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狗十三》里的中国式家庭,是真实还是矫情?

原标题:《狗十三》里的中国式家庭,是真实还是矫情?

曹保平2013年拍的青春片《狗十三》,因近期公映刷屏了,如果你对它没有共鸣,说明你很幸运。这是一个中国式家庭逼迫一个13岁少女向成人世界妥协的故事:长大了,该懂事了,对于长辈的错,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追根究底;长大了,该懂事了,家长要你参加应酬,不能驳了叔叔伯伯的面子。我们终将成为和家长一样“伪善”的人,表达自我不能再无所顾忌。

《狗十三》(2013)剧中人物李玩。

《狗十三》让很多人想起了他或她小时候的每一天,曾跟我们朝夕相处的父母,与我们在血缘上最亲近,却和我们在心灵上最疏远,隔在中间的,是那无数次被迫咽下的不甘心和不服气。以“爱”的名义,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付出,是因为脆弱的中国父母无法正视子女不接受自己,所以选择自欺欺人。

亲情,本该是人类最充沛的情感之一。它有着最坚实的血缘基础,又拥有其他情感无法相比的时间基础,可是我们却总是在毁坏它,直到耗尽了爱,徒留回报的责任。《狗十三》揭开了这道沉默的伤疤,而真实的家庭会如何面对中国式教育带来的冲突?我们采访了四个家庭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或多或少都与父母达成和解,只是这些和解都回避了真实的问题。

真实,还是矫情?

在电影院看完《狗十三》,听到两位坐在前面的观众评价道:“这片儿拍的什么啊......”确实,收获大量好评和广泛情感认同的《狗十三》,在少数人眼中没有那么好:主演张雪迎的演技和台词功底还尚待改进,人物设定和情节的铺垫还带有一丝匠气的刻意,片中直白表现“打狗”的情节是否合适?为了表现父亲对13岁女儿的爱,让女儿坐在父亲大腿上、让父亲多次亲吻女儿是否合适?

《狗十三》(2013)剧照,画面为剧中父女。

在这少数反对的意见中,有一种较为突出的声音,简单来说就是“矫情”——

“平淡不说,教育方式我也并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家有儿女的自然理解,不要去无病呻吟了。”

“现实中碰到这种吼叫女孩,我不会在乎她的故事可能存在的电影感,她捉襟见肘的生活智慧不匹配她的善。”

“恕我直言,因为这些成人世界应有的游戏规则而表现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不是它们有多坏,而是你有多软。”

以上留言选自豆瓣电影打1-2星差评用户的评论,差评占到总评论数的5%,与此同时,85%的评价用户给出了4-5星的好评,与差评用户看到“无病呻吟少女”不同的是,绝大多数观众都从《狗十三》的故事中感受到了共鸣。

13岁少女李玩的父母离异了,父亲再娶并有了儿子。他担心女儿接受不了,隐瞒了事实,把女儿寄养在爷爷奶奶家。相比较很多更为严厉、更为重男轻女的中国式家庭来说,李玩的条件要好太多:爷爷奶奶非常关心她的生活,父亲会在意女儿的想法、做了错事会愧疚道歉。但这一切都没能掩盖它中国式家庭的底色。爷爷弄丢了李玩的小狗爱因斯坦,父亲告诉李玩要懂事,爷爷年纪大了不能怪爷爷。李玩执意寻找爱因斯坦,无意推开爷爷致使爷爷脚踝受伤;李玩伤心难过夜不归宿,很久不出门的奶奶外出寻找她,父亲因此家暴了李玩,后来又道歉说这一切都是因为“爱”,要原谅爸爸。继母为了不让李玩再有理由闹下去,买了一只一模一样的狗冒充爱因斯坦,李玩说它不是,但家里所有人都强迫她让她承认是。

《狗十三》(2013)剧照,李玩与“爱因斯坦”。

这是典型的中国式亲子之“爱”:所有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爱孩子,但没有人知道孩子真正想要什么;长辈做了错事永远不会平等地向孩子道歉,他们只会以“爱”的名义要求孩子原谅自己;当孩子的“任性”挑战了长辈的权威,执着于事实只会被当作是“死心眼”“不懂事”。导演曹保平说《狗十三》跟他往常的作品一样,也是一部“犯罪片”,在不平等的家庭关系下,一个孩子的天真和灵性被“爱”谋杀,逐渐接纳了成人世界“世故”和“伪善”的法则。其实《狗十三》里最可怜的,是那只替代爱因斯坦的狗。它是中国式家庭冲突的牺牲品,被赶出家门后在流浪狗收容所里绝食而死。一条被轻贱的生命,正如李玩被轻视的内心,它们本都值得被细心呵护,却死于狂妄的权威之手,以“爱”的名义。

人们对《狗十三》故事之所以会有“真实”和“矫情”两种对立的评价,正是源于对成人世界的法则的看法有所不同。认为接纳成人世界是理所应当的人,认为学会用成人的方法圆润处事等于“成长”的人,已经没有办法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这个问题。他们正如片中的父亲一样被成人世界驯化,放弃了对世故的抵抗,或者从未想过要抵抗。而他们在听到《狗十三》结尾响起的《再回首》时,是否也会觉得自己经历的一切“恍然如梦”呢?

