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吉林松原:擦亮“查干湖旅游”的金字招牌
新华社长春1月2日电 题:吉林松原:擦亮“查干湖旅游”的金字招牌
新华社记者陈俊、孟含琪、赵丹丹
马拉绞盘,冰湖腾鱼。位于吉林松原的查干湖这个冬季游客暴增,为接待带来了极大考验。
全民联动,各司其职,当地在保障安全、保护环境、守护诚信上努力交上满意答卷。
从打造旅游品牌到提升旅游品质,东北旅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举全城之力办盛世冬捕
数九寒天,吉林松原查干湖的冰面上却热气腾腾。特别是2018年12月28日第十七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开幕当天,20多万游客齐聚冰面,比上年同期增长一倍,现场人声鼎沸。这样的热闹场面要持续到2月末。
广州游客孙宏一家第一次来东北。为了准时参加开幕式,他们一大早开车去会场,虽然车很多,但一路上有很多交警维持秩序,沿着组委会设置的清晰指示牌,孙宏很快找到会场。
“我关注了松原的公众号,里面定期更新天气和游逛查干湖的攻略,所以我准备很充分。”孙宏说。现场寒风凛冽,他却不觉得有多寒冷,他喝着志愿者送来的热水,心里暖洋洋的。
孙珊珊已经连续三年上冰做志愿者,为游客提供热水、暖宝宝等服务。开幕式当天凌晨三点,她们就到了查干湖,搭桌子、摆物品、烧热水,下午三点半才忙完。冰上持续工作十多个小时,活动结束时孙珊珊嗓子已经哑了。“大家都抢着做志愿者,想为冬捕节出份力。”
志愿者提供的热水来自周边渔家乐。一大早,饭店老板张冬梅就不停烧水送到现场。开幕式快结束时她更忙了。“我得抓紧时间做饭,让游客到了饭店就吃到热乎的饭菜。”
一场冬捕,全城联动。刚结束的元旦假期也是查干湖迎客的高峰期,日均游客量达5万人,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当地百姓,都在积极为游客做好服务。
多方联动迎游客扎堆“大考”
短期内查干湖上集中如此多游客,为了保障优质服务,确保游客安全,防止出现“天价炕”“天价鱼”,当地成立旅游节筹备指挥部,公安、消防、食药监等职能部门,以及相关县(区)全部纳入责任单位,各部门各司其职又相互联动,筑牢了安全、环保、诚信的防护网。
查干湖的冰冻情况每天都会变化,为了保障游客安全,查干湖渔场渔政管理科科长刘殿阳和同事每天清晨都要开车探过每处未知冰面,插旗设置安全路线。
在冰面插上警示牌,打桩拉网做硬隔离。本届冬捕节松原市邀请三名安全专家对冰面安全进行技术评估。长期从事寒区水利工程研究的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汪恩良是专家之一,经过实地探查,他们从打桩、设置停车场等方面出具了评估意见。
在环境保护上,环卫部门在冰面设置了4台环卫车和60人组成的环卫队,对作业点随时巡视清理,还设置了12台公共卫生间流动车。工作人员和游客的环保意识也在提高,很多人都自备垃圾袋上冰。
在打造诚信上,食药监局组织餐饮服务经营者签订商家诚信承诺书,每天用餐食物按品种留样150克并保留48小时备查;多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查干湖渔产品的打击力度。
“商家绝不能自己砸了招牌。”老关东渔庄老板尚影说。去年11月初一位游客以每天750元预订了一间五人房间,前几天有人出高价想让尚影把房间让出,被她直接拒绝了。“多少钱都不能答应,讲信用是首位的。”
擦亮东北旅游品牌仍需发力
查干湖冬捕“火了”,以东北为代表的冰雪旅游也愈发火热。但东北冬季旅游仍面临短期游客扎堆、天气极度寒冷等难以克服的先天不足,如何让大家体验旅游产品时又最大限度规避不足,仍需持久发力、系统规划、精准提升旅游品质。
如何疏导暴增的游客是重要课题之一。长春旅游学院东北亚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佟连军说,许多外地游客以为只有冬捕节当天才能看冬捕,所以才“扎堆”,这样不仅对安全、环保造成压力,人多也会降低旅游品质。“冬捕会持续两个月,不同时间段也有不同的活动节目。”他建议,当地利用大数据实时发布游客人数,冬捕行程及节日活动,积极传递给游客这样的理念——合理安排出行会获得更好的体验。
记者观察发现,在冬捕节开幕现场,尽管设置了流动卫生间,但大量游客如厕仍是难题,极个别周边商家锁了自家卫生间的门,无形中也会“冷”了游客的心。想打造成熟品质旅游,当地经营者的服务观念和素质仍需不断提高。
也有专家建议,查干湖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具有不可替代性,应形成独特的生态旅游模式。每年的旅游活动不应只集中在冬捕节,可以把冬捕节与其他庆祝日结合;当地应将湖泊湿地草原等不同自然景观打造成整体名片,而不是只有冬捕一个标签。
“吉林冰雪旅游已小有名气,下一步我们要瞄准提高品质、优化结构、改善环境,这是吉林冰雪旅游擦亮金字招牌面临的重要课题。”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安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