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广州:中巴关系的“开拓者”

原标题:广州:中巴关系的“开拓者”

中巴友好故事会上的跳绳表演。广报全媒体记者王燕摄

巴拿马运河 新华社发

大洋网讯 在习近平主席对巴拿马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日前走访了广州“巴拿马村”和巴拿马的“广州印记”,探寻携手前行的中巴友谊新故事。

早在19世纪50年代,华人从广东出发漂洋过海抵达巴拿马,帮助巴拿马人民修铁路、挖运河,最后留在这片土地上做贸易、开店铺……与巴拿马人民一道为了幸福而努力奋斗,为巴拿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凭借勤劳和智慧,华人成功融入巴拿马社会,赢得了广泛的尊重。而在这之中,广州在中巴关系历史长河中始终扮演着“开拓者”的角色。

如今,在巴拿马400多万人口中,祖籍为广州花都的有约20万人,他们活跃在各行各业。而在大洋彼岸的广州花都,也至今保留着众多“巴拿马村”,村中几乎一半人口都旅居巴拿马。

去年6月,当中国与巴拿马建交时,巴拿马总统巴雷拉向全国民众发表电视讲话:“中国在巴拿马经济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中国是巴拿马运河第二大用户,是巴拿马科隆自贸区最大的商品供应国。”历史上,巴拿马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交通要道,拉美地区则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如今,优越的地理位置、跨越两洋的运河、科隆自贸区都为中国企业进入拉美创造发展良机。

从“契约华工”

到邻里帮带“闯世界”

2017年6月13日,中国与巴拿马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两国友好关系的新篇章。而早在100多年前,因为巴拿马运河,两个国家已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巴拿马可以说是中国“最老”的好朋友,而在中巴关系的历史长河中,广州花都是一个不得不说的地方。

1854年,705名来自广东花县(现广州花都)、中山等地的华工坐上了从中国汕头驶出的“海上女巫号”帆船,历经61天艰苦航行,来到了太平洋彼岸的巴拿马,参与建造巴拿马运河的跨洋铁路,这成为中国人移居巴拿马的开端。

如今,巴拿马运河的展览馆中陈列着这艘帆船模型。祖籍广州花都花山镇红群村的巴拿马花县(花都)同乡会会长刘扬烈告诉记者,这是20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100周年纪念时,巴拿马华人向巴拿马运河管理局捐赠的,既向先辈表达敬意,也是推动官方正式认可华人参与运河修建的历史。

据广州市地方志办的资料显示,1852年~1856年,在巴拿马有2万名华工;到20世纪初,巴拿马开凿运河,广东花县有一批人被招去。早期的华侨多为广东中山、花县、鹤山、宝安等县人,他们多是“契约华工”,政治、经济地位低下,生活十分艰苦。他们从开凿运河到开发巴拿马城,从做工开始发展到经营小杂货店、小餐馆,为巴拿马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1978年,当改革开放打开了中国与世界连通的大门,华人移民巴拿马的另一个高峰随之到来,其中广东移民为数最多。据统计,1979年~1993年,广州花都批准出境定居的有1.73万人,其中移民到巴拿马的有8766人,移民人数最多的镇是花山镇,有5079人。如今,花都花山就有旅居巴拿马的海外侨胞3万多人。在巴拿马的华人中,祖籍广东的超过九成,来自广州花都的比例高达八成。

当时,22岁的刘扬烈正是随着这一波移民大潮前往巴拿马的。不过,与百余年前的“契约华工”不同,他们这一代主要是通过亲人邻里介绍帮带的“一带一”模式来到巴拿马“闯世界”的。刘扬烈说,光是他“带”到巴拿马的亲属就有上百人。刘扬烈说,他是1981年来到巴拿马的,回忆起刚到巴拿马的日子,刘扬烈满是感慨。“刚到这里,好像是重新出生过一次一样,一开始语言不通,都是鸡同鸭讲,辛苦也无人诉说,只能晚上偷偷流眼泪。”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我的故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骄傲,我也想回馈我的第二故乡巴拿马。”于是,刘扬烈在经营生意的同时,还积极参加侨社等公益活动。他曾担任花县醒狮团团长,每年巴拿马嘉年华,花车队里的雄狮永远是嘉年华的最大亮点之一,民众随着鼓声跳动,争先恐后与狮子拍照,这一幕水乳交融的两国友谊,激励着他继续将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使命。

如今,已经年届花甲的刘扬烈将生意交给儿子,去年成为巴拿马花都(花县)同乡会会长后,他更是不遗余力地为两地交流交往而奔走。每年,他至少要回国4次。他的命运,早已经和中国、巴拿马紧密相连。

“一带一路”助巴拿马运河奏起新乐章

一个多世纪前,巴拿马运河的建设凝聚了广东侨民的血汗。如今,巴拿马运河依然延续着中巴友好的百年情缘,广东、广州无疑还是其中重要的元素。

如今,巴拿马运河连接了144条海上航线,能够通达160个国家的1700多个港口。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的拖船船长LuisR.Montenegro告诉记者,运河每天24小时运转,他经常会看到来自中国的货轮。“每天都能看到四五艘来自中国的船只。从中国来的货轮是空的,回去的时候都会满载。”