《狗十三》(2013)剧照,画面为剧中家长。

真实与矫情评价的对立,说明《狗十三》揭开一个大多数中国人少年时期内心都曾有过的伤疤:父母总是会强迫孩子接纳他们所认可的“现实”,只是不同人的态度不一样而已。这个伤疤来自于中国人惯常的沉默,来自于对幽微内心的忽视,来自于孩童的天真与功利主义的对抗,来自于难以打破的家长制家庭秩序。而大多数家庭都会寻找到一种方式达成和解,好让生活能继续下去。

那么,《狗十三》中的少女选择学会“懂事”,现实生活中的家庭会怎么做呢?四位书友讲述了他们的故事。

一款叫《中国式家长》的游戏模拟从出生到高考这段过程,探讨中国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玩家画面来自豆瓣用户共享。

讲述者1:尔芙

我没有叛逆的资本

我来自一个单亲家庭,小学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我跟妈妈一起生活,爸爸几乎从我的生活里消失了。我的成长历程中几乎没有叛逆期,因为很小就懂得妈妈不容易,我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叛逆的资本,家里只有我和妈妈两个人,如果我们两个吵起来,生活该怎么过下去呢?

一直以来我都很懂事,旁人也都夸赞我的乖巧。我也想争口气,不想听到别人说这孩子因为出自单亲家庭变得如何如何。我妈妈是大学教师,小时候也对我严格过,但她同时也是坚强温柔的,我对父亲有抵触情绪,但她不会把负面的情绪发泄到我身上,还会教导我说他毕竟与我有血缘关系,该尽的义务还是需要做到的。

小时候曾经有过一些孩子气的理想,想当漫画家,想以画画为生。那会儿我连续几次没考好,心情很差,画画是我发泄负面情绪的方式。当时因为这个跟我妈起了冲突,吵过几次架,妈妈说还是要以学习为重。后来想想也对,我的资质比较平庸,以画画为生根本顾不好自己的生活。

对于《狗十三》的故事,我有一点点共鸣,我的妈妈有一半的教育方式还挺中国式家长的。但是长大了以后,从成人角度来看自己的过去,反倒觉得妈妈对自己还不够严厉。如果妈妈对我没有那么仁慈放任,如果我抓住了所有学习的机会,我是不是会变得更出色一些呢?我甚至会觉得,自己以后有了孩子的话,该打还是要打。记得看过一篇《狗十三》的影评说,小主角的结局,其实意味着她意识到了自己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她需要理解成人生活的秩序。我很认同。

其实父母的教育,虽然对孩子会有很大的影响,但其实长大以后更多的还是靠个人。家庭不幸福的孩子,也不乏优秀出色的人,早年情感上的缺失,长大后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补足。看个人吧。

美国电影《单身家长》(Single Parents,2018)剧照。图文无关。

讲述者2:豆豆

因为发型,我跟我妈吵了十年

小时候我爸工作忙,一直是我妈带我,曾经我跟我妈很亲的,直到六年级。那会儿我特讨厌别人对女孩子管东管西的,凭什么男生可以晚回家,女生就不可以,什么叫女生就该有女生的样子。我爸特别支持我,他觉得学习好就可以了,不要太注重打扮。我干脆把头发剪短了,我妈气疯了。

我妈特别注意我的外貌,因为她觉得我长得不好看......她偏执地特别想让我留一种发型。出门在外,只要我头发有哪里翘起来一点,她就一定要把它按下去,直到她满意。她成天念叨我头发,甚至去买衣服的时候还会跟店员抱怨我头发难打理。

现在想想那会儿挺“二”的,当时我几乎把“自由”与“当男生”等同,而且我也想得到我爸的表扬,所以头发越剪越短,衣服也越来越男生气,天天大T恤运动裤。我跟我妈也吵得越来越凶,当时我觉得她就是想让我变成第二个她,每次她吵不过我,就说“你总是这样,你就爱这样”,然后就哭。我都跟她吵习惯了,这么吵了有十来年了吧。我试图跟她交流过这个问题,但没啥用。不过因为有爸爸的支持,我妈再吵也妨碍不到我。

