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年纪大了到哪养老?别急,看上海社区这群顾问和管家怎样私人订制

原标题:年纪大了到哪养老?别急,看上海社区这群顾问和管家怎样私人订制

摘要:在政策类咨询中,排在首位的是长护险政策,其次是养老服务补贴政策,入住养老机构、日托、助餐或送餐服务政策等也是咨询的热点。

在上海老人身边,有一群“包打听”和“全知道”。老人们能享受哪些养老补贴政策,如果想去养老机构该找哪一种,有助餐需求该找谁……这些问题,家门口的“养老顾问”都能回答,帮助老人解决问题。

今年5月,上海启动了一项养老服务创新举措——两批共104家社区“养老顾问”点先后在各区街镇为老服务中心挂牌,养老顾问“点对点”接受市民关于养老政策和养老服务等方面的咨询。半年过去了,养老顾问的出现,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

有问题找“养老顾问”

在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许多老人都留存了养老顾问马伟的手机号。马伟和她的团队,几乎每天都在社区事务中心或街道为老服务中心坐镇咨询台,帮老年人和家属解答实用信息。

在马伟这里,“小老人”咨询“老老人”养老的问题特别多。她曾接待过一位70岁的张阿姨,张阿姨是独生女儿,她的母亲90多岁了。但是张阿姨被诊断腰椎错位,要进行康复治疗,照顾母亲的重任不知道交给谁。马伟给张阿姨推荐了长护险,根据她母亲的状况,长护险一个月能提供28小时的服务时间,但张阿姨需要更长时间的服务。马伟又想到了街道的日间照料中心,白天可将老人送入日托,晚上再接回家。她还提出了一个方案,将虹口区35家养老机构名单给张阿姨看,待她圈定几个感兴趣的,马伟一一详细介绍,并推荐了带有公办性质的且可以享受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养老机构。她还指导张阿姨如何通过长护险申请养老机构照护,并将流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告知。

不少老人带着疑虑而来,装着满满的信息而归。“养老政策和信息太多了,我们都搞不清楚,多亏了养老顾问帮忙,给了母亲最佳的养老方案。”张阿姨说。

74岁的王春生住在静安区大宁路街道,老人独居,又有脑梗和心梗史,子女长期在国外工作,每年回来看望他两次。街道顾问点挂牌后,老人慕名而来,向养老顾问讲述了自身情况。和养老顾问商量后,他不想离开熟悉的环境,选择居家养老的方式。养老顾问为他登记街道为老项目“老伙伴计划”,提供探访和陪伴等服务。考虑到老人的身体状态,又为他登记了本区的“乐助项目”——安装报警系统,降低居家意外风险发生。

如今,王春生每一两周就要来一次养老顾问点,和养老顾问们聊生活、聊子女,心态平稳多了。最近还成了社区生活中心志愿者,自愿帮助更多有需要的老人,也交了许多朋友,晚年生活不那么孤单了。

老人“走不出家门”,“养老管家”来帮忙

目前,养老顾问点大都设在街镇为老服务中心或社区事务中心,养老顾问大多是社区老龄工作干部和志愿者。记者在走访时发现,在设养老顾问点的基础上,有的街镇主动出击,将“养老管家”送上门,聚焦的正是“走不出家门”的老人群体。

47岁的吕其茗是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的养老顾问,她同时还是一些高龄老人的“养老管家”。最近,天气陡然降温,申城迎来了初雪。吕其茗前往东江湾路上的一处老房子,看望独居老人、80岁的沈遐芬。“天气冷了,空调要开起来。”听了叮嘱,老人点点头,“会得开呀。”吕其茗又问:“房间冷吗,有啥要修换的吗?”老人回答:“都好,有啥我会寻着你。”

天气降温,“养老管家”吕其茗去看望独居老人沈遐芬。无论酷暑严寒,每天定时为她送餐。 彭薇 摄

“我的中餐都是小吕送来的,风雨无阻。”沈奶奶没有子女,平时不怎么出门,碰到问题联系自己的侄女。“小吕不一样,很专业,啥问题都能帮忙解决。”沈奶奶说,有次她支气管出血,没人陪医,找到吕其茗,马上给她联系了街道“小邻通”服务,助老员上门陪她去十院挂急诊,之后还去看了中医,“陪医的人那天弄到晚上12点才走,我老感动的。”

彭薇 摄

虹口区是全市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区,而四川北路街道8万多名户籍人口中,老龄化比例超过40%,辖区内独居高龄老人多。街道的“养老管家”既有老龄工作干部,也有社区刚退的居委会干部,他们长期在居民区工作,有丰富的经验和社区资源,对老人比较耐心细心。

“做养老工作,我们设了一条线,‘出门方不方便’。”四川北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文青说,对于出门方便、有自理能力的低龄老人,他们可以自己去养老顾问点咨询。可是,对于出不了门、子女又不在身边的高龄老人,“给张清单,设个咨询点,就不如给他们送个人上门。”在他看来,这样的服务更是“雪中送炭”。

街道曾经做了一张服务清单,养老政策、养老服务和家政服务项目一应俱全,也有联系电话等。“对于高龄老人来说,这些清单用处不大,他们需要‘人对人’的服务。”而养老管家相当于老人和外界的“桥梁”,他们上门服务,及时帮助老人解决生活问题。

四川北路街道江西北、河南北两个居民区是老式里弄,家里没有独立浴室,这里的老人面临洗澡难的问题,85岁的翁爷爷和老伴看了几个热门洗浴场,都要上百元浴资。他们想在周边找一家能接纳高龄老人的大众浴室,却找不到。两位老人向“养老管家”黄薇求助,黄薇特地联系周边的虹德养老院,在街道的努力下,为周边居民区的高龄老人开放助浴室,由养老管家再发放助浴券给有需要的老人,价格比较优惠。“为了安全起见,我们都要求家属陪同。”黄薇说。

记者了解到,虹口区将“养老管家”的模式逐步推广到全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管家平台”,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

开发“智能养老顾问”系统,找资源更方便

据统计,本市社区“养老顾问”推出半年来,全市104家养老顾问点累计接待和服务人数约1万人次,其中老年人本人占52.1%,家属或其他人占47.9%。

养老咨询中,政策咨询服务量居于首位,约占52.5%,最受关注;养老服务咨询占22%;为老服务设施或资源咨询占21%。在政策类咨询中,排在首位的是长护险政策,其次是养老服务补贴政策,入住养老机构、日托、助餐或送餐服务政策等也是咨询的热点。

目前,市民政局正在开发“智能养老顾问”系统,为市民和养老顾问员提供全市养老相关机构和政策信息检索、智能匹配、养老“处方”推荐等,让养老服务资源更方便查询,为市民所用。

“尽可能不和老人们说‘不’。”养老顾问马伟和老年人打交道已有五六年时间。在她看来,养老顾问不仅要熟悉各类养老政策和服务项目,还要有爱心和耐心。在咨询点,他们还会教老人怎样用微信,如何在网上买东西、查看菜谱等,有时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

“养老顾问和养老管家,就是扎根在社区,发现老年人的需求,及时提供服务。”虹口区民政局局长耿彧说,随着技术的发展,辅助养老的手段和方式越来越多,但人到了老年,最需要的还是“面对面”的关怀和服务,“困难有人帮,生活有人理,烦恼有人解,做养老工作不要脱离这样的人情味模式。”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彭薇题图来源:蒋迪雯摄图片编辑:项建英

题图: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顾问”周颖在接待老人咨询。

相关阅读:
刘新云出席全省道路交通安全专题视频会议 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