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成都高新区探索业界共治模式每年设5000万专项资金

原标题:成都高新区探索业界共治模式每年设5000万专项资金

本报记者李果成都报道

日前,成都高新区发布《关于深化产业培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下简称《产业培育政策》),以推动区内企业的加速成长。

《产业培育政策》中提出,构建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产业发展新模式,促进市场主体从被管理、被服务转变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丰富企业培育手段。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与管理不同,治理强调的是多元主体共同完成对复杂事务的管理过程,以此衍生出的业界共治,对涉及金融、科技等用于多个利益管理方的行业都非常适用。

打破普惠奖励方式

成都市高新区是中西部创新企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数据显示,2018年1-9月,成都高新区新增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8000家,同比增长80%。新增估值过亿元的企业10家、种子企业160家;新增销售收入首次过千万元企业71家。

成都提出“到2020年基本构建起以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核心的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在此背景下,成都高新区针对区内企业的特点,提出2020年基本建成5000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壮大3000亿级的新经济产业,加快建成550亿级生物产业,区域创新驱动体制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率先形成,努力建成引领中西部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产业培育政策》的出台,旨在进一步推动上述目标的实现。该政策共18条,提出进一步深化产业培育机制,加快构建以种子期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为重点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成都市高新区称,《产业培育政策》的一个亮点是打破过去普惠奖励方式,对政府载体和民营载体一视同仁,建立载体绩效评价、优胜劣汰的健康发展机制,根据孵化载体的实际贡献和企业成长质量进行评价奖励。

其中,提出了多项真金白银的企业扶持方案。如设立100亿元新经济创投基金,重点对种子期雏鹰企业、瞪羚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进行市场化投融资扶持;每年设立2亿元新经济应用场景专项资金,对技术领先、市场规模大、带动性强的首台(套)新产品新技术,经认定后给予最高200万元补贴。

“我们将坚持市场化、精准化、精细化方向,突出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精准匹配要素资源,推动优质企业梯度发展。”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三年时间培育种子期雏鹰企业1500家、瞪羚企业150家、独角兽企业10家、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5家。

除上述措施外,《产业培育政策》中还提出,构建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分析人士认为这是成都市高新区转变政府职能,提供资源有效配置的关键一步。

“成都市高新区内企业众多,单凭政府职能部门不可能做到全覆盖,因此需要多方共同完成治理工作。”成都市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每年设5000万专项资金

事实上,业界共治已经被证明为有效的治理模式。

“业界共治的概念来源于治理概念。”陈光说,治理与管理有很大不同,管理是单一主体进行的直接管理行为。而治理是多元主体依靠互动和连接,共同完成对复杂的事务的管理过程。

陈光表示,共治的本质是三个方面的力量,即政府、市场和社会。共治特别适合在公共服务的生产供给方面产生作用,如政府作为法定机构应该在某一个单元向公民提供某一项公共服务,但政府不可能直接提供全部的服务,因此需要邀约其他社会力量参与,这样就会出现政府和其他相关方完成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过程。

在推进“业界共治”之前,成都市高新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这也是其他地区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方面政府掌握土地、资金、政策等资源,却难以动态精准掌握企业需求,更难以持续专注于某一领域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企业熟悉产业实情,洞悉自身痛点,但企业间联络分散,缺少影响政府决策的渠道。此外,社会中介尽管资源丰富,但供需对接难、交易成本高,难以有效服务产业。

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方存好表示,“业界共治”的关键在于赋能治理。

以成都市高新区已经成立的“大数据和网络安全业界共治理事会”为例,理事会的60名成员,由政府、企业、中介机构等构成,其中业界代表占比超过90%。

“在共治理事会的实际运营中,与成都市高新区新经济发展局相互支撑、职能互补,形成政府、企业、中介机构等齐抓共管的局面。”方存好称,当前成都高新区正聚焦产业功能区建设,构建产业生态圈。共治理事会正是成都高新区践行新发展理念、促进产业生态圈建设、服务企业发展的全新探索。

成都市高新区科技与新经济局知识产权处副处长程炜表示,刚刚出台的《产业培育政策》中,也能体现“业界共治”的作用。在《产业培育政策》第十五条中提出,按照企业实际发生费用,给予连续3年每年最高50万元的云资源使用补贴。

“在讨论稿阶段,这一条款的使用补贴原为20万元。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投资机构等多方组成的‘大数据和网络安全业界共治理事会’60名成员经过交流讨论后,提出了‘将补贴由20万元提高至50万元’的建议,这一建议最终得以采纳。”程炜说。

为充分赋能业界共治理事会、培育产业生态圈,此次《产业培育政策》还提出,每年设立5000万元业界共治专项资金,对围绕重点产业设立的业界共治理事会给予每家每年最高1000万元支持,用于开展规划编制、企业服务、项目促进、生态营造等,支持企业集群发展。

相关阅读:
市场总价格水平回落毋需过度担心“通缩” “广谱”抗癌药又来了? 覆盖面有限,中国上市日期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