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家成立新机构监管网络游戏 游戏分级还有多远?

原标题:中国成立新机构监管网络游戏,游戏分级还有多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相关部门日前成立了一个审查网络游戏道德问题的新机构——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这是我国加强对游戏市场控制的最新举措。

2018年12月7日,据新华社报道,在中宣部指导下,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日前在京成立。

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由来自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高校、专业机构、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等研究网络游戏和青少年问题的专家、学者组成,负责对可能或者已经产生道德争议和社会舆论的网络游戏作品及相关服务开展道德评议。

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的成立之际,人们正对中国巨大网络游戏市场中存在的网瘾、儿童近视和不适当内容等问题感到担忧,这促使北京今年加强了对该行业的控制,游戏版号、备案也随着机构改革在今年3月起已经停滞。

根据《2017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17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高达380亿美元,并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游戏市场;中国游戏用户的规模达到5.83亿人,其中青少年网游玩家大概是2亿。

而教育部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市场上90%以上的网络游戏都以暴力和打斗等刺激性内容为主,有些游戏的暴力场面展现了赤裸裸的厮杀、虐待、色情成分,还有些游戏以“益智”为名,实质具有明显的赌博性质。

事实上,近年来,针对网络游戏的社会危害,相关部门也曾付诸种种努力,宏观层面有2012年颁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微观层面,各个部委及相关职能机构出台的各种通知、意见,都对网络游戏行业做出了条分缕析的治理与规范。

2017年底,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的意见》,对网络游戏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良内容进行集中整治。

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首次强调,国家新闻出版署将对网络游戏实施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

“然而,政府的措施一直并未取得显著成效。尽管权威机构没有给出网络游戏成瘾数据,但从人们的切身经验判断,网络游戏成瘾现象,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愈演愈烈。”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翁一称,“道德伦理是中国网络游戏最为缺失的一环。这一过程会非常缓慢,短期内可能影响网络游戏产业,但决不能迫于市场舆论压力,再次回归到之前高歌猛进的产业政策。”

新华社报道称,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成立后,即对首批存在道德风险的网络游戏作品作了评议。经对评议结果进行认真研究,网络游戏主管部门对11款游戏责成相关出版运营单位认真修改,消除道德风险;对9款游戏作出不予批准的决定。

“此举有利于敦促互联网企业和游戏厂商加强网上内容建设。”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称,由于此前对网络游戏的审批重点主要是版权和批号等等,对内容的审批则较为笼统,审核体系中增加道德评判这一环,更能减少对青少年的危害性。

在2018年5月30日的“安全上网,守护健康——青少年网游沉迷危害与对策”研讨会上,相关专家公布一组数据,15岁至18岁这个阶段,近80%青少年首次触游年龄在14岁及以前;11岁至14岁这个阶段,5%的青少年首次触游年龄在10岁及以前;6岁至10岁这个阶段,有约16.6%的青少年首次触游年龄在5岁及以前。

根据法制日报报道,在上述研讨会上,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王大龙曾首次提及“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

他提出建议,在预防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上,媒体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建立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负责调查、审核、评估、监督、治理网络游戏。委员会由媒体牵头,政府、学校、专家、教师、家长、学生等多方参与。

“网游是一种电子的海洛因,不仅是心理上,并且在身体上对青少年是一种摧残。”王大龙认为。

全国政协委员吴明也曾公开表示,“与其在下游围堵,不如在上游筑坝。管理部门应做好游戏出版审批工作,把内容审查作为第一位,不让粗制滥造的有害游戏进入市场。”

同时,多位专家指出,明确网络游戏分级制度,落实游戏注册实名制也是不可或缺的。

”应在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未成年人注册不适合他们年龄的游戏。实名制的落实,不仅可以有效建立防沉迷机制,还能解决当前网络游戏中未成年人充值问题。”朱巍建议。

今年三月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于欣伟也曾提出议案《关于加快推动网游分级制的建议》,她建议,尽快研究出台强制性分级标准。比如按年龄段(6岁以上、12岁以上、18岁以上和全年龄段)和内容性质(价值导向、健康程度、时间限制、对抗程度等)进行细分,详细定义内容标准,确定不同游戏的适用人群。

责任编辑:王亚南

相关阅读:
锂电巨头坚瑞沃能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公司称不知晓 银川市人大常委会举行宪法宣誓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