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跨岛发展点燃腾飞引擎——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特稿·厦门协调发展篇

原标题:跨岛发展点燃腾飞引擎——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特稿·厦门协调发展篇

每天不到7时,厦门大桥、海沧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翔安隧道五个进出岛通道上已经车来车往。

岛内,岛外。曾几何时,人们对厦门城市格局的认识,便是顺着这一天然的界限开始的。一边,代表着城市,另一边,就是农村。

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习近平到厦门调研,他在省市领导座谈会上指出,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扩大经济发展腹地,已成为厦门城市建设发展中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厦门应坚持“四个结合”,加快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生态城市转变。

坚持本岛与拓展海湾相结合,不断增强中心城市集聚效应;坚持城市转型与经济转型相结合,切实提升城市竞争力;坚持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把凸显城市特色与保护海湾生态相结合,努力创建“国际花园城市”。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城市“舒拳成掌”。回看厦门腾飞的轨迹,不难发现,跨岛发展的背后,也是这座城市把握区域一体化机遇,加快拓展城市空间,致力于“协调发展”的宏大格局。

厦门,这座胸中藏海的城市,高扬协调发展的大旗,推进跨岛发展战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更加协调,城乡发展加快融合。

提升本岛,跨岛发展。这支壮美的时代旋律一直扣动着厦门人的心弦,这串亮彩的发展足音始终回荡在厦门经济特区。

破除发展短板

跨出岛内,城市化进程提速

“宁要岛内一张床,不要岛外一套房。”很多厦门人,都曾听过这样一句话。自1980年获批设立经济特区后,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厦门本岛已经基本饱和,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岛外发展却明显滞后。

“走,一同去厦门。”三十多年前,家住文灶的一位“村民”邀请他的邻居去逛中山路时说道。十多年前,集美人相约到岛内购物,也是这样说。数据显示,2001年,厦门GDP为556.79亿元,2002年城市建成区仅为94平方公里。

也正是在2002年,一个洪亮的声音,响彻鹭岛内外:跨岛发展,跨岛发展!

2002年11月,《厦门市加快海湾型城市建设实施纲要》出台。根据纲要,厦门要力争到2010年基本建成海湾型城市框架。

厦门行政区划调整紧接其后。2003年,经报国务院批准,厦门行政区从七个改为六个。调整行政区划,就是为了适应海湾型城市总体建设的需要,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的大发展。

转变过去局限于岛内100多平方公里土地的发展目光,投向1600多平方公里的厦门全域,这一划时代的战略,也改变了厦门的前进方向。厦门的城市格局,迅速从此前的“拳头”伸展成“手掌”。2006年,岛外固定资产投资335亿元,首次超过岛内。

忽如一夜春风来,在改革开放浪潮中不停搏击的厦门,舒展出强健的筋骨。

厦门城市建成区从2002年的94平方公里,拓展到如今的348平方公里。其中,集美、海沧、同安、翔安四区城市建成区占全市增量比重超80%。

更大的城区,意味着更大的人口承载量和经济承载量。2017年,岛外常住人口197万人,而2002年则是39.3万人。在这波扩容潮中,厦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89.1%,城市化进程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临海凭风,厦门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因改革而强。厦门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厦门只有跨出岛内,协调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中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开启“全域厦门”腾飞引擎。

向岛外发力的坚持和努力,始终伴随着厦门成长的步伐。从建设海湾型城市,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到科学发展新跨越,到“美丽厦门”规划建设,再到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厦门已经脱胎换骨。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城市格局、产业结构、人文内涵、公共服务、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把厦门定格在打造“中国梦”样板城市的时代坐标上。找准发展目标,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厦门蹄疾步稳,闯关夺隘。

拉开城市框架

进出岛跨海通道不断打通

从岛内看对岸,高楼与塔吊连接着云天,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下,像是一个个从平地上骤然站起的巨人,挺拔、伟岸。岛外新城建设,强力拉开厦门城市建设的新格局。

