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习近平特意用了这个词,一个“流动的中国”,何以让人心动?
摘要:流动,不只体现在物理意识上的变迁,更体现在心理意义上的升华。而在今天,一方面,应全方面拆除限制流动的陈旧制度,让流动更顺畅,更深孚民意;另一方面,应防范逆流而动的行为,防止下流状况出现。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中的“金句”,传遍了大江南北。而这句话前面,还有一句特别的话——“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
流动,一个充满动感的词语,更是一种蕴含张力的状态。“流动中国”这一表述,会让人想到“车轮上的中国人”。2018年春运40天,全国旅客发送量约29.7亿人次。国家发改委日前称,2019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9亿人次。持续30多年的中国春运,一向被称为“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这生动诠释了“流动中国”的鲜活表征。
“流动中国”这一表述,还让人想到方兴未艾的城镇化进程。习主席在新年贺词中也提到,2018年,1亿多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行动正在继续,1300万人在城镇找到了工作,解决棚户区问题的住房开工了580万套,新市民有了温暖的家……另据权威部门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城镇化率为58.52%,尽管与发达国家74%的平均水平尚有不短距离,但处于上升级趋势中的中国城镇化进程,将迈开更坚定步伐——按规划,2020年要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这意味着中国进入了“肌理”中的流动。
“流动中国”这一表述,还可能让人想到阶层间的流动。有统计称,中国已有三四亿人步入“中产”。如何定义“中产”?是中产还是“中惨”?社会上一直有争议。但不争的事实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贫困发生率从97.5%下降至3.1%。中国穷人少了,由赤贫变得腰包鼓了。过去6年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000多万。摆脱贫困,迈向小康路上,这是流动;改变命运,实现出彩人生,这也是流动。从面容麻木变得光彩照人,不也是流动?
每个领域的流动都有迹可循,在历史深处都接洽着内在逻辑。以集镇落户为例,一轮轮流动潮的背后,有自发的力量,也有制度推动的力量。1984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通知开宗明义:“随着我国农村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乡镇工商业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向集镇务工、经商,他们迫切要求解决迁入集镇落户问题。”
30多年倏忽而过,该通知的一些表达仍散发出光泽,勃发出生命力。比如,为了保护农民进入集镇兴业安居的合法权益,乡镇人民政府要依照国家法律,保护其正当的经济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随意侵占他们的合法利益。再比如,地方政府要为他们建房、买房、租房提供方便,建房用地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集镇建设规划办理。
从放开农民外出务工的限制,解除他们身上有形无形的“枷锁”,到全面终结“票证时代”,再到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一轮又一轮的进城务工潮,助推了城镇化建设,也丰富了“流动中国”的内涵。
“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此言不虚。如果农民继续被“锁”在田间地头,如果阶层固化或变得凝滞化,如果计划经济继续盘踞、魂灵不散,那将是僵化的中国,暮气沉沉的中国,乃至死水一潭的中国。
流动,不只体现在物理意识上的变迁,更体现在心理意义上的升华。从乡村到城镇,农民身份的转变是否享受到了权利“平移”?从贫困到小康,在这一流动过程中,如何消除返贫的恐慌?追随子女入城的老人,在看病报销上能否再便捷一些?此外,面对每年数十亿次人口迁徙的春运,相关部门的协作能力是否有了质的提高?
一定程度上说,“流动中国”更需要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攀升,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应全方面拆除限制流动的陈旧制度,让流动更顺畅,更深孚民意;另一方面,应防范逆流而动的行为,防止下流状况出现。
其实,我们正在推进的改革开放不正是顺流而动吗?改革,就是改掉积弊,革除束缚;而开放,本质上就是放开,也是拒绝封闭。归根结底,实现更有流动感的场景,仍需进一步改革开放。
“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隘而出,是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40年来的中国是流动的中国,是生机盎然的中国。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接力改革开放,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一个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中国才能呈现出来。
这是一个人心思进、思新、思变的新时代。流动的中国,如何更让人心动?曾有人把当年的绿皮火车与如今的复兴号高铁作比较,给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时代隐喻。流动的高铁更有穿梭感,也更有穿透力。我们追求流动的速度,也追求流动的质量。在流动中奔腾向前,“高铁”中的我们将看到更赏心悦目的风景,而流动中的中国也将前途无量、行稳致远。
栏目主编:朱珉迕文字编辑:朱珉迕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