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90天“停火”期,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美国对华贸易战“停火”90天,全球舆论场众议纷纷,有的认为它非常重要,是贸易战的转折点,甚至可能成为一段时间以来不断加剧紧张的整个中美关系的转折点。另一种流传很广的观点认为,这次停火的意义很有限,它只是美国进一步打压中国的“缓期执行”,美国正处在对中国的“节节胜利”中。
这两种分析都有失客观,它们的背后有一些政治立场和愿望在起牵引作用。
中美上周六达成的共识显然是阶段性的重大突破,全球股市星期一的普涨是投资者对共识重要性的集体投票。投资者的判断是国际社会认识这一突破中最认真、最不敢搞自我欺骗的那个部分。
中美前面依然面临艰难谈判,但是如何对待谈判的艰苦性、不完美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的政治态度。中美已经打了半年多贸易战了,双方都进一步了解了对方的意志、核心利益的划线、还有抵抗压力的综合实力等等,现在双方共同愿意拿出90天的时间,再做一轮认真的谈判,这是停火发出的排在最靠前的信息。
这次停火显示,双方都认识到,结束贸易战会比继续打贸易战对自己更加有利。华盛顿的这一认识不比北京的轻,否则的话,这次停火就没有意义。
双方的分歧很大,90天的时间完全克服它们几无可能。但90天形成双方真正相向而行的趋势,建立彼此一定的信任关系,塑造一个相互都能够接受的妥协格局,却是有相当高现实可能性的。这也是很多人看到希望的原因。
美国很强大,但中美实力差距不是美韩、美澳,甚至不是美日之间的那样,美国对此亦很清楚。美国不能真的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它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需要在对待中国时比对待其他经济体更多地把握分寸,这一点毋庸置疑。
美方星期六声明中就结构改革向北京提出了五方面的要求,但没有谈及之前它们一直最为反对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国方面在之前也有一段时间没有提及这一计划了,这似乎透出一个信息:尽管双方的核心立场都难改变,但两国在寻找围绕高度敏感问题相互妥协的可能性。
由于中国加大改革开放,创造了更有利于缓解中美贸易纠纷的大环境。美方的大部分要求,中方在方向上并不反对,它们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形成相当高的兼容度,双方的更多争议其实是节奏和程度的问题。
中美摩擦会增加中国对美方要求的理解,同时也会增加美方对中国现实条件的认识。双方的相向而行意味着,中国既然要对外开放,就不能只为了自己一家的利益最大化与外界打交道;而美方也不能只按照它的利益强迫中国做自己做不了的事情。通过半年多的贸易战,双方的这一悟性显然都在增加。
接下来的中美贸易谈判不会一帆风顺,最终的贸易协议如果能够达成,双方肯定都会有一些缺憾。但它会是对双方来说都最不坏的选择。如果双方达不成协议,贸易战就可能再次以某种方式升级,但它不会成为铁幕式的所谓“脱钩”。打打谈谈或许会是中美间未来的基本情形,而谈成为主导性线索将是高概率的。
中国值得为达成协议做出努力,我们做这些努力的动力系统是改革开放的大需求,制动系统是国家安全不能破的底线。这当中的巨大空间足以容纳下健康的中美经贸关系,而那些不合理、甚至破坏性的要求一定会被剔除在外。
关于中美贸易战的输赢,这是个伪命题。美方因为选举政治的压力,更有宣扬自己“胜利”的需求。中方没必要与其开展这方面的舆论竞赛。我们更看重实际利益,把改革开放推动好。
责任编辑:吴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