这几年我没那么叛逆了,长得稍微好看了点,我接纳了自己女性的身份,长大了就明白了“自由”和“当男生”是两码事,我跟我妈的关系也缓和了。我性格也不记仇,跟我妈吵了十年,但具体怎么吵的都忘了。但是,我基本不怎么和我妈深入交流了。其实她别的都挺好的,对我的学习完全不施加压力,成绩好坏都没有关系。她爱我的方式就是把她自以为是好的东西都给我,有时候我也会挺感动的,但是这跟我爸对我的好就不一样。家人的好不一定是要给你买多少好东西,而是要把你真正的需求放心上。

讲述者3:西林

爸爸的爱,是有代价的

我爸妈平时不怎么管我学习,不过想想《狗十三》的故事,我还是有一点共鸣。我小时候成绩很好,一直都是全校第一。我也很乖,不会跟父母索求什么。我家条件不太好,以前学校组织春游,我妈会说那有什么好去的,我心里知道是因为缺钱,所以以后即使有需求,也都自我压抑掉了。

我妈其实对我很好,很关心我的生活,我们俩也经常聊天。我爸就不怎么管我,只有我学习成绩出现问题的时候,他才会出现。上了高中以后,考第一没有以前容易了,有次在吃饭的时候,我爸提到了为什么我没有像某某人一样考第一,我当时气得当场就摔筷子了,说,我都没有说过你们为什么没像其他人的父母一样啊。

那会儿那么生气,可能因为自己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后来不是了,心里难受吧。我一直觉得想要得到爸爸的爱,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只有考得好,符合他的期望,能让他出去炫耀,才会被他在乎。我从小到大一直都比较敏感,大人的要求会内化为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我没有想过自己想要做什么,也没有想过要反抗什么。

后来来北京上大学,我爸让我一定要在北京找工作,我妈其实挺想让我回家的,可是我爸觉得回家丢人。我是学社会学的,找工作的时候报考了很多公务员的岗位,就是因为我爸说当公务员好。后来我拿到了两个offer,一个是市场企业,工资还不错;另一个是事业单位,工资不高累得要死,但是有北京户口。我权衡了一下选了后者。虽然以我家的条件,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在北京买得起房子,一个北京户口对我来说没有实际意义。但是有了一个难得的北京户口,在我爸那里,也算能交代得过去了。

有时候我很羡慕那些家庭幸福的同学,他们过得很开心,不仅乐天派,而且能特别真诚地待人,愿意对所有人付出真心,不像我,有那么多顾虑。现在比较开心的是,我同事人都挺好的,先努力工作吧。

《家庭教育》,作者: 陈鹤琴 ,版本: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

讲述者4:达菲

姐姐告诉我一切都不是我的错

我小时候一点都不乖,总惹事。记得我经常被我爸妈打,因为我爱玩,而且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总是打到其他小朋友。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想和他们玩。

我有一个大我一岁的姐姐,被人从小夸到大。她学习很好,我就听不懂老师们在讲什么,作业也不会写。小学时一有不会的我就去问我姐,她会直接告诉我答案。

我们的爸爸工作太忙不着家,妈妈虽然是全职家庭主妇,但是自视文化水平一般,只在生活上对我们关爱备至。童年的生活还是无忧无虑的,学习差也不会影响妈妈对我的爱,但是初中住校以后,一切都变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脾气很敏感。一有人对我做出什么举动,比如碰我,或者拿我的东西,我就会哭。慢慢地我被全班同学排挤欺负,每天都要听他们讲难听的话,老师们也听之任之,我成绩不好,在老师那里没有存在感。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每天都在宿舍偷偷哭。回到家后,就想像小学一样,有不懂的问题问姐姐,希望她能给我答案。

姐姐说只要学习好,就不会被欺负。她还教我学习,可我心不在学习上,问题解决不了,我就一直烦她,有一天她也受不了了,跟我吵了起来。原来她在学校也被欺负,只是她不说,可那会儿我不理解她烦什么,后来我们的关系很长时间都没有好起来。

我有问过爸爸妈妈该怎么办,我爸去找过班主任,但没有用,我妈只会干着急。后来我爸妈都不管我们了,任由我们自由发展。如果我闹得厉害,我爸还会吼我,他凶起来特别吓人。我知道哭没有用了,这一切都是我的错,我笨,我不会学习,我不会交朋友,我处不好学校关系。后来我也安静了,学会忍了。

