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多管齐下“撑”实体,保险探寻新坐标
文/朱俊生
截至2018年9月,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58738.64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保险资金,尤其是寿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期限长、资金来源稳定等特征,对于支持实体经济具有天然的优势。
一、保险资金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实体经济
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通过银行存款转化为银行贷款对实体经济间接融资。截至2018年9月底,保险机构在银行存款22849.90亿元,占比14.39%,其中多为长期协议存款和定期存款,成为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的重要资金来源。
第二,通过投资债券、股票等资本市场工具对实体经济提供融资。第三,通过发行或投资股权计划、债权计划、资管计划等方式对实体经济提供项目融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保险资金通过另类投资的方式支持实体经济项目融资。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发起设立各类债权、股权和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不断增加。
二、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
济的风险与政策障碍
保险资金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风险与政策障碍。
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主要体现为两个面:一是保险资金的另类投资主要投向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偏弱。二是保险资金的另类投资以债权型投资为主,股权型投资偏少。
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风险包括:第一,资产负债不匹配风险。“长钱短配”与“短钱长配”同时存在。第二,信用风险。目前保险资金的另类投资中,很大一部分是以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等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形式投资于地方政府及其所属企业,地方政府的契约精神直接影响到投资的风险和收益。第三,跨市场跨领域风险。保险资金运用风险已经与经济金融风险深刻交织交融在一起,风险错综复杂。风险跨产品、跨行业、跨监管传染叠加,风险识别应对难度加大。
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存在的主要政策障碍包括:第一,保险资金运用政策有待优化。一是基础设施债权计划相关的管理规则有待完善,如融资主体免于增信的条件、投资计划资金用途、保险资金投资股权的范围等。第二,不动产抵押登记的政策有待完善。保险资金通过债权或股权等方式,直接或间接投资于不动产相关项目时,无法通过不动产抵押担保方式保障其债权实现,从而限制了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手段和空间。第三,投资养老健康产业的政策有待完善。如养老健康服务产业的进入标准、配套设施和专业服务等,均尚未形成完善而统一的行业标准,与之相关的监管制度不健全;对于用地性质以及盈利性的优惠政策尚不明确等。第四,参与PPP项目存在制约因素。相关的平等契约关系、风险保障机制等缺少法律保障,相关的政策环境不太健全,影响保险机构投资积极性。
三、促进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建议
第一,以创新进一步推动保险资金运用体制改革。要进一步推动保险投资的市场化改革,扩大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适当扩大投资运作空间,在合规的前提下把更多选择空间和选择权交给市场主体,为提升投资能力与服务实体经济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进一步缩短投资链条,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率。
第二,促进负债端保险业务与资产端投资业务的融合。要支持保险资金参与医疗、养老和健康产业投资,支持保险资金以投资新建、参股、并购等方式兴办养老社区,增加社会养老资源供给,促进保险业和养老产业共同发展。
第三,加强科技在资产管理领域的运用。在支持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保险资金中另类投资的占比不断提高,这使得保险资产组合构建的方式更为复杂,迫切需要加强科技在资产管理领域的运用。同时,为了防范金融风险,要求保险公司采用更加动态的方式进行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科技的应用可以帮助保险公司更好地开展投资管理,适应监管以及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第四,防范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中的风险。短期来看,要尽量制定严密的合同文本,对政府形成难以随便毁约的实质性约束。长远而言,则要提高法治化水平,用健全的制度约束政府的行为。
第五,完善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环境。一是明确不动产抵押登记政策。二是消除保险机构投资养老健康产业面临的市场准入、土地和财税政策等方面障碍。三是完善PPP领域的相关配套政策。四是探索保险资金开展贷款业务。五是积极培育保险资产管理市场。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