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年供暖季为何多霾? 大气智囊团密集调研支招“一市一策”
导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对比了今年和去年11月的气象条件,今年变差了30%以上。即使今年减排量同比去年继续下降,不利的气象条件也可以将减排的贡献“顶回来”。
本报记者危昱萍北京报道
“一日看气象,长期看排放。”
对于秋冬季治霾“靠天吃饭”的质疑,12月27日,环境部环规院大气环境规划部副主任雷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此回应。
今年11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部分城市空气质量下降。公众直观感受到风力变化,加上每次重污染天气研判原因都少不了气象条件,因此产生了对减排工作的质疑。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表示,目前减排程度对空气质量的改善,不足以摆脱气象条件的不利影响。
为了进一步挖掘重点城市减排空间,国家级大气智囊团——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的专家团队,近期密集前往北京、天津、济南、德州、太原、濮阳、鹤壁等北方大气治理重点城市,调研“一市一策”跟踪研究工作,为每个城市找出大气环境的“病因”,对症下药。
该中心副主任贺克斌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除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一市一策”跟踪研究团队今年第一次进驻汾渭平原,为其提供科技支撑。
霾:一种季节“病”
圣诞节当天,环境部公布了11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情况堪忧。
“2+26”传输通道城市蓝天数减少了将近20%,PM2.5浓度上升33.3%至88微克/立方米。
其中,北京蓝天数减少了23.3%,PM2.5浓度为74微克/立方米,同比增幅高达60.9%。
环境部称,据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分析,影响因素包括供暖排放增加、气象条件不利和沙尘天气等。
为什么一到采暖季就难见蓝天?贺克斌在12月27日举行的2018中国蓝天观察论坛上表示,规律性的气象条件,会使采暖季扩散消纳污染物的能力,跟其他几个季度相比,下降30%左右。加上供暖会使地面排放上升30%左右,一升一降使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比较困难。
然而,同样是秋冬季,京津冀今年11月的空气质量明显不如去年,环境部每次对重污染过程原因的研判,都会提到气象条件不利,加上直观的大风天减少,让不少公众误认为,治霾是“靠天吃饭”。
据贺克斌介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对比了今年和去年11月的气象条件,今年变差了30%以上。即使今年减排量同比去年继续下降,不利的气象条件也可以将减排的贡献“顶回来”。换句话说,气象不利,抵消甚至掩盖了减排努力。
“目前,我们的减排程度不足以摆脱气象条件的影响,还没有达到脱钩的程度。”贺克斌说。
据贺克斌介绍,将过去五年放在相似的气象条件下模拟,重污染浓度是一直下降,不过降幅还没有达到“老百姓凭肉眼就能看出来的明显效果”。
雷宇则表示,如果关注大气污染的日变化,核心影响可能以气象为主。但把观察时间拉长,那么决定空气质量变化的是排放量。
“根据我们对2015-2017年全国重污染天数的分析,这两年重污染天数减少了接近20%,主要在秋冬季。”雷宇说,关注一天一天的情况,空气质量好了肯定和风有关,关注长期改善还是得看污染物减排的效果。
地方政府该做的都做了?
11月的空气质量恶化情况,也让一些城市产生了疑惑:该做的都做了,空气质量还是这样,接下来还能做什么?
“我在汾渭平原、西南地区、长三角,看到很多这样的情况,城市认为把该做的都做到了。实际上,这里面有信息错位。”贺克斌说。
例如,从大面来讲,全国的VOCs(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绝大部分城市没有出现下降趋势,还在增长。
“最终要看减排量。现行技术水平的减排量是不是达到了,有没有监管漏洞,这其中蕴涵很多潜力。”贺克斌说。
雷宇则直接指出,蓝天保卫战中的秋冬季攻坚行动、柴油车攻坚行动、VOCs攻坚行动都是前期不足下一步该做的方面。
近期,国家级大气智囊团——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的专家团队,密集前往北京、天津、太原、濮阳、鹤壁、德州等北方重点城市,为其找出大气环境的“病因”,对症下药。
21世纪经济报道初步汇总专家团队对各个城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出的建议,发现不同城市污染特点不一样,工作核心和重点领域也不一样。
专家团队建议,北京将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作为重点管控污染物,以PM2.5浓度下降并最终达标、消除重污染为首要任务。
天津以PM2.5浓度持续下降并最终达标为首要任务,研究探讨PM2.5和地面臭氧协同控制、空气质量改善和温室气体减排双赢的最优控制途径;加强氮氧化物和VOCs的协同控制,加强石化行业、港口码头等重点VOCs排放区域的管控;加强重型柴油车、非道路工程机械以及港口船舶排放的管控。
山东济南将控制PM2.5和秋冬季重污染防治作为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核心;重视管理在落实减排中的作用,巩固燃煤控制、扬尘治理和机动车尾气控制方面的工作成果;在网格化监管、挥发性有机物监测、臭氧来源解析与污染成因等方面加强科技投入和能力建设。
贺克斌向记者表示:“这是中心的常规计划。即使一个城市有跟踪组,牵头单位和参加单位、相关行业也会遇到问题。专家组调研城市所面临的困难,城市跟踪组提出需求,帮他们把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