我不怪我爸妈,他们要撑起整个家不容易。他们生计的事情都要顾不好了,哪里有时间管我。我的整个青春期都在学会自我否定中度过。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和我姐都对青春期的痛苦回忆心照不宣地保持沉默。很久以后,我和我姐终于敞开心扉聊了一次。她对我说,这不是我的错,因为我们的父母不会做父母,没有在合适的时机加以引导。很小的时候父母就错了,他们不该总是打我,在没有问清事实之前把错都归到我头上。

“但这也不能怪他们,他们的爸妈就没有好好教。而且我现在才明白,爱哭挺好的,说明你对亲情有期待。不像我,早就没了,怕添麻烦。”我很感谢我姐,这是第一次有人对我说,我没有错······我性格还是比较开朗的,后来也交到了很多真正的朋友。

我能理解很多中国式家长,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实在力不从心,只会打骂。我父母为了给我们最好的生活条件,已经拼尽全力了。现在我们互相不打搅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对于我们家来说,各自顾好自己,不要让对方担心,就是对彼此最大的关爱了。

图书市场上一本反思“中国式家长”的书。(《再见,中国式家长》,作者: 余泽彬 ,版本: 北京出版社,2015年3月)

顺从和妥协虽然消极,

但可能是最令人接受的方式

冷漠的关系通常都是无法解决的冲突所导致的。如同他们所讲述的,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不会像《狗十三》那样爆发激烈的冲突,但是家长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如果不肯放下自己的脸面,不肯与孩子平等地交流,或者图省事儿用打骂等暴力的方式解决,只会渐渐疏远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孩子的任性哭闹固然会令人头疼,而任性的基础是安全感,如果用权威强制规束任性,势必会缩小安全感的空间。当安全感荡然无存,那两代人的关系,就只剩下责任了。就像达菲一家如今的局面。

中国式教育也诞生了太多懂事的孩子,“懂事”的背后是“压抑”。“压抑”只会让家长更无法得知孩子的真实想法。无论是压抑自己物质需求的西林,还是压抑情感支持需求的达菲,或者压抑了几乎所有需求的尔芙,他们都和《狗十三》中的李玩一样,选择了妥协和体谅,虽然成长中有诸多不如意,但都和家人达成了和解。毕竟谁都有局限和难处,可是历久弥深的隔阂,始终会成为一个刺眼的存在。就像酒局上陌生的叔叔逼李玩吃狗肉时,全家人的眼神都表现出他们心里一紧。

这种和解其实是一种消极的和解,子女通过顺从和妥协回避了真正矛盾。这种妥协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而很多家庭只能采取这种方式,因为内敛的文化传统导致我们遗忘了谈论情感,表达自我,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中国台湾电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2018)剧照。

与逃避和妥协相对,中国式家庭还有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处于明确对立中的两代人很难主动和解,子女喜欢说“父母皆祸害”,父母喜欢说“子女不懂事”。

这让人想起 “杀鱼弟”的故事。17岁的杀鱼少年因为和只会打骂的父亲起了冲突,怒喝农药自杀。网络舆论开始一边倒批判父亲利用杀鱼弟的名声进行营销,不会教导孩子。而后有评论指出,杀鱼弟的父亲身处粗粝的底层,如果情感太细腻是无法忍受底层生活的压力的。身为父亲,他也是爱孩子的,只是他没有办法用“中产阶级”的方式去关怀一个孩子。

孩子采取的对待父母的方式,父母所采取的对待孩子的方式,其实都是过往生活史积累的结果。而现在流行话语倾向用简单的“父母皆祸害”或者“子女不懂事”来解答这个问题。这两种解释都是功利主义社会话语的产物,孩子存在的意义是听话、成为父母未来的依靠、与旁人攀比的骄傲,而父母存在的意义是为了给孩子创造美好未来,否则就是“祸害”。功利主义话语的背后,是对个人的物化倾向。再加上权力秩序的影响,弱势的一方总要被迫服从。所以今天父母强迫子女,未来子女强迫父母。

这些问题其实都殊途同归。沉默的两代人,什么时候父母能把子女当作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需要被教导的对象呢?对立的两代人,什么时候能把彼此都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呢,而不是一个“父母”或“子女”的身份呢?

不过修复伤痕永远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方努力就可以完成的。更多时候需要当年的过错方拉下脸面,承认错误,尝试过的人自然知道它的难度有多大。交给时间来修复虽然消极,但不失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只是有的伤痕,可能用一辈子的时间都无法愈合。我们只能期待这种冲突能在我们这一代停止。

作者:闻舟

编辑:徐悦东 校对:翟永军

相关阅读:
检察日报:假艳照敲诈屡试不爽暴露一些官员有心病 云南因环境保护问题问责1554名官员:厅局级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