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美“非洲战略”抹黑中国 非洲发展拒绝新门罗主义

原标题:非洲发展拒绝新门罗主义

马晓霖(博联社总裁、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1月2日至6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启动新年首次出访,做客埃塞俄比亚、布基纳法索、冈比亚和塞内加尔以及非洲联盟总部。中国外长新年首访选择非洲并不意外,因为过去28年一直如此。非同寻常的是,今年中国外长非洲行恰逢美国着力抹黑“一带一路”倡议之后和即将出台“非洲战略”前夕,中美非这个非传统三角关系更加引人注目。但是,美国关心非洲如果不以非洲人民福祉为宗旨,而是聚焦大国竞争和势力范围划分乃至推行新门罗主义,再宏大的“非洲战略”都不会成功。

非洲是个非常重要的大陆,资源十分丰富,国家多达54个,人口众多且以青年人为主,本世纪有望翻番到达30亿,是相对贫穷落后但又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发展洼地。多数非洲国家与中国一样,摆脱外来殖民、压迫和列强控制仅仅几十年,双方不仅结下千山万水难以阻隔的友谊与信任,彼此是几十年的好朋友、好兄弟和好伙伴,而且都处于民族中兴的发展阶段。

正因为如此,中国历来珍视中非友谊和共同发展,也形成定期走亲戚式的新年外长首访必选非洲惯例,近30年雷打不动,这在当代外交史上几无先例。自从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基础设施匮乏、产业产能稀缺,经济发展落后和脱贫任务严峻的非洲与中国形成高度互补,彼此重要性更加凸显。习近平主席5年内4次访非,已18岁的中非合作论坛日益受到非洲领导人重视,均体现中非共商、共建和共享“一带一路”的高度共识和热切愿望。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5年来,中非合作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巨大拓展和升级,也给非洲面貌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条条现代化铁路已将东非和中非内陆联通外部世界;多座大型水电站“高峡出平湖”,给部分国家和地区带来丰富电能并使淡水润泽千家万户和万亩良田;一批批公路、桥梁、码头、机场、通信等基础设施项目上马或竣工,正在给非洲腾飞插上翅膀;一座座现代厂矿、农场正在变“废”为宝,带动非洲工农业起步成长;一批批本土青年正在接受中国师傅传授的知识、技能和经验,逐步成长为自力更生的非洲先锋……非洲,特别是37个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的非洲国家,或欣欣向荣,充满生机,或百废待兴,前景光明。

与非洲人民有相同和相似历史遭际的中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明确提出援非发展的“四个坚持”和“五不”原则: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坚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坚持发展为民、务实高效。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在对非援助中附件任何条件,不在对非投资融资中谋取政治私利。这种襟怀坦荡的非洲政策,得到非洲绝大多数领导人、公众舆论的赞赏,也得到诸多不带偏见的国际组织、乃至西方媒体的肯定。

但是,基于自身实力与中国日益缩小的战略疑虑,基于西方殖民主义的固有思维和陈旧观念,美国对“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深感不安,不惜以“窒息之带”“不归之路”抹黑,构陷中国对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沿线国家制造“债务陷阱”,聒噪中国构筑“地缘战略”和“输入模式”。与此同时,急切调整长期在非洲“重反恐轻经济”的思路,也一反前两届政府将非洲边缘化的做法,正在酝酿所谓“非洲战略”,并强调要遏制中国、俄罗斯、朝鲜和伊朗等在非洲的影响力,体现了十分典型的冷战思维,也试图复活已经僵死的门罗主义并强加给非洲人民。

其实,无论是冷战思维还是门罗主义,既不符合全球化大势,也不符合非洲人民和平与发展的愿望。非洲是独立、开放和包罗万象的大陆,不是冷战阵地或某国势力范围,非洲人民有权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和发展模式,特别是快速脱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并吸纳大量就业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些模式也许中国更有实证经验和能力,但是与意识形态和政治道路取舍毫无关系,美国不该杞人忧天,疑神疑鬼。

相反,美国应该以开放心态看待非洲大陆以及中非关系发展。对非洲而言,中美两国都具有清白历史,这是难得的共同遗产。非洲大多数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与美国更接近,而美国不仅对中国具有产业、技术、品牌和专利等方面的代差优势,还拥有语言、法律、商事服务等方面的先发优势和全球影响力,完全可以平和、自信和包容地乐见中非合作与开发,完全可以停开孤立主义和去全球化倒车,积极参与非洲的合作与竞争,既造福于非洲和非洲人民,也成就自身的持续强大。

无论对非洲还是对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中国一直主张“倡议是中国的,机会是世界的”。如果美国的“非洲战略”是排他性的、自私的,或者是摩擦式并为地缘政治乃至美国霸权服务,注定不受非洲人民欢迎,也注定会败下阵来。

责任编辑:余鹏飞

相关阅读:
春节出行省钱了 11家航企宣布免征燃油附加费 北京城市副中心:内部通勤不超30分 建筑不超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