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临西轴承缘何“转动”全球市场

原标题:临西轴承缘何“转动”全球市场

□记者 吴新光 通讯员 何连斌

近日,2018中国国际轴承及其专用装备展览会在上海世博馆举办。短短4天时间,来自临西县的轴承厂商就达成60多笔交易,内销交易额3790万元,外贸交易额280万美元。带队的临西县轴承行业协会会长李金贵感慨万千:临西轴承从小作坊、杂牌军到产业集群、自主品牌生力军,40年一路风雨走来,临西“智造”叫响了国际市场,积聚起“转动”全球市场的强劲动力。

市场萌芽

20世纪70年代,临西轴承行业在小作坊悄然萌芽。当时,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轴承货源紧缺,一批头脑灵活的农民从外地厂矿购回废旧轴承,拆下可利用的套圈、珠粒和卡子等,经抛光、上油简单处理,组装后偷偷拿到“夜市场”去卖。那个时候轴承不叫“轴承”,叫“钢0”,买卖轴承的被称作“钢0贩子”。这让早期从事轴承加工的农民尝到了“过好日子”的甜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临西轴承逐步从隐蔽转向公开,收购和加工轴承的企业迅速蔓延,形成了几十个“轴承专业村”。1986年6月,老官寨乡白庄率先建起轴承市场,其后童村、仓上、河西、蒋庄轴承交易市场相继成立,一些轴承加工户靠推车、驴车、自行车驮货,赶集摆地摊。也有部分农民走出家门到各地开店,呈现“千家万户搞加工,千军万马闯市场”的局面。

在轴承产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临西县委、县政府敏锐地意识到,再靠翻新组装存在被市场淘汰的风险,于是确立了“以生产中低速碳钢轴承为主,以为大中型企业配套为主”的产业发展思路,重点培育了鑫泰、临汾等10余家轴承规模企业。由于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定位准确,价格低廉,很快抢占了国内市场。自此,临西轴承产业结束了废旧轴承加工翻新的历史。

集群发展

“散兵游勇”闯市场,势单力薄,限制了轴承产业的发展壮大。

2002年5月,临西县投资2.44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现代化轴承交易市场,利好政策吸引了哈尔滨轴承集团、张家港AAA集团、美国TIMKEN、德国FAG、日本NSKH等国内外2000多家知名轴承企业相继入驻。鑫泰轴承、宝鑫轴承等本土企业迅速崛起,实现了产业集群化发展。2006年以来,逐步建成河北省级阳光轴承园区、邢台市级运河工业园区,设立了中国国际轴承展示中心、河北省轴承检测中心、临西县轴承行业协会。

临西县通过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引导企业走技术兴企之路,将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对企业在土地使用、信贷补贴、项目技改、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最大程度支持。该县为近200家轴承企业融资4.2亿余元,争取上级技改资金420万元,重点实施29项技改项目,财政注资2000万元为企业贷款进行风险担保。鼓励企业与专业院校研发中心“联姻”,引进高、精、尖科研成果,开发差异化产品,增强集群创新能力。

“拼资源、拼成本的时代已经过时了,如今拼的是创新能力、产品质量,质量不提高,只有死路一条。”河北宝鑫轴承公司董事长夏树宝表示。

如今,临西已拥有轴承生产加工企业400多家,规模企业6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7万人;年生产能力7.5亿套,年产值169亿元;拥有轴承出口企业46家,产品远销东南亚以及美国、加拿大、德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市场占有率10%以上,形成了“卖遍全国,走向世界”的销售网络。

“智造”提升

“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轴承产业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走高端发展路线成为必选项。”河北诚为轴承公司投资2亿元在全国轴承行业率先建设了“I5智能工厂”,目前120台搭载I5智能控制系统的智能机床全面投用。

因产品高精密、高刚度、长寿命,临西轴承备受国内外高端客户追捧。年产3500多万件轴承锻件、精车件等轴承套圈产品,95%以上出口美国铁姆肯、日本恩梯恩、德国弗舍尔、瑞典斯凯孚等世界知名轴承制造公司,年均销量递增近30%,年销售额4亿元……诚为轴承公司也因此成为TIMKEN、SKF等国际高端轴承企业在华北地区唯一的优秀供应商。

近年来,临西县响应国家“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连续出台“零占地技改”“科技创新奖励十条”等优惠政策,县财政设立500万元的年度专项资金,扶持企业走“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新路,推进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激发轴承对接高端的强劲“混合动能”。到“十三五”末,全县27家规模轴承企业将全部建成智能化工厂,预计轴承产业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大关。

今年初,临西县与一网络科技公司联合建立中国轴承全产业链B2B交易平台——“找轴网”,探索出一条加快推动轴承产业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网络平台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模式。临西轴承将迈向绿色转型、创新提升、高端精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关阅读:
网信普法“六进”活动在全省各地同时开展 河北省“双代”和洁净煤取暖工作调度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