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智能手机进入存量时代 欧菲科技承压谋变

原标题:智能手机进入存量时代 欧菲科技承压谋变

导读:受制于设备、工艺等因素制约,所以新订单多一些,老厂房订单波动较大,近期进度会有一定不足,暂时就没有给员工派加班任务了。

本报记者杨坪深圳报道

消费电子产业,凛冬将至。

继安卓手机外壳主要生产商劲胜智能(300083.SZ)爆出“放假门”后,全球光学光电行业龙头欧菲科技(002456.SZ)也出现了异动。

近期,网络流传出欧菲科技深圳公明园区搬迁的消息,这里是欧菲科技三大主业之一——触控屏的生产场地之一,也是欧菲科技最早的生产园区。

2013年至今,欧菲科技触控屏出货量一直位居全球第一,2017年欧菲科技触控显示屏产品收入高达112.89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为33.41%。

搬迁传言

11月30日、12月1日,欧菲光微信公众号上连续刊载了两则文件,对工厂搬迁传闻予以澄清。

其解释称,“今年四季度,触控屏产品因整机机型更迭等原因造成短期内公明园区订单不饱和,出现了加班较少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员工的收入,也使得他们对公司产生了误会。”

同时承诺“公司不搬迁”“在1周后争取更多的订单,回复之前的满载生产状态”,鼓励员工下周一(12月3日)正常上班,为此给予员工200元奖励。

但这一澄清公告似乎并没有完全平复员工的情绪。

一名员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确实是因为近一个月公司业务变少了,一天固定八个钟,这也就意味着我每个月只能领2200元的底薪,根本不够生活。”

彼时,欧菲科技并没有对任务量减少做出解释,直至11月底,“深圳订单逐渐转移至南昌工厂”的言论在员工内部传开,引爆了早已涌动的暗流。

12月4日,记者致电了欧菲科技董秘肖燕松,他对记者指出,公司目前订单没有大幅度下滑,只是主要订单在南昌园区生产。

同日,欧菲科技一名员工对记者透露,事实上并不存在所谓的订单转移,南昌和深圳的业务条线存在一定的区别。

该人士透露:“说把这边的业务转移到南昌并不恰当,因为两者的产线有一定的差别。南昌厂区是新建的,自动化水平更高,深圳的产线相对来说更老。受制于设备、工艺等因素制约,所以新订单多一些,老厂房订单波动较大,近期进度会有一定不足,暂时就没有给员工派加班任务了。”

同时,欧菲科技在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时提到:“公司在深圳市和光明区政府的支持下,在凤凰路附近规划建立了新厂房,占地面积三万多平方米,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未来公司将会用最新的设备、最先进的工艺艺术,生产出新一代技术领先产品。

厂区内,政府安排了十余名法律专员设立了法律咨询点,为员工提供法律援助。

据一名法务人员介绍,在记者到来之前,他们已经组织各个业务条线的员工,推选出了16名代表与公司负责人进行谈判。

资金流承压

距离公明园区2公里远的欧菲光科技园,也已经是一派寂寥景象。

今年4月,欧菲科技发布了一则办公地址变更的公告,将办公地址从欧菲光科技园搬迁到了蛇口望海路1166号招商局广场,科技园内的部分产线也全部转移到公明园区。

自此,欧菲光科技园只剩下了一栋栋空荡的办公楼和厂房,目前上市公司方还未对这块土地进行下一步具体规划。

事实上,从2010年开始,欧菲科技的生产线外移已有迹象。

近八年来,欧菲科技相继在南昌建立了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南昌市欧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学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欧菲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子公司,涵盖了公司摄像头、触控屏、指纹识别模组等多项主要业务。

今年11月,欧菲科技还对南昌欧菲晶润增资1.7亿元。

据欧菲科技证券部一名人士介绍,目前南昌是公司最大的生产基地。

公司中报也显示,仅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和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两家子公司上半年的净利润之和,就已经达到了9.33亿元。

“深圳厂区有一些机型更新换代,订单少了一些,但公司总体产能正常,因为大多数业务在南昌,深圳所占产能比较小,对公司整体业务影响有限。”上述证券部人士说道。

今年三季度以来,尽管欧菲科技仍然保持了较高的业绩增速,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311.46亿元和13.76亿元,同比增长了27.35%和34.69%,但公司却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截至2018年10月31日,欧菲科技当年累计新增借款为人民币60.76亿元,占公司上年末净资产(2017年末,经审计金额为91.88亿元)的66.12%。

三季报数据显示,账面货币资金为6.73亿元,但短期借款高达53.30亿元,同时存货和应收账款分别高达112.73亿元和92.50亿元,较期初增长了46.78%和23.22%。

上述欧菲科技员工解释称,公司存货增加,主要是源于行业因素,“因为三季度、四季度是手机行业的旺季,机型都是在这个时间发布,在这之前我们会提前备货”。

开拓智能汽车

在手机市场发展日益艰难的情况下,降低成本成了企业迫在眉睫之事,消费电子制造企业从原先的东南沿海电子聚集地逐渐向内地转移渐成风尚。

厂房搬迁至江苏常州的劲胜智能,主要产品线迁至江西南昌的欧菲科技、工厂不断搬往湖南长沙的蓝思科技(300433.SZ),皆构成了智能手机寒流扩散下的众生图。

一名消费电子领域资深观察者对记者指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受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不断等多项因素影响,产品毛利逐年下滑的现象几乎覆盖整个产业。与此同时,东南沿海地区人工、用地等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在产业周期、国际环境、贸易冲突交织之下,明年供应链厂商将面临更严峻的局面。”

面对智能手机行业的激烈竞争,欧菲科技也提前做出了新的布局。

从2015年开始,欧菲科技布局智能汽车板块,并收购了华东汽电和南京天擎两家汽车电子公司。截至目前,公司已经相继开拓了智能中控业务、ADAS业务(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车身电子业务。

2018年上半年,公司智能汽车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61.55%,占营收比重为1.13%。

“近年来我们观察到手机业务更新换代特别快,智能手机进入存量时代,但是我们作为龙头企业,通过产品升级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之所以选择布局汽车,一方面是因为未来汽车发展空间大,另外和手机比起来汽车的周期更长,一款车型可以卖很长时间,可以中和手机行业更迭快的特点,作为长期稳定的业务来源。”上述欧菲科技证券部人士说道。

据她介绍,除了车身电子是通过并购介入外,其他两项智能汽车业务均与公司原有优势产业具有关联。

“自动驾驶系统与摄像头业务关联,以为自动驾驶是基于6-8个摄像头用于识别周围环境,再进行信息处理;智能中控业务包括仪表盘、副驾驶娱乐中控系统等,这和公司的触控屏业务有关。”上述人士介绍道。

“智能汽车业务是我们新开辟的业务,近年来公司资本开支很大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在布局新业务,虽然占比还比较小,但我们希望以后能推进它与手机业务齐头并进。”上述人士说道。

相关阅读:
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持续扩充:瞄准自主可控国产技术创新 新京报:支持民企发展 地方政府需讲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