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家三代的购物记忆(改革开放40年·亲历变迁⑦)
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退休干部吕企信老人家里,茶几上摆满了时令水果,老伴儿闫秀梅一边招呼记者,一边准备午饭。打开冰箱,里面是儿媳妇周末买好的菜,青菜翠绿欲滴。冰箱旁边还摆着个冰柜,吕企信说儿女们送来的鱼啊什么的吃不完,单独买了个冰柜存着,“以前是发愁不够吃、不够穿,现在是发愁消耗不完。”
说起以前,吕企信拿出一个笔记本,里边夹着几张泛黄的纸票,“你可能都没见过,这是当年留下来的粮票。”吕企信年轻的时候一切吃穿用度都要凭票购买,吃饭有粮票、油票,穿衣有布票,喝酒也得有酒票,“没有票,你有钱也买不到东西。要是家里有儿子要结婚,凑够‘三转一响’‘四十八条腿儿’那可是不容易。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经济欠发达,物资不够丰富。”
吕企信夫妇有4个孩子,加上母亲,一家7口人,每人每月只有26—29斤粮票,其中60%还是苞谷面,每人每月才4两油。吕企信还带着孩子在国营菜市场捡过白菜叶子和菜根,“回来洗洗切了也能当盘菜。”
吕企信清楚地记得,母亲过70岁生日,他把全家人的布票凑到一起,准备给母亲买点布料缝条裤子,“等队排到我了,一摸口袋,布票被人偷了,也不敢告诉老人,怕她难过。”他不得已到邻居家东拼西凑重新借了布票,才买回来6尺黑色灯芯绒布,“老伴儿给缝的裤子,我母亲88岁去世之前都还一直穿着。”至于孩子,先紧着给大孩子做衣服,后面小的就只能穿旧衣服。
“凭票购物的时代伴随我们这一代人走过了几十年。”吕企信记得工作时每次出差,随身总得带上一些粮票,有全国的、有本地的,“那时候消费都得有计划。”
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类票据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意味着统购统销时代已经离去。慢慢地,现金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人们出门、购物、旅游,都不忘随身携带钱包,日常储蓄有了存折、银行卡。
“如果说票证是物质短缺的苦涩回忆,那么之后人们钱包里的各色卡、证,则是拥有丰富商品和便利服务的小康标志。”与吕企信随身携带现金不同,随着商业银行电子化建设不断推进,钱包也可以“瘦身”了,他的子女都已经习惯用银行卡购物,结账时不需要再数着大把零钱,只需拿出银行卡,等待输入密码和签名就可以了。“一卡在手,行遍天下”是当时银行打出的最响亮的广告语。
但他很难想到,现在孙辈们出门连钱包也不用带,只要带上手机就可以了,用它购物、缴水费电费、充值、转账、订机票……移动支付遍布各个行业。走在大街上,移动支付方式随处可见,大到商场小到路边摊,二维码支付无处不在,消费者动动手指头就可以付钱,方便快捷。“甚至不用出门,手机上点一点,东西就送到家来了,不想做饭,连现成的饭菜都能送。”
今年是吕企信夫妇结婚60周年,孙女从网上给闫秀梅买了件衣服,“我都没见着孙女呢,衣服就穿上身了。”吕企信接过话茬:“现在我们的衣服大多都是孙辈们在网上买的,省得出去逛得累了,价格不高,质量也不错,拿着手机看哪个好看,点一下就送家里来了。”
结婚纪念日当天,全家人在外面用餐。到酒店后不久,孙辈们在网上预订的蛋糕、鲜花就都送到包厢里了。“吃完饭,孩子们用手机一刷就付过钱了。这以前想都想不到的事情,现在亲眼看见了。从支付方式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老百姓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巨变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了。”
图片说明:
图①:上世纪80年代,除夕前菜场门口排起买菜的长队。
资料图片
图②:闫秀梅正在试穿孙女给她网购的衣服。
本报记者李亚楠摄
图③:吕企信夫妇保留至今的粮票。
本报记者李亚楠摄
图④:如今,年货市场品种繁多,市民正带着孩子悠闲挑选。
资料图片
版式设计:张芳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