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东莞市海洋与渔业局:抓住大湾区建设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东莞市海洋与渔业局:抓住大湾区建设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

■市海洋与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方向明、思路清、信心大、干劲足。”12月26日下午,市海洋与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俊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为全市在新时代做好海洋渔业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下,全市“海渔人”将进一步校准前进方向,谋划更加有效管用的措施,推动东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关键在于落实,重在执行到位。”陈俊坦言,当前东莞正全力高质量打造滨海湾新区,海洋与渔业部门要站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高度,为滨海湾新区重大优质项目科学用海提供保障,推动东莞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保障重大优质项目用海

滨海湾新区是珠江东岸唯一连片待开发区,当前东莞正全力高质量打造滨海湾新区,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作出应有贡献。

陈俊告诉记者,滨海湾新区的用海工作始于2008年,伴随着国家大政方针的调整,历经十载风雨,在2017年才实现零的突破。2017年9月份,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滨海湾新区的粤港澳文化街项目正式取得海域使用权证书,填海约22公顷,成为滨海湾新区首个取得海域使用权的项目,标志着滨海湾新区正式进入填海阶段。如今,滨海湾新区2个重大优质项目获得63公顷的用海面积,为滨海湾新区的开发按下了“快进键”。

“涉及新区填海项目的相关手续,均在第一时间审核、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理。”陈俊认为,为了加强用海项目与省海洋主管部门的跟踪协调,市海洋与渔业局还安排专人到省厅相关处室跟班学习,学透弄懂政策,为省厅和新区之间搭建了沟通桥梁,节约了行政成本。

东莞高度重视海域管理和发展海洋经济,2012年以来,先后出台了《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意见》和东莞市发展临海工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新兴产业、海洋科技、集中集约用海、海洋生态保护等5个实施方案(即海洋“1+5”系列政策)等政策文件,强调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突出“严格管海”,明确了海洋管控的重点和海洋产业准入门槛等,为科学用海、安全用海提供了指南。

市海洋与渔业局严格按照海域使用审批要求,依法依规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申请、用海预审、海域使用申请等各项审查审核工作,确保符合省、市海洋功能区划等相关要求。目前全市涉及交通运输、船舶制造、滨海旅游、海洋科技和文化产业等方面的17宗用海项目,均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也没有发生被投诉举报或出现权益争议。“作为海洋主管部门,我们感到很欣慰。”陈俊如是说。

如今,滨海湾新区将统筹滨海湾片区四镇一港,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推动新区成为产业之“芯”。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中,市海洋与渔业局将坚持生态用海、科学用海,按照“应用则用、精益求精”的原则,大幅压减建设工程项目用海预审和审批等环节的时间,为滨海湾新区的重大优质项目用海提供可靠保障,增强海洋经济活力。

■我市高度重视海域管理和发展海洋经济,高质量的海洋经济离不开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作支撑。图为环境优美的虎门大桥周边海域 记者 郑志波 摄

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

高质量的海洋经济离不开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作支撑,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才能推动海洋开发实现良性循环利用。

陈俊告诉记者,近年来东莞坚持生态环境优先,着力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为此,市海洋与渔业局还专门制定了海岸线整治修复实施方案,以项目为抓手,提出“2020年整治修复海岸线6公里的任务”,这项工作还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市海洋与渔业局主动与镇街合作,在麻涌河出海口沿岸种植了3500多株红树林树苗,修复海岸1.8公里,超额完成今年任务。目前东莞也在力争实施更多整治修复工程,着力实现还海于景、还海于民,建设美丽海湾。市海洋与渔业局还以落实国家海洋督察整改为契机,会同环保部门开展了多次入海排污口排查行动,基本摸清了家底,完成了对5个非法入海排污口的整治。

