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贵州湄潭:绿浪淘心 茶富万民
新华社贵阳12月4日电题:贵州湄潭:绿浪淘心 茶富万民
新华社记者李平
茶区变景区,茶树变“摇钱树”。经过30多年发展,茶已成为贵州湄潭兴县富民的第一支柱产业。因为茶,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特色鲜明,群众持续稳定脱贫有力,乡村建设美丽多姿。茶,是湄潭人的宝贝,也是当地群众的致富源泉。
要用钱,山上种茶园
“要用钱,山上种茶园!”这是湄潭群众对记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平均海拔927米,年平均气温15.1摄氏度的湄潭县,雾多晴少,适宜茶树生长。
“抗战时期,浙江大学等落户湄潭,给湄潭留下丰厚的种茶、制茶基础,而‘一种红薯半年粮’的穷困现状,倒逼湄潭山区减粮种茶。”湄潭县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主任陶通艾说。
上世纪80年代,“十年九年干、顿顿红苕(红薯)苞谷饭”的核桃坝村经历了“要用钱,山上种茶园”的蜕变。
核桃坝村村支书陈廷明说,为改变贫穷面貌,1981年老支书何殿伦顶着“饭都吃不饱,还种茶叶”的质疑,和其他两名村干部共种了5亩茶叶,茶叶丰收后,村里支起108个炒茶锅,贵州省茶叶研究所人员手把手教他们炒茶,这在当时是“破天荒的”。
转眼37年过去,核桃坝村已成为茶叶强村。“现在我们村拥有茶园1.2万亩,茶产值2.24亿元。通过发展茶叶,80%的村民买了小轿车,农民的信用贷款额达到80万元,人均收入近1.7万元。”陈廷明说,这些年,100多户村民转型制茶、卖茶,核桃坝还吸引2000多名外县农民在这里定居,从事茶园种植和管理。
“核桃坝村是湄潭茶产业发展的缩影。”湄潭县副县长聂珍玉说,通过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湄潭从过去零星几千亩茶园发展至今,茶叶已成为第一支柱产业,湄潭翠芽的区域品牌价值接近湄潭县的GDP,全县80%的农户、40%的贫困人口通过茶叶增收、脱贫,农民近一半收入来自茶产业。
在这里,我是一个幸福的农民!
在湄潭,茶既是群众的“福财”,也是吸纳农村人口就业创业的“产业池”。
“以前,我们这有句老话:神仙难过二三月。因为开年之后,青黄不接,很多村民吃了上顿愁下顿。如今的二三月,却是村民的发财季,因为摘茶叶就是摘钞票。”聂珍玉说,据测算,全县投产茶园每年需近40万名茶青采摘工,一个采茶工月收入可达四五千元。
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罗睿介绍,2018年,湄潭县500余家茶叶加工企业吸纳3000余名返乡农民工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000余名。
曾是贵州省一类贫困村的群丰村,2005年之前,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现在,村里发展茶园6000亩(户均两亩),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万元,村民守着茶园致富,全村3286人仅100多人外出打工,返乡创业就业成为主流。
村民富了,当地乡村治理也上了新台阶。“以前我们村不团结,村民经常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现在村里有文化艺术团,村民之间互帮互助。去年村里修建占地8亩的活动广场,800多名村民自发为10户被占地农民筹款10多万元,补偿其损失。”群丰村第一书记张顺福说。
近年来,围绕茶区变景区,湄潭县还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升群众获得感。目前全县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点206个,实施村庄整治点820个,累计新(改)建黔北民居7万户,农村居住条件改善率达98%。
在茶香弥漫、绿浪淘心的湄潭乡村采访时,当地农民高兴地对记者说:“在这里,我是一个幸福的农民!”
茶园升级茶山变“金山”
每斤茶青比周边茶园高2元以上,茶叶刚上市就被抢购一空……2014年从上海返乡种茶的徐彬,开始尝到了欧标茶园的发展红利。
徐彬的欧标茶园正成为湄潭县茶园的发展方向。“2018年至2020年,湄潭将按照每亩每年200元防治标准,把现有茶园逐渐提升为欧标茶园,每亩茶产值再提高1000元以上。”贵州茗城农商旅集团公司董事长徐汝华说。
用大数据技术打造私人订制茶园的贵州沁园春茶业有限公司,通过建立茶园视频监控等系统,实现对茶园温度、湿度等的精细化管理,客人可监督茶园生产全过程。“今年公司私人订制茶园达到200多亩,与传统种茶、卖茶相比,私人订制模式带来的茶叶加工、高端住宿、茶文化体验等,让茶园亩均产值提高到2万多元。”总经理赵吉伟说。
茶旅一体化、延伸茶产业链,是湄潭茶产业发展的重点。“湄潭现已建成‘中国茶海’、象山茶植物博览园等众多茶景区,2018年,全县茶旅综合收入预计达35亿元,茶旅扶贫贡献率将达37%。”罗睿表示,目前湄潭开发了茶多酚、茶香酒、抹茶、茶面膜等13类茶深加工产品,受益于茶叶加工,湄潭每亩茶园下树率比贵州每亩茶园下树率高20%以上。
“湄潭的特色在茶,希望在茶。下一步湄潭将以建设贵州茶树良种繁育中心、贵州茶叶集中精制中心、遵义茶叶交易中心为重点,全产业链发展茶产业,通过提升湄潭茶产业集聚度和品牌知名度,带动更多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湄潭县委书记魏在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