变化着,让每个人心里都充满了希望。

沙漠变土壤搞种植

和田地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总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其中沙漠化面积约占60%。

2017年5月,重庆交通大学治沙团队来到和田,这个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取得阶段性成功的团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进一步证明了试验效果。重庆交通大学沙漠生态研究院副院长赵朝华就是治沙团队的一员。

从200亩试验田种植农作物成功,到如今的3000亩试验田农作物长势喜人,其中2000多亩牧草喜获丰收,赵朝华和他的团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开展的“沙漠土壤化”工作取得的每一次成功,都让当地居民感受着绿色蔓延带来的喜悦。

“沙漠土壤化”快速生态恢复项目是由重庆交通大学易志坚教授研究团队从力学角度出发,研究沙漠生态恢复理论与技术的新成果。该项目可以让沙子具有土壤的力学特性,进而具有存储水分、养分、空气和滋生微生物的能力,成为植物生长的良好载体。2009年起,研究团队开始在重庆进行模拟试验。从2016年至今,团队一直在开展沙漠试验田种植。

牧草收成喜人

在和谐新村农业科技园区试验田种植期间,赵朝华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每天工作近15个小时。

“试验田中种植着萝卜、白菜、高粱等30多种农作物,我们需要监测每一种农作物的耗水量、生物量以及根系生长情况,在种植后期,还要监测农作物产量。”赵朝华说。

研究成员王祉翔说,因为天气干燥,团队里不少工作人员经常流鼻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试验田里一茬接一茬的绿色让他们倍感欣慰。

今年16岁的米热班·艾海提从小就生活在英阿瓦提乡,在她的记忆里,家乡种植最多的是耐旱的梭梭柴和防风固沙的白杨林,萝卜、白菜、菠菜和高粱等很少种植。

“我放假期间就在试验田勤工俭学,村里也有60多位村民在这里负责庄稼的管养工作。”米热班说,试验田面积越种越大,现在村里的风沙小了,空气也比原来湿润了。最重要的是,沙漠中的绿色让她的家乡变得更美了。

去年10月,2000余亩试验田中种植的御谷狼尾草收成喜人,每亩可收获6至10吨牧草,可供6至10头羊吃一年,为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活力。当地一家养殖企业的董事长祁炜宏说,2018年7月,他在当地竞标接下一家种羊场,“沙漠土壤化”试验基地种植的大量牧草,为他节省了上百万元的养殖成本,“如果没有试验基地的牧草,公司只能从2000多公里外的伊犁购买牧草,干草价格为1800元/吨。而试验基地每吨干草只售1200元。”

明年种植面积扩至10万亩

1月14日,赵朝华通过电话向值守在试验田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他才从和田回重庆不到一个月,已经开始和团队人员讨论春节后的新项目。“今年,我们会和当地政府合作,将试验基地面积扩大到2万亩,明年扩大到10万亩。”

赵朝华说,他们的计划是在未来3年,实现试验基地面积扩大至20万亩。“大力开展牧草种植,一方面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还可以带动和田畜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这是我们最想看到的结果。”

相关阅读:
人民日报海外版:防范风险 让“黑天鹅”飞不起 人民日报:困难是党员领导干部成长的“维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