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台湾想在经济上摆脱大陆投靠印度?外媒:难难难!
蔡英文
海外网1月4日电 蔡英文上台以来,各个层面“去中国化”的花招层出不穷。不少声音认为,她的“新南向政策”就是经济上“去中国化”的体现。近日有英国媒体分析称,蔡英文当局意在经济上摆脱大陆,并借“新南向”投靠印度。然而这个南向之路,却是举步维艰。
据《金融时报》3日报道,目前蔡英文当局正试图摆脱大陆,将经济的重心转向印度。蔡英文上台之际声称,要让台湾告别“过分依赖一个单一市场的时代”。由此,蔡英文提出了“新南向政策”,将东南亚作为主要的投资目标,同时给予目标国一些优惠政策如签证上的便利等。据台当局资料,“新南向政策”覆盖新加坡、越南、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8国。然而报道指出,邻近大陆的印度其实才是台当局“新南向”的主要目标。
“印度是我们‘对外经济’策略的重要一环,”台湾对外贸易发展协会董事长、台当局前“外交部长”黄志芳说。他认为,印度就像20年前的大陆。印度廉价但相对高质量的劳动力以及一些优惠政策都比较适合台湾电子产业的发展。黄还提到,拥有8%到10%的GDP目标增长率,让印度的国内市场更有吸引力;而且印度的人口马上就要超过大陆了。
但摆脱大陆、投靠印度真的会成为台湾日后经济发展的出路吗?
《金融时报》认为,蔡英文当局的这种选择,情况并不乐观。台湾的企业不是没有试过在印度发展,只是过程比较艰难,结果都没有太喜人。目前,在印度的台湾企业不足100家,专门生产轮椅的康扬公司就是其中之一。然而还要再拖5年,康阳才能在印度当地建设工厂,该公司经理指出,因为在印度购买土地时常会发生“荒谬可笑”的事情,且要在当地发展,必须要自行建立一套物流和仓储业务。
还有一些规模较大的台湾企业也尝试在印度设厂,然而发展都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三年前,富士康郭台铭称2020前会在印度投资50亿美元,但厂子都还没建好,富士康的发言人又改口说,公司不会承诺任何具体的时间表。
据《中时电子报》报道,2017年,台北市长柯文哲到印度与当地台商交流。台商们纷纷表示,南向发展比西进大陆要困难。台商在印度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品牌优势,加上产业尚未形成群聚,因此在印度多半是单打独斗,辛苦经营。此外,还有语言、宗教和价值观等问题待克服。据台湾“风传媒”报道称,由于印度职场文化与台湾不同,所以管理比较累。这些因素都让台商南向发展变得更艰难。
另外,对比起东南亚各国,大陆在台湾的出口量中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台湾40%的出口会流向大陆,而出口又为台湾贡献了过半的GDP。而且台当局的数据显示,台湾对大陆出口的依赖从2000起便不断攀升,到2017年,台湾在大陆的出口额已经远超东南亚国家一倍有多。更别提在大陆的台湾企业有超过10万家,其中很多还是高科技电子产品的供应商。在这一紧密的联系,岂是蔡英文一个人,民进党一个党说断就能断?
台湾对各地的出口情况 (图源:金融时报)
然而蔡英文“新南向”也不是第一次碰壁了,这一政策并不能照顾来台的东南亚人也提拔不了台湾经济,还为岛内埋下治安隐患。去年11月,有斯里兰卡学生因“新南向”之便来台读书,却被台“黑中介”忽悠惨成屠宰工,苦言“再也不相信台湾人”。2018年12月,台湾交通部门“观光局”证实,153人的越南旅行团在台逃脱,随后又台媒曝出,逃脱的越南旅客或在台“打黑工”和卖淫。台《经济日报》直言,蔡英文当局为了抵销陆客锐减的冲击,一厢情愿地吸引东南亚观光客,显得“饥不择食”,迟早会发生此种大规模脱逃事件。岛内网友不禁感叹“‘新南向’就是民进党执政的大笑话”“蔡英文当局为了凑观光人头数,害死了台湾”。而蔡英文自己好像也并未对“新南向政策”抱有多大的信心,早在2018年的1月,就草草解散了“新南向办公室”。
台湾社会福利党主席郑龙水称,蔡英文当局的“新南向政策”其实就是“去中国化”,是经济层面上的“台独”。未来,不知频频被“独派”“逼宫”的蔡英文会如何操弄台湾经济,但她提出的“新南向”日渐变成“新难向”似乎已是不争的事实。(海外网 罗伊晴)
责任编辑: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