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支持民企有“指标”,银行只好象征性放贷一万元……总理若是知道,不知作何感想?

原标题:支持民企有“指标”,银行只好象征性放贷一万元……总理若是知道,不知作何感想?

摘要:比“缺钱”更急迫的问题,其实是“缺信心”和“缺市场”。李克强总理最近就说:“如果我们的政策与市场主体不合拍,与人民群众不同步,那不就成了‘自拉自唱’吗?”

为民企纾困驰援,无疑是这个年头上一件特别的要事。这些天陆续举行的各地两会上,“民企的声音”和“帮民企的声音”,也尤为引人注意。

去年下半年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后,各地、各部门为了“帮民企”招数不断。粗略统计,目前绝大部分省级行政区,都有了以党委、政府名义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而发布的政策文件。更有大量的“真金白银”在此过程中被拿出来,纾解民企的融资困境。

政府支持民企,诚意可谓满满。但一切政策举措,终究要让政策对象来评估。企业“获得感”如何?不少民营企业家坦言,很感动,但还不够放心——那么多政策、那么多措施、那么多真金白银,真的用到“刀刃”上了吗?

有时候,企业所得到的,同他们所期盼的,还隔着不短的距离。寒意有所驱散,“春天”却未到来。

这不仅是“需求方”的困惑,同样是不少“供给者”的困惑。最近一场区两会的讨论会上,笔者就听到一位银行业者抱怨:因为要支持民企,她所在的国有银行就接到了“放贷指标”,一定要给小微企业放多少贷款。可是许多小微企业,分明不需要——或是无力贷太多的款。而一些资质平平,实在看不到什么前景,又拿不出抵押物的企业,银行也“真不敢贷”啊。怎么办呢,结果只好出一下策:

找数百家企业,每家放贷一万元!

一万元的贷款,能派什么用场?可要责怪银行搞形式主义,恐怕也有失公允。他们也知道,比“缺钱”更急迫的问题,其实是“缺信心”和“缺市场”。比之象征性的贷款,企业更需要的是一个能确定公平的、足够开放的市场环境,是充足的准入机会和竞争机会,是充裕的自主空间。

有了机会、有了空间,后面的事,生生死死、优胜劣汰,完全可以交给市场去决定。

而这就不是单方面“给予”就能实现的了。

有时候,一厢情愿地“给予”,非但不足以提振市场信心,甚至反而引发副作用。早在去年12月,就有媒体发出“驰援民企切莫矫枉过正”的警告,而矫枉过正的事情已经多次发生。有上市公司在拿到1亿元“纾困贷款”后,股价连番上涨,三个大股东立刻清仓式减持,轻轻松松完成“套利”;也有法院电话通知律师,其所申请对一家当地民营企业账户的保全批不下来了,因为“上级有要求,要保护本地民营企业,所有针对本地民营企业的保全申请,院领导都不会批了”……

媒体如实披露了这些事例后有人喟叹,该帮的企业没帮上,倒是一些“不该帮”的得了意外之喜。但这种意外,其实也不意外——如果“下药”不“对症”,方向跑偏甚至走反,几乎是必然的。

这也就回到了一个老问题:政策供给也好,服务供给也好,“供给侧”的事,永远不能脱离“需求侧”来谈。

供需适配,本来就是公共决策的要义。从供给侧来讲,有一颗热忱的心之外,还不能少了一个冷静的头脑,那就是先把问题搞明白、“短板”弄清楚,针对“缺什么”来考虑“给什么”。

比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拿出真金白银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把它们用好用到位,那就不能“一刀切”,不能“撒胡椒面”,不能“大水漫灌”,更不能脱开市场规律“强买强卖”。哪些企业真正需要扶持,哪些完全应该交给市场裁定,政策设计时就应该有那么一本账。

精准的,才是有效的。而是否“对症下药”,本身也折射出政策供给是否诚意十足。

是站在解决问题、呼应需求的角度,还是站在工作便利、能出“显绩”的角度,效果大不一样,手势也大不一样——李克强总理最近在听取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的意见建议时就说,“如果我们的政策与市场主体不合拍,与人民群众不同步,那不就成了‘自拉自唱’吗?”

眼下,如中央一再要求的那样更大力度减少困扰企业经营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大力度地减税降费,更坚决地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显然更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要相信,市场信心的修复更多来自于背后看不见的慢工细活,来自于持之以恒的环境塑造。这需要足够的耐心。

而一旦信心足了,春天还会远吗?

栏目主编:朱珉迕文字编辑:朱珉迕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徐佳敏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相关阅读:
2018年起诉各类犯罪嫌疑人近170万人 最高检副检察长孙谦就发布涉民企刑事案例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