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贫困家庭有人稳定就业

原标题:让贫困家庭有人稳定就业

“图荪托合提,小车开到哪里去呀?”

“哎呀,县里有笔款子,我得赶紧去收一下,几十个人等着我发工资呢!”12月8日,在策勒县博斯坦乡亚喀喀什村,图荪托合提·亚库普边回答朋友的打趣,边一脚油门开车走了。

昆仑山脚下的亚喀喀什村并不大,全村只有620人,可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443人,贫困发生率高达71.5%。制约村子发展的问题更是一大堆: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导致农作物产量低;耕地少、耕作方式粗放,增收缓慢;有一半人家庭负担重,很难出去就业,还有一些人思想保守,不想出去就业。怎样才能让村民脱贫?这成为自治区水利厅驻策勒县博斯坦乡亚喀喀什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日思夜想的问题。

“我们要集中精力抓好一件事,就是让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这才是带动脱贫的根本。”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说,“我们要把自强的种子,种在每个家庭!”

要找能人带头!图荪托合提进入了李红斌的视野。今年年初,工作队发挥水利行业优势,支持村委会注册成立集水利工程施工、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等于一体的三农建筑公司,由图荪托合提任经理。

今年以来,公司一方面组织本村的富余劳动力参与整个博斯坦乡片区的渠道防渗、安居富民房建设、庭院经济改造等项目;另一方面与县里的公司合作,进一步开拓市场,积极承揽县里的各类施工项目。“我们在技术上有帮手、经营上有合作伙伴,现在有34人就业,还带动了村里100多名贫困群众短期务工,活多得干不完呀!”图荪托合提说。

图荪托合提出名了,他的名字醒目地张贴在村委会那张勤劳致富“榜”上,每次人们经过时,都会看到他那张自信的笑脸。

思想动员一刻也未停。李红斌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他和工作队队员在各种场合给大家算就业收入账,讲转移就业的好处,帮村民解开思想疙瘩。“我初中毕业后就在村里打零工、放羊,以前其他的什么也不会。经过培训,我现在是三农建筑公司的大工,每月基本工资3000元,效益好了还有奖金呢!”村民麦麦提·艾力自豪地说。

工作队办夜校、教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引进技术、请来专家,用一切方法催生村民心中那颗自强的种子。村里建起了“托老所”“托幼所”,并组建了农牧专业合作社,推进土地和牲畜流转,解决了一部分群众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转移就业中去。

人心慢慢“活”了起来。“村里安排专人帮我们照顾老人和孩子,现在我们妇女也能走出家门到公司上班了。”村民古丽拜合热姆·麦提赛伊迪说,现在我们有了稳定的收入,今后日子会越过越好。

村民艾萨·塔什麦提承包了村民流转过来的100多亩土地,全部种植了青贮玉米;还承包了村民流转的600只羊,带动了5名贫困群众就业,今年收入10多万元。贫困户麦麦提·加马力养了500只山鸡,全部由结对认亲干部帮忙代销了,收入2万多元。

今年,亚喀喀什村共转移就业276人,其中就近就业143人,季节性外出务工56人,内地务工11人,疆内务工66人,实现了一个贫困家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稳定就业的目标。

“今年我们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7500元,而且各项基础设施均已到位,2018年实现整村退出贫困村的目标应该没问题。”村党支部书记说,“以前村民闲着没事就蹲在墙根晒太阳,现在大家心里都有一股劲,每天准时准点地上班工作,好好干,努力多挣钱!”

相关阅读:
2018年旅游集团20强:美团点评等6家首次入围 北京妇产医院在雄安开展义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