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法治时评:酒店洗漱用品供应改革势在必行
近日有网友爆出,一些星级酒店的洗漱用品质量堪忧,以次充好。酒店卫生问题持续引发关注。12月14日,记者走访了西安一些酒店用品批发市场发现,批发门店可根据用户需求自由搭配任何产品,最便宜的一套两三元,五星级酒店提供的也不过七八元,酒店洗漱用品基本都是廉价勾兑,一支牙刷两三角,现场可选包装,包装盒是重头戏,什么档次由它定(12月16日《三秦都市报》)。
五星级酒店卫生、一次性消费品质量问题的曝光,让公众对整个酒店行业的服务质量信任感产生动摇——“五星级酒店都这样,其他酒店更不敢指望”,网友的担忧不无道理,这样的担心或许会反过来鼓励公众外出住宿自带洗漱用品,帮助酒店节约环保,减少浪费。如此改变自然是酒店乐见的,但要明确的是,目前提供一次性酒店消费品是酒店自主的市场行为,并非全国范围内强制性要求提供或取消,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进入酒店面向消费者提供的物品,保证其符合法定质量标准,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定责任,亦是起码的商业服务底线。
“牙刷、牙膏、梳子、香皂、沐浴露、洗发水、拖鞋”等一次性洗漱用品的提供,极大地方便了酒店房客,可通常过量的供应、“豪华”配置,产生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这些成本是房费的一部分,由房客承担,然而因为“次抛可惜,带着太重,常用嫌弃”,如上用品实际上处境尴尬——采购质量上乘的和一般的,实际上消费体验差别不大,在监管做不到无死角的情况下,即便以次充好,使用一两次的房客,也很难能察觉到或者能够确定用后不适和劣质洗漱用品的因果联系。在压缩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个别酒店选择采购廉价质低的一次性用品不难理解。对此酒店内部应当监控,职能部门和公众外部监督也应对准。然而,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目前都难以做到有效预防和如数查处,让一些酒店心怀侥幸,同时给劣质酒店用品供应产业链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沃土。
对此,通过依法监管严肃查处,打击酒店劣质商品供应市场,在短期内会有明显成效。但若限于曝光一起打击一起的传统执法模式,更多未触及到的供应商和买家,恐怕会依然我行我素。
有专家建议“出台硬性酒店服务规定,细化质量标准”,这样的工作会加强酒店自律,提高监督针对性。但,明确标准的出台依然会面临落地模糊、监管乏力的处境。同时,彻底取消酒店一次性用品的呼声也一直不断,从成本角度考虑,酒店的动力显而易见;乱象频出的情况下,会不会有更多消费者加入自发抵制的队伍,作出利己利公的理性选择?这有待时间检验。
对此,政府应该继续做些努力。在节能减排成为时代价值取向的今天,酒店一次性消费品供应方式完全可以做出突破。滋生违法产业链是酒店继续提供一次性用品可见之负能量,给房客带来的不便其实可以通过预定提醒、有偿供应等服务措施转化和解决。事实上,一些地方已经从最早的提倡发展到借用行政力量取消,比如2013年广州开始规定酒店无偿提供一次性用品最高罚1万元,这些做法并未遭到消费者不满,这证实了取消酒店一次性用品势在必行,继续置之不管的地方,可能需要监管主体做些检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