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海淀区委书记于军:中关村将打造创新发展“生态雨林”

原标题:海淀区委书记于军:中关村将打造创新发展“生态雨林”

海淀区委书记于军。 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科技创新一直是海淀“金名片”。中关村科学城规划目前已经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即将发布。根据规划,中关村科学城将拓展至海淀全域和昌平部分区域。目前中关村科学城发展如何,将在哪些方面发力,未来有何安排,昨日,在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新京报记者对话市人大代表、海淀区委书记于军。

独角兽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硅谷

新京报:经过多年发展,海淀产业空间方面现状如何?

于军:按照北京新版城市总规要求,北京要处理好“都”与“城”的关系,要减量集约发展,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在减量集约发展背景下,我们也在探索,如何平衡发展与减量的关系。长久以来,我们都致力于如何更好利用各方面资源来配置和控制成本、增加发展后劲。产业发展空间考验政府和企业家的智慧。双方都应该更有效配置各种资源,达到效益最大化。海淀接下来也将在总规统领下,进一步减量集约,实现提质增效,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让产业更加集聚化。在中关村科学城以及海淀分区规划制定中,我们也充分考虑到对产业空间的布局,进一步优化现有的产业空间。

新京报:海淀如何加强核心技术突破?

于军:中关村创新发展40年以来,产生了很多成果。在当前建设科技强国背景下,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紧迫感很强。海淀通过建设新的平台,在原有体制和新模式配合下,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取得了很多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不过,必须看到,我们跟美国硅谷等地在核心技术研发突破上还存在差距。眼下5G时代到来,新兴技术一定会催生一批新的企业和业务,也会催生创新和研发能力,我们要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力争形成高峰。

新京报:中关村科学城目前发展如何?

于军:可以说,2018年,中关村科学城年度答卷得高分。中关村科学城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400亿元,增长7.5%以上,经济总量和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稳居全市首位。预计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分别下降4.7%、5%,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截至2018年底,中关村科学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万家,实现历史性突破,占比全市达到45%。独角兽企业32家,约占全国1/5,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硅谷地区,估值约1200亿美元。

未来将聚焦大信息、大健康产业

新京报:2019年海淀如何打造科技城市?

于军:我们将扎实落实中关村科学城规划和海淀分区规划,当好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打造新型城市形态的“新名片”。积极推进空间格局、创新网络、城市功能的优化重组,打造高品质创新城市。推动中关村大街沿线改造提升,打造中关村大街新形象。以强化城市功能为切入点提升北清路沿线创新要素聚集。以主题科技公园建设为切入点,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示范应用,建设科技城市。

新京报:在前沿创新方面,有何安排?

于军: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创新合伙人关系构建,打造创新发展“生态雨林”。强化驻区高校院所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领域的“压舱石”作用。加快推进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扎实推进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海华信息技术前沿研究院建设,加强人工智能、量子科学、脑科学、高端芯片、颠覆性新材料等前沿领域的研究布局,支持交叉科学的发展,推动产生一批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颠覆性成果,抢占全球创新竞赛主动权。

新京报:5G时代到来,海淀如何掌握话语权?

于军:海淀下一步将聚焦大信息、大健康产业,巩固智能装备、新材料、能源环保等领域优势,突出科技服务业支撑作用,深耕高精尖产业布局,做优做强产业链高价值部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抓住5G全面商用化机遇,推动互联与物联技术和模式创新。加快建设中关村自动驾驶创新示范区,规划建设1000亩规模、国际领先的封闭测试场,构建车、路、云、图、网全要素配置的自动驾驶研发、测试体系和产业集群,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策源地和应用示范区。力争到2020年产生3-5家千亿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

新京报记者邓琦 摄影记者 侯少卿

编辑 白爽 樊一婧 吕银玲 校对 付春愔

相关阅读:
市人大代表、汉光百货董事长王小雨 政府应给予配套支持 所慕在此,所归必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