2016年6月26日,巴拿马运河扩建工程竣工,百年运河重获新生。中国货轮“中远海运巴拿轮”成为竣工后通过巴拿马运河的第一艘货轮。中国已经成为巴拿马运河的第二大用户。此外,还有不少华人出任运河管理局的高层和运河扩建项目的工程师。

祖籍广州花都的巴拿马企业家邱文峰也在巴拿马运河有生意往来,运河扩建时,不少建材都是由邱文峰从中国运到巴拿马的。2004年,时任中巴公园筹建纪念委员会常务主任的邱文峰发动捐赠,带领巴拿马侨社在巴拿马运河太平洋入海口的美洲大桥旁,修建了一座“中巴公园”,同时立起一座华人抵达巴拿马150周年的纪念碑,这里如今已经成为巴拿马观光旅游的景点之一。

2017年11月,巴拿马总统巴雷拉率团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邱文峰与妻子都是代表团成员。1976年,他随父母到巴拿马定居,后来自己创业,如今是巴拿马最大的华人建材商。

邱文峰还是广交会的常客,每年都要来广州和佛山。这也让他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巴拿马、中国和拉美之间经贸交流日益频密与深入的直接见证者。“我们的建材产品中40%来自于中国,其中大多是在珠三角采购的。”

融入巴主流社会反哺家乡建学校

随着华人华侨在巴拿马逐渐站稳脚跟,他们也开始反哺家乡。在广州花都,有不少远近闻名的“巴拿马村”,儒林村就是其中一个。之所以称为“巴拿马村”,其实是因为这些村子住着很多巴拿马华侨。在村子里,随处可见的小洋楼,都是在巴拿马的华侨回乡建设的。

这些巴拿马华侨不仅回乡建房,更捐建学校。自20世纪20年代起,就有华侨捐资回乡兴办学校,其中就有红群小学、儒林华侨小学、花县乡村师范等。有不少已经移居巴拿马的村民,将儿孙送回来读书,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之后再接回巴拿马读书。1986年前往巴拿马定居的陈石湖坦言:“我们是中国人,我不希望我的孩子长着中国的面孔却不懂中文,我希望他们懂中文,传承中国文化。”

当初朴素的愿望,如今成了下一代的优势。陈石湖说,在巴拿马,现在会中文的人很抢手,尤其是懂得中文、英文、西班牙文多种语言的人才,很多政府部门和企业都需要中文人才。

百年前的“契约华工”,如今已融入主流社会。在“‘一带一路’连中巴·合作共赢谋发展”中国-巴拿马友好故事会上,医学博士、国际事务研究协会会长恩里克·刘·科尔特斯说,他的爷爷、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巴拿马人。作为中国移民的儿子,他曾遭遇不解和误会。“小的时候,为了逃避误会,我曾经试图隐瞒我的身份,甚至故意不学中文。”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尔特斯渐渐发现父辈给他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如今,接受了良好教育的华人华侨,深度参与巴拿马建设,成为企业家、医生、律师、工程师、会计师、教授等各行各业的精英,中国人也越来越受到巴拿马主流社会的认可。

正如恩里克·刘·科尔特斯所言,一直以来,旅居巴拿马的广东侨民在促进中巴合作、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拉美延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希望两国的往来永远建立在对彼此的文化、历史、法律、经济体制以及两国人民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不断谱写出中巴友好合作的新篇章。”

英媒阿媒撰文“点赞”广州凸显中拉合作潜力

广州-巴拿马见证中拉迈向开放合作新高度

在G20峰会召开前夕,广州在巴拿马承办了中国-巴拿马友好交流故事会。其间,阿根廷《号角报》和英国《每日电讯报》相继推出广州专题文章,讲述了广州如何扮演中巴乃至中拉友谊的“开拓者”。

阿根廷《号角报》以《广州-巴拿马见证中拉迈向开放合作新高度》为题,介绍了广州与巴拿马、中国和拉美关系不断深化,彼此持续高速发展,推动经贸往来。英国《每日电讯报》则以《广州凸显中国与拉美合作深厚潜力》为题,介绍了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长盛不衰的商贸之都——广州,是如何在中巴关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扮演“开拓者”的角色,并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对这个角色进行了新的诠释。

两篇文章援引致力于推动中国企业赴巴拿马投资的巴拿马中华总会会长冯雅迪的话称,中国是前所未有的进出口市场。科隆自贸区享有免税政策,希望中国企业利用巴拿马作为一个转途中心,赴全球投资。如今,和冯雅迪一样,越来越多的拉美市场人士希望吸引中国企业赴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国家投资、合作、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拉美企业希望赴中国寻觅更广阔的商机。

文章还重点介绍了近日在巴拿马城举行的主题为“‘一带一路’连中巴·合作共赢谋发展”的中巴友好故事会。故事会上,来自两国政、商、学界约2000位嘉宾分享了在经济、人文等广泛领域的交往故事。文章指出,作为活动的承办者和中拉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广州见证了中巴友谊的历久弥新,广州的华侨和商贸人士对推动中国与巴拿马的合作与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章指出,近10年间,中国和拉美双边贸易额增长了20多倍,年均增速在30%以上,中国已成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在这一轮发展中,广州与巴拿马双双受益。2017年,广州与巴拿马实现进出口3.2亿美元,同比增长9.8%。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申卉 通讯员穗外宣

相关阅读:
我省争取2018年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8亿元 明年底我省将建成“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