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机器人“饲养员”来了 数字科技养猪了解一下?

原标题:机器人“饲养员”来了 数字科技养猪了解一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7日讯 (记者 周琳)机器人养猪、猪脸识别技术、大数据筛选病死猪……这些科幻小说里的片段,如今有望在寻常养殖户家成为现实。京东数字科技公司日前在国家工程中心的养猪基地宣布,已经研发出能在猪舍四周24小时巡逻的机器人。

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曹鹏介绍,这类智能养殖巡检机器人可以检测到猪舍里的气体、温度、湿度,并把信息反馈到控制中心,以方便工作人员及时调整。同时,机器人还能实现猪脸识别,统计某头猪吃了多少饲料,有没有生病,是否具有常见疾病等关键信息。更神奇的是,这位机器人“饲养员”的摄像头堪称火眼金睛,扫一下就知道猪舍里一共有多少头猪,还能识别猪的体重,知道哪只猪受欺负没吃上饭,并通过半限位猪栏和食槽等设备彻底解决猪圈“霸凌”问题。

如此神通广大的千里眼顺风耳“饲养员”与数字科技的支持密不可分。在日前举行的JDD-2018京东数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会上,曹鹏在发布京东数字科技子品牌“京东农牧”时表示,京东农牧智能养殖解决方案通过整合神农大脑(AI)、神农物联网设备(IoT)和神农系统(SaaS),独创养殖巡检机器人、饲喂机器人、3D农业级摄像头等先进设备,打通养殖全产业链,真正实现了农牧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互联网化,帮助大中型养殖企业降低人工成本30%以上,节省饲料8%至10%,缩短出栏时间5天至8天。据不完全统计,如果全国养殖业应用这一解决方案,每年至少可以降低行业养殖成本约数百亿元。

数字科技到底靠不靠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李德发认为,养猪生产中的生长速率、繁殖性能、猪肉品质、料肉比例等关键环节都与智能化息息相关。作为京东农牧首个落地项目,中国农业大学与京东农牧联手打造的“丰宁智能猪场示范点”,正在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能力实现猪场精细化管理和科学自主智能化决策,有望让农牧业实现万物互联。

机器人“饲养员”靠的是什么技术?曹鹏介绍,京东数字科技的核心技术能力体现在数据技术、AI(人工智能)和物联网(IoT)三大方向。首先,是数据技术,这是实现产业数字化的技术基础和前提。其次是AI技术,京东数字科技是国内最早将人工智能大规模应用的企业之一,早在2014年就把AI技术应用于风控领域,并在实战中积累经验不断进化。再次是IoT相关技术,这是解决应用场景问题最为重要的技术能力之一,万物链接则是数字科技时代的必然方向。

具体来说,京东农牧智能养殖解决方案能够在巡检、环控、监控、饲喂等4大场景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数字科技与传统农牧业高效结合。首先,神农大脑是京东农牧智能养殖解决方案的核心模块,将京东数字科技的AI能力与行业专家的丰富经验与智慧进行结合,能够实现养殖企业的智能化管理。神农大脑可以通过SaaS系统发布任务给饲养员,也可以控制物联网设备直接执行任务。同时,神农大脑还能对收集到的环境参数进行统一管理,经过智能分析后,自动对风机、水帘、暖气等设备进行调节,保证养猪场温度、湿度、空气维持在适合生猪健康生长的最佳状态。例如,若某只生猪出现进食异常,利用猪脸识别算法能够快速关联它的生长信息、免疫信息、实时身体状况等,通过神农大脑分析,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异常原因并通知饲养员对症下药。再比如,对不同生长阶段、个头大小不同的猪只,神农大脑通过控制饲喂机器人和智能伸缩猪栏等设备,可实现饲喂量的精确控制,保证每头猪的生长平衡,杜绝了猪群中称王称霸、多吃多占等情况,让那些受排挤的猪可以正常进食。

其次,京东农牧结合自身AI技术,自主研发出适合猪场环境使用的现代化神农物联网设备,包括农业级摄像头、养殖巡检机器人、饲喂机器人、伸缩式半限位猪栏等,在生产环节让饲养人员不再从事日常繁重又简单的重复性劳动,更帮助猪场准确纪录每一只猪的实时信息,并保证每一只猪可以合理进食保持较为标准的体型,提高猪场的整体科技性。

再次,神农系统(SaaS)能够连接神农大脑、神农物联网设备与一线饲养人员,通过规范、标准的任务流程和指令发布取代人工决策,避免决策失误。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7亿头生猪出栏,出栏量占据全球的55%以上,市场规模巨大。但是中国生产每公斤猪肉的饲料成本远高于发达国家。李德发认为,导致我国养猪成本高企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传统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低;二是在以人力为主导的养殖行业,存在着许多技术上的局限性。未来,随着京东农牧智能养殖解决方案落地,有望继续优化猪场落地方案并打通全产业链环节,实现数字科技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助力农牧业实现互联网化、数字化、智能化。

相关阅读:
人民日报:被当成试验品的婴儿无辜 谁为他们负责 朴新教育发布2018Q3财报 亏损持续扩大转型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