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访前哨 | 中国国家主席来访,为何成为巴拿马的“大事、喜事、盛事”?
应巴拿马共和国总统巴雷拉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当地时间12月2号至3号对巴拿马进行国事访问。此访前夕,中国驻巴拿马大使魏强接受中方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据他了解,巴拿马举国期待这一两国关系中的“大事、喜事、盛事”。
那么,“举国期待”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国国家主席的来访、中巴两国外交关系的发展,为何受到巴拿马上至总统、下至普遍民众的共同关注?我们的记者先行来到巴拿马,见证了这里的人们对习主席此访的期待。
早早悬挂的五星红旗
从巴拿马城托库门国际机场到中国代表团下榻的博尼塔海滨地区,需要路过巴拿马城的新城区。这里的天际线丝毫不像人们通常印象中那个充满拉丁风情的中美洲,“当代范儿”的摩天大楼高耸入云,一副都市模样。
透过车窗初见巴拿马城天际线 央广记者张筱璇/摄
要想寻觅拉丁风情,新城区的南面有一座老城区。那里不乏一些历史建筑和纪念雕塑,如今的旅游价值似乎已经大于居住功能,不过仍有一些重要建筑坐落在这里,比如巴拿马的总统府。
老城区三面环海,内部道路狭窄崎岖,如今大概已经不适应这座都市的快节奏。巴拿马人的解决方案是,用一座跨海大桥环绕老城,作为交通要道。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到访的前一天,这座包围着老城区的大桥,已经挂起了中巴两国的旗帜,在蓝色的海景下颜色格外鲜明。
在巴拿马城老城区远眺海上大桥 央广记者张筱璇/摄
桥上的观景台与鲜明的旗帜 央广记者张筱璇/摄
而在代表团下榻酒店附近,中巴两国国旗同样已经早早地悬挂了一路,在热带雨林的绿意盎然中格外显眼。
代表团下榻酒店附近的中巴两国国旗 央广记者张筱璇/摄
“中国国家主席要来了?”
“Chinese President is coming?”(中国国家主席要来了吗?)
“Yes。 How do you know that?”(是的,你是如何得知的?)
这样的街头对话,看似寻常,但在记者的高访报道经历中其实并不多见。国家元首的国事访问,无疑是两国之间政治层面的一桩“大事”;但在民间层面,在街头巷尾主动与我们这些外国来客聊起相关新闻、甚至对访问意义如数家珍的的普通民众,却往往相对难得。
然而在巴拿马,短短一天时间里,记者就遇到了4位愿意主动谈论习主席来访的巴拿马本地人——其中有两位出租车司机,还有两位萍水相逢的路人。当地民众对中巴两国关系的关注程度,可以管中窥豹了。
主动提起习主席来访的当地民众 央广记者张筱璇/摄
这些对中国国家主席历史性来访高度关注的巴拿马老百姓,从新闻媒体、社交网站上得知了这个消息,并且普遍认为,习主席的访问是一件“好事”。他们很乐于看到在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中国与他们的祖国巴拿马有更多的往来与合作;也有人提到,在这个国家生活着很多华裔巴拿马人,他们早已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为这个国家的建设与繁荣作出了很多贡献。
Uber司机Carlos:“华人来到这里是大概两个世纪以前的事情了。在运河修建之前,美国人在巴拿马地峡修了一条铁路,那个时候中国人就作为劳工来到了巴拿马。”
华人在巴拿马:历史上溯164年
两个世纪的说法,或许有一些夸张的成分。有史可查的华人在巴历史,距离今天有164年。
1854年3月30日,705名华工搭乘“海巫号”帆船来到这块土地并参与两洋铁路修建。由于当地报章对此作出了报道,他们成为有史可查的首批抵巴华人。
最初抵达巴拿马的华人,帮助这里修铁路、挖运河,最后留在了这片热情的土地上。目前,在巴拿马生活着大约20万华侨华人,他们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同巴拿马人民一道为了幸福而努力奋斗。
2004年,当地侨社在中巴两国政府支持下,筹资在运河边竖起纪念碑,与中式的牌楼、凉亭一起,组成一座袖珍的“中巴公园”。
巴拿马城中巴公园全景 央广记者张筱璇/摄
同样在2004年,巴拿马国会通过决议,将每年3月30日定为“华人节”,以表彰华人对巴拿马作出的贡献。
运河之上,扬帆远航
独立100多年以来,巴拿马最著名的景观,是运河;它的经济命脉和独特区位优势,也是这条连通了大西洋与太平洋的运河。100多年前,中国劳工参与了运河的建设;10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是巴拿马第二大贸易伙伴、科隆自由贸易区第一大供货国、巴拿马运河第二大用户。
进入21世纪,巴拿马从美国人手中完全收回了运河的管理经营权,随后开始着手运河的扩建工程。在2016年,巴拿马运河扩建后正式通航。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旗下的“中远海运巴拿马”号成为巴拿马运河扩建后首航船只。
2016年6月27日,“中远海运巴拿马”号成为第一艘通过新船闸的货轮 图片来源网络
由此,从华工到大船,与巴拿马远隔太平洋的中国来客以一种全新的形象,被写入巴拿马运河以及这个国家的史册。而伴随着中国与巴拿马外交关系的一步步发展,围绕着这条运河,以及更加广泛的合作领域,中巴两国当代的合作交往故事,仍在继续书写……
巴拿马运河船闸游客中心展出的“中远海运巴拿马”号模型 央广记者张筱璇/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央广记者:张筱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