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A股公司董秘眼中的2018
导读:“一个是资本市场的融资难度变大,无论是定增还是发行可转债,难度都比原来大得多,还有一个是银行间市场融资难,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额度受限,利率提升,即使个别企业拿得到贷款额度,贷款的成本也普遍上浮”,一家公司的董秘提到。
本报记者朱艺艺上海、杭州报道
12月22日,中国传统节气“冬至”。
就在两周前,浙江和上海先后迎来第一场雪,而今年国内资本市场对“寒冬”的感受,似乎始于2018年初。
这一年,中美贸易摩擦频繁发生;上市公司大股东股票质押风险高企;“融资难”、“融资贵”成为不少民企成长的烦恼。
在此背景下,一场化解股权质押风险的行动联动展开,从深圳起步的地方纾困基金,犹如星星之火在各地燎原;而专注主业,打造核心竞争力,价值投资,则成为上市公司埋头苦干的三大理念。
无疑,直面2018年A股变迁,感受最深的群体,就是上市公司董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还原这些董秘眼中的冷暖一年。
投融资冰点的冷暖
受访的一家上市公司董秘,曾经短暂跳槽到当地一家新近IPO的企业。
“公司刚上市,野心太大,有一整套的做大做强的规划,我干不来”。这位董秘后来回到老东家继续任职。
做大做强得要钱,“融资难”,却是多位董秘提到2018年资本市场变化最关键的词汇。
“公司2017年底以及2018年顺利完成20亿公司债的募集,在发行过程当中我们明显感觉到融资的压力、成本不断加大。”12月19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传化智联(002010.SZ)董秘朱江英如是说。
2017年9月15日,传化智联获得证监会核准发行不超过20亿元的公司债,12月1日第一期公开发行,发行规模10亿元,发行利率为6.53%。
2015年,通过发行股份购买传化物流集团100%股权,变为物流+化工双主业的传化智联,背靠民企500强、总资产超过500亿元的传化集团,虽然对于资本“寒冬”的感受没有那么直接,但是,朱江英也看到“一些中小企业,大股东都开始打六折七折卖资产。”
对竞争激烈的另一家传统制造企业而言,努力和焦虑并行成为常态。
“一个是资本市场的融资难度变大,无论是定增还是发行可转债,难度都比原来大得多,还有一个是银行间市场融资难,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额度受限,利率提升,即使个别企业拿得到贷款额度,贷款的成本也普遍上浮”,12月21日,一家不愿具名公司(下称:X公司)的董秘提到。
早在2016年,随着一项海外收购,这家公司发布了数十亿的定增计划,但是直到一年多之后,历经多次修改,其定增预案终于落地。
相比之前的计划,其募资额度从数十亿被砍掉了一大半,与此同时,方案还着重对收购标的资产的资金来源及外部融资偿还风险进行了提示。
可想而知,在此过程中,X公司的资金压力陡然升高。
从一组数据可以看到,其资产负债率由2016年12月底的不到10%迅速提高到2017年6月底的70%以上,长期借款也增加了数十亿。
2018年三季报显示,X公司目前负债还在四十亿左右,资产负债率仍处于60%以上。
“要用现在的融资来偿还当初收购时的贷款,融资成本明显提高”,X公司董秘提到。
此外,这位董秘略显焦虑,“我们正在准备发行可转债的事,但是也有一定难度,因为投资者信心不足,大家不知道今天买了明天股价是不是继续跌。”
距离该公司所在地400多公里之外的浙江义乌,昔日浙江女首富周晓光旗下的新光集团,似乎更急于度过这个寒冬。
早在今年9月下旬,新光集团旗下“15新光01”、“17新光控股CP001”相继违约,涉及发行规模合计3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新光集团借壳方圆支承上市后(更名为新光圆成),将大量的资金投向了房地产行业,除了住宅开发、大型综合体商业,还涉及写字楼、酒店式公寓及商业等领域,这种长战线的扩张模式,在资金链趋紧的情况下,迅速成为新光集团的短板。
12月4日,新光圆成(002147.SZ)戴上了ST的帽子,变更为“ST新光”。
据ST新光公告,至12月1日大股东新光集团共有7笔逾期债务,到期应兑付未兑付的本金及利息已高达84亿元。
当然,在此过程中,支持民企度过“寒冬”的行动正在逐步落地。自10月中旬深圳市政府采取驰援上市公司的行动以来,“地方版”驰援基金相继出台,规模超过了1200亿元。
价值逻辑转变漩涡