2010年2月25日,厦门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动员大会的欢呼声,至今还在许多人耳边回荡。

这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那一年,集美、海沧、同安、翔安四个新城建设相继启动,共安排项目178个、总投资近1000亿元。“提升岛内,拓展岛外”,开始越来越频繁地步入人们的视野。

扬帆出岛,呈现的,是一帧帧从未感受过的风景。

跨岛发展,绕不过的,当然是进出岛跨海通道。

2005年4月30日,翔安隧道正式开工,成为中国大陆第一条大断面海底隧道。消息一出,全城振奋。一年后,2006年3月15日,杏林大桥动工,当年12月20日,集美大桥动工。

一座座桥跨过海、跨过岛,“厦门速度”被国人津津乐道。

2007年,同安大桥通车;2008年,集美大桥通车,杏林(公铁)大桥连同疏港路高架桥通车,BRT一期工程3条线路正式运营。

每一条道路,就像一根根动脉血管,将中心城区与岛外城区紧密相连。

如今的厦门,“两环八射”外环基本贯通,岛内外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已经基本成形。厦门从“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转变,有了高效快捷的交通运输骨架支撑。

这样的努力并没有停止。2017年12月31日,厦门地铁1号线试运营。开通首月,进站总客流量315.8万人次。地铁的投入运营,从心理层面进一步缩短了岛内外的距离感。

正如许多人所言,是不断迈入“快车道”的基础设施建设,打开了厦门城市发展格局。如今,第二西通道主体工程正在加快主线及服务隧道施工进度,计划在2020年建成通车;第二东通道已获交通部批复,正在抓紧推进施工图审查,洪新路、同新路(五显-同翔大道)改造工程、溪东路(翔安南路至机场快速路段)、滨海东大道等几条同安、翔安快速路正在加快办理前期手续。

厦门的决策层深谙,交通是城市生活的动脉,是一个城市保持活力最主要的基础设施。一场场加快推进海陆空以及信息通道互联互通的建设热潮在厦门掀起,大港口、大物流、大路网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也大大提高了城市承载力和竞争力。

在改革创新中找出路,在加快转型中求发展,厦门的跨岛发展、协调发展,步步为营,风生水起。

发力新城建设

高质量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这些年,人们在媒体上常常读到的,很多是来自“集海同翔”四座新城的信息。

城建专家说,“城”,不只是高楼大厦,也不只是基础设施配备,更不只是一片居住的城区。那么,在厦门,“城”应该是什么?

2005年6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厦门火炬高新区从1平方公里扩大到13.75平方公里,包括火炬(翔安)产业区、同集园和信息光电园等园区。

在岛外新城,厦门大力推进工业发展的载体建设,火炬翔安产业区、软件园三期、同安工业集中区、海沧泊位等重点区域和项目的开发建设号角,很快吹响。

2010年是厦门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这年,四大新城接连开工,国务院批准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

加快提升岛内、拓展岛外,厦门组团式推进集美、海沧、同安、翔安四大新城的规划建设,提出“四高”的建设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

把产业嵌入新城建设,本身就是厦门协调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城的建设,关键是产业。“城”的发展,必须要以产业为支撑。这是一次产业在全厦门范围的重新布局,这也是一次经济结构在全厦门的提升转变。

这些年,厦门围绕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提出了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战略,逐一编制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和路线图,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2017年,厦门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5∶41.7∶57.8,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67.9%,软件信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快速增长,“互联网+”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增长新动能。

目前的厦门,已经形成了光电、软件、生物与新医药、电力电器、钨材料、视听通讯等六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

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既是构成区域综合实力的基础,又是一个有机整体,互为依托、相辅相成。跨岛发展拉开了城市格局与框架,厦门的产业转型升级有了施展拳脚的更大空间。

走进位于集美新城的软件园三期,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交错纵横。这座2011年开始全面建设的产业园区,已颇具规模。随着园区配套服务日臻完善,企业入驻热情高涨。至2017年底,园区工商注册企业1180家,全年净增企业637家,入驻员工1.2万人,实现营收125亿元。

