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青年报:吸引国际游客是扩大开放题中之义

原标题:吸引国际游客是扩大开放题中之义

供图/视觉中国

供图/视觉中国

王辉耀(全球化智库(CCG)主任)

旅游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隐形支柱行业,也是反映全球化发展情况的晴雨表。旅游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带来了巨大效益。中国的出入境旅游如火如荼,中国进一步推动入境旅游发展,既是中国继续推动改革开放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效途径。同时,入境旅游作为国际性经济行为,其质量提升不仅能促进文化产业、商业贸易合作等多行业发展,还可以带来完善基础设施等社会附加值,有助于拉动GDP,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

扩大出入境旅游有助于加强我国与国际社会沟通和交流,促进文化和文明之间的了解和共融,也是服务业外延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出入境旅游赤字明显,且有扩大的趋势,吸引国际游客来华,缓解出入境旅游赤字,是我国出入境旅游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吸引国际游客要“练好内功”,完善自身配套设施。旅游所体验的是一个区域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的结合。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和服务水平普遍较高,文化和生活方式与中国又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在硬件配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加上我国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为吸引更多游客奠定条件。未来需加强人性化设计、完善软件配套,针对在外国游客聚集地比如酒店开放国际社交媒体入口,为国际游客提供便利化服务。

“酒香也怕巷子深”,要从政府层面、市场层面和行业层面进一步提升中国旅游对外宣传的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充分体现中国各区域旅游的特色,加强宣传的针对性,深度挖掘各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旅游需求,从而更加高效、精准地推动中国入境旅游发展。

在政府层面,进一步加强中国签证政策的宣传工作,特别是对我国当前的免签政策、过境免签政策、旅行团有条件免签政策等创新力度较大的政策进行广泛宣传,打造中国入境便利化发展的国际形象,吸引更多国际游客来中国旅游。

在市场层面,应更多依托旅游企业和旅游产品进行宣传。当前,中国主要旅游企业已经加快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步伐,对众多国外知名旅游企业进行战略投资、收(并)购等,在全球旅游领域中的影响力逐渐显现。加之旅游企业常年根植并贡献于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入境游客的把握更加准确,可以成为宣传中国入境旅游的良好渠道。

同时,依靠旅游行业组织和企业的力量宣传中国旅游,深入挖掘区域旅游资源特色,举办旅游节和旅游展览,如可以针对冬奥会进行旅游资源的宣传。入境旅游宣传是外国人了解中国旅游资源的重要途径。由于具有民间组织的特性,其宣传方式更加平民化,宣传内容也更加具体、生动,容易被国际游客所接受,也更能适应市场需求。

我国现阶段有多个推广联盟,主题涵盖世界遗产保护、冰雪旅游、高铁旅游等众多方面,对旅游业的发展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还可以邀请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国际知名人士或关键意见领袖担任中国旅游宣传形象大使,通过其名人效应,吸引更多国际游客的眼球。

此外,应从理念转变、签证改革、协作运营、统筹协调等方面推动中国签证政策的开放创新,加深中国国际化和改革开放。要转变理念,从证件管理向人口管理转变,从发展理念上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与思维定式,追赶并引领时代潮流。引进社会力量建立并完善信息管理平台,协作运营,可以通过调动市场的力量,尽快补足签证申请与管理在电子化和信息化方面的不足。国家移民管理局可以更多地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动中国出入境便利化发展,就签证体系的创新与发展统筹新一轮的改革与升级,协同相关部门推动中国签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要探索签证管理改革,创新签证体系,建立签证自助申请平台,推动签证电子化发展。可以总结144小时过境免签以及海南免签政策等签证创新实施以来的经验和问题,在具体落实上进一步优化流程。在合适的时候,甚至可考虑推出时限更长的过境免签政策。可以借鉴俄罗斯世界杯、韩国平昌冬奥会对观赛外国观众推出免签政策的做法,进一步推介我国的旅游资源,可在2019年男篮世界杯期间开展试点,如效果好则可在2022年冬奥会期间进行推广。

中国要深入参与全球治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需要得到世界上更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理解与支持。多途径广泛吸引国际游客来华,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题中应有之义,有助于缓解出入境旅游赤字,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与体认,不断丰富中国软实力的内涵。

责任编辑:余鹏飞

相关阅读:
媒体:中国一些年轻人是中等收入人群 但不肯承认 世园会倒计时100天 游客将体验5G技术的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