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朱镕基曾去新加坡考察就为这件事,上海女会计成了全国首个“吃螃蟹”的人

原标题:朱镕基曾去新加坡考察就为这件事,上海女会计成了全国首个“吃螃蟹”的人

摘要:这是第一笔公积金贷款,也是全中国第一笔按揭贷款。

小编说:

40年很漫长,足以让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成长为家庭和社会的栋梁;40年也很短暂,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仅仅是石火电光的一瞬间。

回首上海改革开放40年,留下了许多风潮涌动,也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市委党史研究室授权,上观新闻选取《上海改革开放史话》的精彩文章,和读者一起回顾上海那些年“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瞬间。

上海改革开放史话① | 朱镕基曾去新加坡考察就为这件事,上海女会计成了全国首个“吃螃蟹”的人

住房拥挤曾是上海头号难题。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有数十万户家庭的人均居住面积低于4平方米,还有3万多户人均居住面积不到2.5 平方米。

改革开放最初的十几年里,住房商品化仍是纸面上被研究的事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的住房归国家所有,房子的买卖自然也无从谈起。上世纪80年代,有关部门曾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当时上海仍有一半以上的家庭在用手拎马桶,四成左右的家庭做饭要靠烧煤球炉解决,四分之一的家庭是拿公共过道作为厨房。

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难,是关乎上海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问题,始终被放在重要位置。1987年和1988年,针对居住条件最为困难的人均2平方米以下特困户,上海筹集了53万平方米房源,使15000多户居民走出了“鸽子笼”,成为当年全市的重大新闻。1991年,市政府再次提出把解决人均2.5平方米以下困难户作为市政府实事项目,到1992年底,动用112万平方米房源,解决了3万多户居民。

20世纪80年代危棚简屋内,三代同堂、老少共居的生活场景。

朱镕基说“房改势在必行,不改不行”

要从根本上解决上海人民的住房困难问题,必须要从制度上入手。

90年代初期,年新建设住房面积只有370万平方米,比1989年下降了100万平方米。那个时候,单位的住房福利基金基本用完,政府也没有能力再增加投入。另一方面,上海的人均居住面积低于4平方米的困难户还有30万户。

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朱镕基看到年新建住房量大幅下降,也很着急。他说“房改势在必行,不改不行”,认为住房制度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不改的话老百姓的住房问题就没有解决的希望。1990年春节刚过,朱镕基就带着几个人去了新加坡和香港考察,主要是学习他们的住房制度。回来后,他向住房问题研究小组提议可以学习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同时借鉴香港的房委会制度。改的方向可以概括为“三个一点”:政府出一点,企业出一点,个人出一点,共同解决住房问题。投资体制从两元结构转变到三元结构。

1990年,上海政府相关部门走上街头宣传住房改革。

1991年5月1日,《上海市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获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开始实施,拉开了上海住房制度改革的大幕。改革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五句话:推行公积金、提租发补贴、配房买债券、买房给优惠、建立房委会。其中,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基础。

1992年5月8日,上海华光仪表仪器厂的女会计杨希鸿,在一份借款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合同书上写明,杨希鸿向住房公积金中心贷了8万元分期偿还的贷款。这8万元,帮助杨希鸿圆了多年的住房梦。在这份油印的、略显粗糙的合同的首页,印着001的编号,表明她成了全上海乃至全国首个通过公积金贷款买房的人。这是第一笔公积金贷款,也是全中国第一笔按揭贷款。

“365危棚简屋”换新居

由于特殊历史原因,素有“建筑万国博览”之称的上海,在解放后仍存有大批危棚简屋及二级以下旧里。到20世纪90年代初,仍有一大批棚户简屋和人口密集的旧里房屋。

据1991年各区调查上报,市区有成片危房简屋365万平方米亟待改造,俗称“365危棚简屋”。当时,上海还有近百万只马桶和煤炉在使用,主要集中在杨浦、普陀、虹口、南市、卢湾等区,广大居民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呼声十分强烈。在1992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上海市委第六次代表大会上,时任市委书记吴邦国作报告,在描绘90年代上海发展蓝图时,向全市人民庄严承诺:“力争九十年代新建住宅超过6000万平方米,完成全市365万平方米棚户、简屋、危房的改造任务,普及城市家庭煤气和基本卫生设备。”

在棚户区“两湾一宅”建成的中远两湾城。

土地批租揭开了旧区改造序幕。“斜三基地”紧邻日晖港,位于打浦桥以西、瑞金南路以东、卢湾中学以北的区域。这里曾是一片棚户区,狭弄窄道曲折支离,居民没有厨卫设施,还有20多间工厂与居民区犬牙交错。1992年,原卢湾区充分抓住土地制度改革的机遇,积极探索运用土地批租形式改造旧区,开辟了利用外资加速旧区改造的新途径。1992年3月,斜三基地动迁工作正式启动。大多数动迁居民都很支持和配合,他们愿意从拥挤、环境差的棚户区搬到窗明几净的新小区去。整个动迁前后大概用了半年多时间基本完成,平均每户约6万元左右,总共用了8000多万元。斜三基地的老住户们在徐汇康健新村、浦东德州新村等居民区的一室一厅、两室一厅里安了新家。

1992年9月,这里作为全市第一块毛地批租土地,被交到了开发商的手中。他们可以在此建设外销商品住宅。10月,海华花园开工建设,到1994年底基本竣工。原本脏乱差的斜三地块,赫然耸立起4幢隽秀挺拔的31层大厦,竣工后的外销商品住宅销售很抢手。土地批租和改造旧区相结合,让上海摆脱了多年来由于缺少建设资金迈不开改造旧区步子的困扰。在斜三基地后,土地批租在上海全面展开,如黄浦区北京东路71号街坊、普陀区长寿路、原闸北区天目西路、静安区永源浜等危棚简屋集中地块均通过土地批租进行改造,而且大部分地块都实现了当年批租、当年动迁、当年开工。

1986年至2001年期间,上海住宅建设每年被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特别是1990年以来,住宅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每年以百万平方米的幅度递增,年竣工量已经突破千万平方米。

通过各方的不懈努力,2000年底前全部拆除“365危棚简屋”的预定目标顺利完成。全市共拆除各类房屋2900万平方米,动迁安置66万户,涉及250万人,相当于一个中型城市的人口。新建住宅1.2亿平方米,解决人均4平方米困难户10万户。上海人均居住面积从1991年6.6平方米提高到11.8平方米,住房成套率从34%提高到75%。

(文内图片由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彭薇

相关阅读:
“好声音”3年收入28亿 高管却感叹:好歌快被挑完 省委宣传部召开机关全体干部大会传达学习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