陈俊表示,将着力研究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逐步减少陆源入海污染。事实上,市海洋与渔业局非常重视落实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制度,加强水生资源养护,实施精准放流和效果评价,每年组织举办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目前,累计增殖放流鱼苗超过5亿尾,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的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东莞海洋环境总体保持稳定,沉积物质量有所好转,水域生态环境逐渐好转,渔民出海捕捞鱼获增多。

据介绍,目前我市自然岸线只有5公里,占全市海岸线5%左右,几乎没有可用的空间。为此,市海洋与渔业局将海岸线划分为3类17段,按不同的功能实施严格管控。陈俊表示,当前东莞正对海岸线实施精细化管控,将借鉴河长制的经验,着手研究“湾长制”,明确每段岸线、每片海域的责任人及责任清单,定人定岗,实施动态化精细管理。对于占用自然岸线的相关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对其他占用人工岸线的项目实施岸线占补平衡机制,逐步恢复岸线自然属性,全力维护海洋生态环境。

健全海洋防灾减灾体系

东莞临海,台风较多,每年台风期间沿海镇街还会出现海水倒灌现象。今年,台风“山竹”带来的狂风暴雨,就给许多市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健全海洋防灾减灾体系,为全市沿海镇街和渔民提供可靠屏障,势在必行。

陈俊坦言,渔民群众是我市中低收入群体,不少渔民群众还是贫困人口,加上国家严控渔船数量和功率,要求海洋捕捞产量实现递减,延长休渔期和禁渔期等,传统的渔业生产受到了较大冲击。如何提高渔民群众生活水平、保障生产安全一直是“海渔人”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近年来,市海洋与渔业局通过为渔民建立常态化的生活补助机制、设置渔船更新改造贷款贴息专项资金、建设海洋自动监测浮标等措施,为健全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做了有益探索。

在休渔、禁渔期间,渔民不能进行捕捞作业,相当于断了生活来源。为此,市海洋与渔业局深入基层调研,结合国家政策,建立了休(禁)渔期渔民生活补助与市低保联动的机制。对渔民的补助随低保标准进行动态调整。2018年的补助标准,就比2016年旧标准平均增长50%左右,补助标准位居全省前列,让千余名渔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渔船是渔民的家,也是渔民的生产工具,为了让渔民群众生活更适宜、生产更安全,市海洋与渔业局推动市政府设立渔船更新改造贷款贴息专项资金,通过资金扶持引导全市渔船“以木改钢”。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市累计发放渔船更新改造贷款约2亿元,建成新型钢质、玻璃钢质渔船140船。如今,全市近半渔船完成改造升级,为渔民增产创收奠定了基础。

市海洋与渔业局还在东江南支流入海口、东江北干流入海口、黄唇鱼自然保护区、东宝河入海口等四处海域设置了海洋自动监测浮标,对海洋生态环境实施全天候动态监视监测,全面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陈俊表示,全市海洋渔业系统还组建61人渔业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对全市所有渔船实现点对点监管,打通了渔业安全生产监管“最后一公里”,在今年“双台风”防御战中,确保了渔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东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记者 周桂清)

相关阅读:
  • 两部门发布11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林草局等部门 2024-11-06
  • 海南启动防汛防风Ⅲ级应急响应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10月28日,海南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发布关于启动防汛防风Ⅲ级应急响应的通知。根据气象预报,受“潭美”残涡和冷空气影响,预计未来24小时, 2024-10-28
  • 前三季度自然灾害造成全国8402.7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成员单位,对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前三季度, 2024-10-23
  • 10月份及国庆假期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如何?预测来了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据应急管理部官微消息,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林草局等部门 2024-10-01
  • 8月份全国自然灾害共造成843.6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成员单位,对2024年8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核定。8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暴雨洪涝、地质灾 2024-09-09
  • 海南防汛防风应急响应降为Ⅳ级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据“海南应急管理”公众号消息,根据《海南省防汛防风防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和预报预警情况,海南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决定于2024年9月7日17 2024-09-07
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18)》发布 我省多项冰雪游获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