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平山 脱贫路上的“赶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原标题:平山 脱贫路上的“赶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革命老区平山脱贫‘摘帽’了!”消息传来,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70多岁的老党员闫青海热泪盈眶。

平山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3年底,该县建档立卡贫困户3.7万户共111619人。截至2017年底,平山还剩贫困户1849户、贫困人口360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4%。“对革命老区来说,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也是政治任务,是我们新形势下的又一场‘赶考’。”平山县委书记李旭阳说,近年来平山奋力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红色资源,让精准扶贫搭上“旅游快车”

漫山红遍,金秋太行犹如色彩斑斓的画卷。

西柏坡镇西沟村这些年的红色旅游,也如火如荼,党支部书记魏昭告诉记者,今年国庆黄金周来西柏坡的游客超过20万。西沟村的峰山岭与西柏坡景区离得近,乡村旅游也被带旺了。村民刘晓春说,现在山疙瘩生金变银,他家脱贫靠的就是红色旅游。

西沟村地处水源保护地,刘晓春家耕地少,过去日子过得紧巴巴。后来,他在“西柏坡农家院”当厨师,妻子在西柏坡景区当导游,两口子每月工资加起来有7000多元。去年他买回一辆小汽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山路蜿蜒盘旋,一帘飞瀑出现眼前,北冶乡沕沕水旅游景区游人如织。70年前,这里建起了我党我军第一座水力发电站——沕沕水水电站,点亮了老区的第一盏灯。如今,沕沕水旅游景区的红色旅游,再次为老区脱贫提供新“动能”,带动周边1400多家贫困户增收。平山县扶贫办主任秘书明介绍:“这里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过去很闭塞,来的人少。现在游客多了,老百姓都尝到了甜头。”

“一年四季两顿饭,锅里南瓜山药蛋。山清水秀风光好,只见哥哥不见嫂。”这是北冶乡从前的生活写照。紧邻景区的七里坪村贫困户张庆阳,家里一亩地,过去一年忙到头收入不到2000元,56岁了还打光棍。如今,他在景区当绿化员,一月工资3000元;景区扶贫小额贷款入股,每年分红3000元;土地流转金每年有1000元,生活越过越好。最近,张庆阳处上了对象,“我正在备料盖新房,争取早点把她娶过来。”

依靠红色旅游,平山目前已开发天桂山、驼梁等国家4A级以上景区11家,依托“景区+村庄”“景村一体化”,贫困群众吃上“旅游饭”。2017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4亿元,比5年前分别增长44.9%和57%。

特色产业,为老区群众栽下“摇钱树”

稳定脱贫关键在产业。可贫困户没钱、没技术,如何发展产业?

武家庄村“借猪生金”的故事给出了答案。

午后暖阳下,岗南镇武家庄村村民刘增云,手拢在袖子里,笑呵呵地看着猪圈里6头黑毛猪抢食。前一天,他家刚卖了一头110公斤的肥猪,刨去成本,净赚1800多元。

妻子长年患病,孩子年幼,刘增云曾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2017年,西柏坡纪念馆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于海龙找到刘增云,提出协调村里众创农业专业合作社“借”给他几头猪,先交800元订金,合作社用这笔钱去买仔猪,买来后交给他养,年底保证能卖个好价钱。

“有这好事?”刘增云半信半疑“借”了5头猪。结果,当年就净赚9000元,加上他在村里当保洁员一年7200元的收入,成功脱贫。今年,合作社“借”给村里贫困户78头猪仔,预计有14万元纯利润。通过发展特色养殖业、种植业,武家庄村今年整体脱贫。

2016年,小觉镇黄连沟村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发展花卉种植项目,向城市园林绿化供应时令花卉。穷了大半辈子的村民陈瑞军经过培训,在村花卉种植基地当起了产业工人,“伺候”花花草草,每月能拿1800元工资,稳定的收入让他感慨“日子咋想咋好”。

走进黄连沟村花卉种植基地,迎面大棚的墙上,是“美丽产业,幸福花开”8个红色大字,格外亮眼。今年国庆期间村里共销售花卉70多万株,收入50多万元。通过土地流转拿租金、扶贫资金入股拿股金、在园区打工拿薪金,村里的贫困户成为“三金”农民,每年人均纯收入4300元。

