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个税申报才知“被法人”:不妨借此契机集中解决存量问题

原标题:个税申报才知“被法人”:不妨借此契机集中解决存量问题

▲图/视觉中国

登录后,才发现自己比周围人多了个“办税权限”,点进去才知自己是企业法定代表人,之后通过天眼查得知,自己还是1家企业股东、4家企业监事;被注册成为法人的公司在异地,还曾在税务部门开了1000万元的发票,处于纳税“非正常状态”……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随着个税App上线,有些年轻人遇到了“被就业”、“被法定代表人”(以下简称“被法人”)问题,他们为此不得不走上证明“我不是我”的维权路,这条路并不平顺。

原本只想做个安静的“申报者”,却陡然发现自己在自个儿都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了企业法定代表人,这大概就是“种豆得豆还得瓜”。只是这“瓜”不怎么甜:出任CEO、名下有公司,固然是很多人之所欲,但以这样的方式成了“法人”“老总”,恐怕算不上意外之喜,只能算是膝盖中枪。

就目前看,个税申报已然成了发现“被就业”“被法人”问题线索的渠道。许多“被法人”的人,都是不登个税APP不知道,一登吓一跳。这可以理解:近年来,为简化程序,工商部门对公司注册材料主要做形式审批,不做实质审查,有些违法行为人就利用工商登记便利,冒用他人身份钻空子。由于公司注册成功后并无主动知会“法定代表人”的程序,被冒用身份信息者往往也蒙在鼓里。

而个税App的“任职受雇信息”“办税权限”等板块,则在“同步”了个人涉就业社保等多重信息后,为后知后觉的当事人提供了知情渠道和信息入口。

说起来,这些“被就业”“被法人”情况都属于存量问题,之前就存在,只是现在才被察觉。鉴于个税App的上线将这类问题从黑盒里带出水面,令其密集“现形”,它给那些躺枪者带来的多是惊吓而非惊喜,有关方面也不妨以此为集中解决“被就业”“被法人”存量问题的契机,顺着个税申报“无意中”带出的违规操作线索按图索骥,进行专项治理,也有针对性地疏通维权通道,避免将“洗白”的代价全转嫁给那些无辜“背锅”者。

事实上,税务部门也意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12366北京纳税服务中心负责人近日就表示,发现“任职受雇信息”中出现自己从未任职的单位信息,纳税人可以在App上点击该单位名称,并通过右上角的“申诉”按键发起“申诉”。税务部门将尽快核实处理涉税信息冒用问题,并将对冒用单位或个人的涉税违法问题依法进行处理。

考虑到很多躺枪者想澄清维权、证明“我不是我”,还得提交书面申请、身份证明或者主体资格证明文件、笔迹司法鉴定等证据材料,程序也挺繁琐,有关方面也不宜墨守成规、沿用那套繁复程序,而应根据“被就业”“被法人”的特点,尽量出台对症施策的系统性办法,将商事登记撤销流程加以简化,通过对投诉的细分和归类,出台具体的解决办法:对法律关系较简单、责任承担较清晰的投诉,可走快速处理程序;情况复杂的,也明确对应的处理规则。

这里面,有些能由政府部门解决的,就无需让被冒用身份者多跑路。这也需要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信息打通,通过比对与及时转办等,减少被冒用身份者的举证成本;还可像《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撤销登记暂行办法》明确的,无法取得笔迹司法鉴定,行政机关认为有必要自行收集的,可以由行政机关委托鉴定。

而在该撤销就撤销外,还有必要减少冒用他人身份注册的情况。在这方面,北京从2017年开始通过App平台实名认证,还要本人拍照的识别认证办法,就可资各地借鉴。有了这样的补漏举措,人们丢了身份证后的“被法人”之忧也能消弭。

□仲鸣(媒体人)

编辑 陈静 校对 杨许丽

相关阅读:
河北泥河湾遗址群发现160万年前草原猛犸象脚印以及人类文化遗物 四川乐山命案致4死续:现场有火灾迹象 嫌疑人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