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监管合力 打假聚焦“一老一小”

原标题:监管合力 打假聚焦“一老一小”

针对制假售假问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再出严招。1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假冒伪劣重点领域治理工作方案(2019-2021)》(以下简称《方案》),提出集中开展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电商平台和认证领域等专项治理行动,力争到2021年,市场监管综合执法能力和监管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三无”产品追踪溯源

相较于去年市场监管总局开展网剑行动,打击网络侵权假冒等行为,此次出台的假冒伪劣重点领域治理三年行动方案更加系统化。

以农村市场治理为例,去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出山东省枣庄市多家企业大量生产山寨核桃露、核桃花生饮料、杏仁露等市面上流行的饮品。这些“傍名牌”食品生产条件恶劣,借助巧妙的包装“伪装”后,就模仿了市场上流行的产品,被销往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此前表示,目前,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依然存在,突出表现为个别“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违法生产,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山寨”知名品牌误导消费者,假冒食品、“三无”食品、劣质食品、过期食品等问题时有发生,严重侵害农民群众合法权益。

针对这一问题,去年12月,包括农村农业部、市场监管总局在内的六部门共同展开了为期3个月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以期在2019年春节前取得成效。

而此次《方案》则对治理这一问题提出了具体监管措施,将从生产源头、流通渠道、消费终端入手,全面治理农村“山寨食品”。同时,对检查中发现的假冒伪劣商品、“三无”产品追踪溯源,深挖违法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铲除销售网络,清理生产源头,依法查处无证照生产经营的“黑作坊”、“黑窝点”。

婴幼儿奶粉月月抽检

具体到食品安全领域,《方案》提出,将重点聚焦“一老一小”,加大对保健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的抽检力度。

日前,“权健事件”引发有关部门高度重视,13部委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100天的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方案》对这一问题也做出了规定,提出将开展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重点检查保健食品标签标识、宣传材料、广告等未经批准声称保健功能、宣称具有疾病预防或治疗功能、含有虚假宣传功效等违法行为,以及不按照批准内容组织生产、擅自改变生产工艺、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药物)等违法行为,并依法从严处罚。

而针对涉及婴幼儿配方食品的问题,《方案》提出,继续对婴幼儿配方奶粉实施月月抽检,覆盖所有在产获证企业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检验项目,及时向社会公布监督抽检和不合格食品处罚结果。

此外,还将开展流通环节婴幼儿配方乳粉标签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是否按照产品配方注册的标签进行标识标注,督促指导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体系检查问题“回头看”行动,监督生产企业将体系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12315”统一受理

过去一年间,电商平台屡屡曝出涉嫌销售侵权假冒商品,而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电子商务法》将电商平台“打假”放在了重要位置。不过,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和电子商务专家于波表示,《电子商务法》属于基本法,一些内容是框架性、原则性规定,其中很多地方仍需要进一步细化。

《方案》明确,要全面贯彻实施《电子商务法》,大力推动跨部门联合检查、联合约谈、联合告诫。加强《电子商务法》与《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标法》、《广告法》等相关法律在执行中的衔接,综合运用法律手段,增强市场监管合力。

实际上,从市场监管总局的组建,再到国内首部电子商务领域的综合性法律出台,在打击制假售假问题上,我国正在由多头分管走向统一管理。

此次发布的《方案》明确,逐步整合原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物价、知识产权等投诉举报电话和对外设置的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等投诉举报渠道,制定统一的投诉举报受理办法和工作规则,通过“12315”一个电话号码对外、全国一个“12315”平台受理,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投诉举报服务,拓宽案件线索来源渠道。

此外,《方案》还提出,全年“双随机”抽查覆盖企业比例将达到5%,抽查结果公示率达到100%。同时,建立健全企业经营异常名录、“黑名单”和信用修复制度,完善联合惩戒机制,促进各项惩戒措施落地。

北京商报记者陶凤肖涌刚

相关阅读:
迈瑞医疗致歉应届生解约事件 江淮汽车试水网约车抢食出行“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