黄连沟的花卉是“自产自销”,工作组只负责选育花卉、教授技术,不负责市场销售。工作组组长李胜才说:“乡亲们自己去跑市场,才能学会‘下水游泳’。”

在岗南镇李家庄村,连片深蓝色太阳能电池板,随山势绵延起伏,与村民家屋顶上的分布式光伏板交相辉映。李家庄村原本是个贫穷落后的水库移民村。从2015年起,政府开始在村里推广户用分布式光伏,村民每户自筹资金1.5万元,其余由政府补贴,项目收益全部归村民所有,户均年收入增加8000元。靠光伏发电,村里14户贫困户去年全部脱贫。

产业就是“摇钱树”。近年平山发展多种特色产业,引导贫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扶贫资金入股、入园打工等方式增收。如今,全县260个贫困村实现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贫困人口人均年纯收入达4760元。

本色传承,把最好的干部派到贫困村

“赶考”永远在路上。对革命老区的党员干部来说,带领群众脱贫攻坚是当前最重要的“考题”。

平山地处太行山深处,交通不便,山大人稀,常住人口老龄化严重,脱贫难度大。平山成立了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的脱贫攻坚会战指挥部,全县546名党员干部会同省、市工作队进驻260个贫困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股份合作制企业”等模式,和当地干部群众合力攻坚。

一个党员一面旗。石家庄市委统战部驻树石村第一书记吴俊磊,驻村扶贫两年,瘦了30斤。打通断头路,建蔬菜大棚,创建竹文化产业园,建设村民文化中心……两年多来,树石村48户贫困户人均收入5249元。临别时,捧起那份村民们亲笔签名的“荣誉村民”证书,吴俊磊眼眶湿润:“这是我平生最珍贵的荣誉。”

在下槐镇南文都村,石家庄市工商联驻村第一书记张端树和工作组刚驻村时,一些村民不理解他们规划的脱贫项目。工作组先从统一两委班子思想和党员认识入手,逐步打消村民顾虑。后来,他们又采取以企业为主、合作社参与协作的运营模式,发展现代农业旅游园区、荷花池景观等项目,让南文都村实现村、民、企三方共赢,让曾经脏乱差的小山村变成了鱼肥水美、花果飘香的美丽乡村。

“把最好的干部派到一线,用‘赶考’精神保证脱贫路上不落一人,用干部的辛苦换来群众的幸福。”李旭阳说,围绕脱贫攻坚“后三年”和“三年后”,平山明确了“两带、四区、百村”的发展思路,在共同致富奔小康的“赶考”路上,树标杆,当表率,力争走在河北前列。

相关阅读:
  • 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盛世如所愿

    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盛世如所愿

    1949-2024特殊的时间节点总能唤起人们深沉久远的记忆我仰望你看过的星空脚下的大地却已换了人间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脱贫... 2024-10-04
  • 英魂长存,家国永念!

    英魂长存,家国永念!

    原标题:英魂长存,家国永念!(海报设计:殷哲伦)他们站着,是勇士倒下,是高山在革命战争的烽火中在改革发展的大潮里在脱贫攻坚... 2024-09-30
  •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征地补偿款到账了

    “快两年了,这笔征地补偿款终于到账了。”近日,荔浦市纪委监委到该市龙怀乡新安社区落满屯回访时,脱贫户韦大哥对工作人员高兴地说。此前,自治区纪委监委到荔浦市对 2024-09-24
  • 筑牢粮食安全“基石” 把“丰收在望”变“丰收到手”

    来源:河南政府网9月11日,副省长李酌赴濮阳市调研“三秋”生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李酌一行先后来到台前县后方乡中孙村、打渔陈镇周庄村, 2024-09-12
  •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贴身式”监督 护航稳岗就业保民生

    “看了几个厂,感觉非常好,在家门口就把工作找着了,不用再为找工作的事情烦恼了。”近日,在陆川县脱贫劳动力点对点送工服务和看企择岗活动结束后,入企看岗人员何大 2024-08-27
  • 桂林:以专项监督呵护醉美漓江

    “象山区深入开展‘两个保护’专项监督,拆除平山根雕加工厂棚9000平方米,加工点全部关停,打造2个根雕产业集中区;有序推进宁远河、南湾河等5条漓江支流生态修复工程 2024-08-15
在他心中,办案最重(时代先锋) “扫黄打非”直达“神经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