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城市副中心要建没“城市病”的城区 怎么建?

原标题: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规获批复 没有“城市病”的城区怎么建?

有关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的建设部署又有了新动向。

1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对《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的批复。

批复中指出,城市副中心建设不是简单地造一个新城,而是要打造一个不一样的和谐宜居之城,并提出要建设未来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国是直通车侯雨彤制图

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

哪些产业将是“香饽饽”?

针对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批复明确,城市副中心要有序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城市副中心以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为主导功能,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综合功能。

“北京通州作为一个大城市的副中心,具体的建设必须参照自身的定位,针对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工作,更需要在统一的局面中考量。”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指出,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雄安新区形成北京重要的“两翼”,三者之间的发展,需要紧扣自身定位,形成长远、可发展的规划。

谈到具体做法,在行政办公和人口方面,批复中指出,通过市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带动中心城区包括学校、医院等其他相关功能和人口疏解;在文化旅游方面,批复中指出,依托大运河文化带等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和旅游新窗口。

而在商务服务方面,本次批复中指出,推动中心城区符合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的企业总部等向城市副中心搬迁,而在此前的公示草案中则为“推动中心城区竞争类企业总部有序搬迁”。

“表述上的一个变化,说明其范围更加宽,没有具体指明哪一类企业。”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样的表述为未来具体的城市建设实践留出空间。

那么,究竟何为“符合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的企业”呢?在白明看来,服务、文化、教育、医疗都符合要求。“为当地经济发展以及居民服务有利的产业,未来都是城市副中心不可或缺的资源。”

如何让“睡城”苏醒?

北京通州曾是老北京人口中的“通县”,也是众多上班族心中的“睡城”。

所谓“睡城”,主要指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虽然有大量人口入住,但缺乏成熟的城市配套设施,因此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也就仅是晚上回到这里睡觉,而白天依然需要前往市中心上班或休闲娱乐。

针对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服务,本次批复提出“建设国际一流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批复指出,要推进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建立优质、公平、均衡的民生服务体系。

而为了解决上班族的“遥遥上班路”问题,有效降低通勤成本,减少交通拥堵,本次批复再次提出“家园”这一概念,要求强化组团中心和家园中心建设,就近满足居民的工作、生活需求,提高本地就业率,实现职住平衡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曾表示,“家园”的概念非常重要。仅强调职住平衡,很难实现。而通过大数据模拟等手段,最大可能在15分钟内满足职、住、医、教、休、商业服务6方面的需求,这种模式从根本上省去了大都市每日无谓的交通来往,也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病。

白明也表示,“目前,许多在北京通州居住的人需要每日往返于通州和北京城区之间,为了更好服务这部分居民,通州当地的软硬件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他进一步强调,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应该让居民的工作、生活更加便利。“一些行政机关、企业向通州搬迁,使得城市副中心与城区之间相互联系更加紧密,而既然地点发生了改变,相关设施就要及时跟进。在寸土寸金的城区里,行政机关和企业施展不出‘拳脚’,到了副中心,不仅更有发展的空间,便利化程度也不能落下。”

(杨佳欣)

责任编辑:张义凌

相关阅读:
彼得·伯克:从图像中观看历史有哪些危险? 违反相关规定 平安银行武汉分行被罚1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