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稳中有进这一年——浙江经济2018年终观察之一
奋斗的时光总是匆匆却又难忘。转眼间,2018年即将画上休止符。
回望这一年,浙江人有理由自豪——尽管面临异常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尽管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风险明显增多,但是,无论外部世界如何风云变幻,浙江经济始终保持稳稳的姿态——稳中求进,稳中有进。
稳,来之不易;进,加倍奋斗。稳中求进,彰显出的是浙江经济的韧性和厚度;稳中求进,更是浙江人奋力拼搏的真实写照。
看运行态势——
稳处合理运行区间
稳中求进,是今年初浙江制定的经济工作总基调。一年下来,这个总基调已经成为现实运行态势,浙江经济保持着一条总体平稳的发展曲线。
最新出炉的工业经济数据印证了这一点。今年前11个月,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增速虽比前10个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呈现出主要指标继续好于全国、好于其他东部省份的态势,这样的成绩实属来之不易。
从整个经济运行态势来看,浙江经济也是“稳”字打头。虽然目前四季度数据尚未公布,但从前三季度数据看,今年浙江GDP已经拉出了一根稳健运行的曲线。从一季度的7.4%到上半年的7.6%,再到前三季度的7.5%,近年来浙江经济继续保持波幅较小的运行特征,始终处于合理运行区间。
浙江近年来的平稳增长,正是更有内涵的质量式增长,而非单纯的经济体量增长。一位长期研究浙江经济的观察人士指出,看浙江的经济增长,应该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式去看,除了GDP数据,还应该包含就业、物价水平,以及居民收入、企业利润、政府税收等。
从民生就业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浙江城镇新增就业93万人,提前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这是在浙江经济运行面临更多挑战和困难的大背景下取得的,充分体现了浙江经济的内生活力。
再如企业利润,今年前10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7%,增速虽比前9个月下降2.1个百分点,但继续稳住了两位数的增长。同时,企业亏损面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收窄4个和0.9个百分点。企业有钱赚,经营形势不错,才有可能继续追加投资,创造新的价值。
因此,不难看出,浙江这一年的“稳”,稳得有韧性、有活力、有内涵。
看政府作为——
亲清政商合力奋进
熟悉浙江经济的人都知道,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在浙江已成为一种特色和发展优势。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根基和优势,也是全球经济步入深度调整期后,浙江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抓手。今年以来,受各种外部因素影响,民营企业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面对这一情况,从省委、省政府到各地各部门,浙江“有形之手”该出手时就出手,积极作为,善于作为,不断出台切合实际、贴近需求的解难纾困措施,与民营企业共渡难关。这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充分感受到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温度。2016年起,浙江每年都邀请民营企业家参加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与民营企业家面对面交心,听取企业需求,掌握发展实情。这样的科学决策机制创新在浙江还有不少。也正因为如此“接地气”,浙江制定出台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才为外界点赞。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浙江将稳经济的着力点放在稳企业上。今年以来,浙江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的“自选动作”频频出台。
——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帮助民营经济做得壮壮的、香香的,浙江在营商环境上下足苦功。今年以来,浙江对照世界银行标准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最多跑一次”改革升级版。全省全面推广实施“证照分离”,并以此撬动“亩均论英雄”等改革,极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设企业33.9万户,同比增长19.3%。
——减负降本再加码。今年10月29日,浙江省《关于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若干意见》出台,这是我省自2016年以来出台的第四个企业减负降本政策。在2016年、2017年分别为全省企业减负1010亿元和1250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又减轻企业负担1180亿元。从全国来看,目前浙江是出台减负政策最多、力度最大、成效最显著的省份之一。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举措更实。融资难、融资贵尤其体现在中小微企业上。数据显示,到今年9月底,浙江小微企业贷款占了全省全部企业贷款总额的40.5%,比重位居全国第一。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题,近期浙江省组织了“百名行长进民企”大走访活动,优化金融服务,支持民企发展。
亲清有为,信心满怀。2016年受邀出席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告诉记者,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民营企业。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各部门更是想企业之所想、解企业之所难,极大提振了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精气神。
看结构调整——
“数字蝶变”创造新动能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闭幕不足两个月,水乡乌镇“宾客盈门”——浙江有云物联机电有限公司、乌镇通网络科技(桐乡)有限公司等15家数字经济企业接踵落户。
经过多年持续培育,浙江正日益成为数字经济创新创业的高地、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沃土。尤其是去年底省委、省政府提出将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浙江优化产业结构一下子注入了新的澎湃动能。
随着数字经济的持续加码发力,在传统产业占比较大的地方,“数字蝶变”正在不断创造出新的可能。
今年以来,化纤重镇萧山有个新鲜事,化纤外检员这个工种正在消失。“我们开发了一套化纤智能外检系统,把人脸识别技术用在化纤外检上,1秒就能检查一锭纱线,替代过去的人工检查。”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楼翔说,“不少本地同行向我们购买技术设备。”这一细节背后,是萧山人给自己出的一道难题:打造全省产业数字化第一区。如今,萧山已开启数字经济发展4年双倍增计划,力争到2022年,信息经济总量突破1200亿元,数字经济总量突破720亿元。
在新昌,一朵“轴承云”给当地传统轴承产业注入新活力。当地企业陀曼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了行业云平台,系统解决轴承企业智能生产线的设备检测难、故障预防难等单个企业难以解决的问题。
当数字经济植根于制造业根基深厚的之江大地,浙江新旧动能转换的进程不断加速。今年前三季度,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856亿元,同比增长14.8%(按现价计算),占GDP的9.7%,高于去年全年的9.5%和今年上半年的9.1%。
以数字经济为火车头,浙江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今年前11个月,在八大万亿产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时尚制造业、健康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2.0、1.7和1.3个百分点。同时,在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4.7、4.2和3.3个百分点。
日趋向优的结构,正不断增强浙江抵御经济下行压力的内功,为浙江蓄积创造新的更大发展奇迹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