上海一家上市公司董秘是一位A股市场的资深投资人,过去一年,却栽了大跟头。
“只有做某金融龙头的波段操作才赚了点钱。”他回应起来,一声苦笑。
“现在市场低迷,交易不活跃,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市场就开始阴跌,即使有点反弹,投资者就马上卖掉了”,一位不愿署名的董秘提到,尽管遭遇市场的冷,但是更为坚定的价值投资风格,也让董秘们一致看清这是未来的大方向。
苏宁投资集团执行董事许世刚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其原因是“今年A股市场避险情绪的升温”。
其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者更看重逻辑的“可证实”,而选择回避“不可证伪”,因此,具有更加清晰基本面逻辑的投资标的更加受到青睐。
“高杠杆是刀尖下起舞。赚快钱的时代结束了,市场将更加专注价值投资。”朱江英总结。
“过去两年,市场基本就是白马股的行情,现在风格开始转向具有确定性基本面逻辑的优质公司,我觉得可能还会有一些颠覆性的东西出来。”
无论是她接触的BAT投资人,还是私募人士,更让她确信了这一点。
“我接触的一些私募,之前都是拿着杠杆投资,股价越上涨,杠杆率就越低,现在他们拿一个票,则是因为看到企业发展稳步向前或者有稳定的预期。”
这种价值观念或许正在传到上市公司董秘。
“过去我们还要做信息维护,现在有一个资本大动作出来,市场毫无动静,所以,现在反而处之泰然。”上述上海董秘坦言。
主业价值回归之旅
犹记得这样一个片段,有投资者发问辰安科技,今年以来资本市场风起云涌,一些海外因素引发了科技股的恐慌下跌,这会否影响到公司业务?
公司董秘豪言回复,中国公司经历风雨才能更强大,纸老虎一点也不可怕,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豪言壮语背后,落地到每家公司,“更加注重主业,打造核心竞争力”都是董秘的心里话。
朱江英就提到,“公司将以打造传化网智能物流作为首要发展目标,同时持续发展化工业务”。
具体到物流板块而言,传化智联表示,“将更关注物流体系的建设,比如持续搭建遍布全国的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网络,同时,公司也持续在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建设上加大投入,更好地为企业提供物流供应链服务,与海康威视、用友网络、电信等合作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截至2018年半年报,传化物流累计布局150个项目,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此外,截至2017年底,在建公路港及已运营公路港土地面积170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530万平方米,签订协议项目土地面积2258万平方米。
“我们始终认为,零售是最大的风口”,零售行业巨头苏宁投资集团执行董事许世刚也提到,面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苏宁明确进一步围绕智慧零售主业,夯实“场景互联网+智慧供应链”的智慧零售战略的落地,而在研发投入上,也将围绕O2O消费体验、供应链效率、对外赋能等方面展开。
截至今年三季度,苏宁拥有各类自营店面6292家,迪亚天天加盟店104家,苏宁易购零售云加盟店1453家,公司零售体系注册会员数量3.82亿。
上述X公司的董秘也表示,“目前政策的波动性相对比较大,2019年,希望在政策更加确定性的情况下,专注自身业务,持续研发投入,做出让消费者心动的产品。”
在许世刚看来,“转折-择优-春天”是2018年资本市场的三个关键词,而对于2019年A股市场的展望,其提到:“我们希望优质的公司,比如拥有并仍在不断强化自身护城河的公司,能够享受更多的估值溢价。特别是相较于更加多元化的境外市场,希望在AI、5G、IoT等新技术驱动之下充分融合互联网能力并实现效率提升、规模扩张的公司,将在A股市场获得更多成熟投资者的认可。让资本市场进一步发挥资源配置优化的作用。”
对于未来,传化智联董秘也是充满信心,相信“未来中国仍然是全世界最好的、最活跃的创业乐土”。
在本报记者采访时,北京一家上市公司刚刚推出十余亿并购案,“资产太便宜了,低于净资产”,这家上市公司围绕主业进行“低谷收购”,已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