实施跨岛发展战略以来,厦门利用岛外土地成本和各区的地理区位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将大批特色企业落地到岛外各区,形成了百花齐放的产业发展态势。

厦门的视野,其实还更加宽广。

一艘艘叠满集装箱的巨型货轮穿梭往来在海沧大桥下,在连云成墙的码头驳岸上起锚离岸、抛缆靠泊。一个以厦门港为核心、以福建沿海港口群为支撑、以厦漳泉城市群为依托的国际集装箱干线港、区域性邮轮母港正在生成壮大,成为福建、厦门与“一带一路”经贸拓展的重要“出海口”。

透过港口里往来的船舶,可以看到一个沿海城市经济增长的风向标。这些年,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下,厦门的主要经济指标却在逐月回升。

一条条快速攀升的经济曲线,共同指向的是厦门以“双千亿”工作为抓手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工作思路。根据部署,我市将重点打造12条千亿产业链群,包括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机械装备、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旅游会展、现代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都市现代农业,以及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力争到2020年其中10条产业链群达到千亿规模,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将重点实施10个千亿投资工程,形成一批支撑城市快速发展的新增长极。

这显然也是在产业出岛背景下厦门的一次大谋划、大布局。厦门在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把握好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加快产业转型,强化创新驱动,大力培育新的增长点,放宽眼界向改革开放寻找新的发展资源和新的发展思路。

完善民生配套

推动优质资源延伸覆盖岛外

几天前,一名孩童在集美园博苑欢快地滑着滑板车的画面,被一位摄影爱好者拍了下来并发布在网络上,被网友们纷纷点赞。

他们赞叹的,并不仅是环境的美,更在于这座城市在协调发展中带给老百姓的幸福感。

厦门的决策者也始终坚定地认为,跨岛发展,新城的建设,不管是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还是产业的发展、就业的扩大,最终,也要体现在“城”的主体——人民群众身上。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厦门跨岛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正因为如此,这些年来,厦门始终把民生大事置于推进跨岛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通盘考量。

“医院、学校近在咫尺,家门口还有一个以海绵城市标准建设的大公园。”2014年从岛内搬来洋唐保障性居住区居住的陈国清说,岛外的公共服务配套在短短时日里就不断发生新变化,生活在这里,每天都有满满的获得感。的确,如今的厦门,已经实现了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险全覆盖,率先建立了覆盖全体市民、分层次保障的住房保障体系,城乡水、电、气、公交、有线电视等8种公益服务实施同城同价,六个行政区均高分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评估……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必须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发力。

关于这一点,厦门的共识从未改变。随着《中共厦门市委关于加快补齐民生短板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的出炉,岛外住房、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出行、养老、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等的“补短板”工作,势如破竹。

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源向岛外延伸的同时,厦门的农村、农业和农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冬天的阳光刺透云层,洒在地处厦门北部的大帽山郁郁葱葱的山林里,三角梅园里花开正艳。

透视厦门这些年协调发展的轨迹,“生态”的烙印清晰可见。“国家级生态市”如今也已由一个模糊的愿景变为了现实——2015年,厦门在全省率先建成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国家级生态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执政者一份沉甸甸的承诺。在市委市政府的理解中,腰包鼓了,眼里风景才能美。

厦门一直在探索在生态红线内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的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办法,选择并积极推进海沧东孚、集美灌口、同安汀溪和翔安大帽山农场等进行“百姓富、生态美”试点。

实践已经一次又一次证明,坚持协调发展,实施跨岛发展战略,符合现代城市发展规律,切合厦门实际,顺应人民期待。

目标任重道远,愿景催人奋进。今天,改革开放的浪潮再次让厦门经济特区站立时代的潮头,以协调发展的时代强音,诠释着“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崭新图景。

相关阅读:
加拿大外长:中国可能已经拘捕第二名加拿大公民 张庆伟:用好“三长三短”辩证方法科学研判当前形势 坚定信心聚焦发力推动龙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