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零下20℃的“冻人”坚守——新华社记者夜访3000米海拔采油作业区
新华社西宁11月24日电 题:零下20℃的“冻人”坚守——新华社记者夜访3000米海拔采油作业区
新华社记者邓万里
在海拔3000米的柴达木盆地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高海拔的青海油田就位于柴达木盆地。这里的工作环境如何?工人们如何在夜间工作的?22日晚,记者到此进行了探访。
汽车在寂静空旷的荒漠中颠簸前行,寒风卷积着黄沙,打开车窗便是满嘴沙土。不远处的山头有灯光时隐时现,油田驾驶员说,那就是油田作业区,是荒野中生命的象征。
晚上10点半左右,记者到达了目的地——青海油田采油二厂扎哈泉采油作业区。月光之下,一栋宿舍楼出现在眼前,这里是周边3个采油作业区的生活区。
扎哈泉采油作业区经理党勇杰说,作业区有60余人,一线工人分四个班组,两个采油班组、一个注水班组、一个运行班组。采油班组需24小时值班巡井,以确保抽油机、单井罐等运行正常。当晚的巡井工人是陈振东、陈漠,两人分别负责一个片区,每人一趟下来需巡上百口井,一个晚上需要巡两趟。
从宿舍楼出发,驱车10余公里,记者追上了陈振东。只见他头戴头灯,手里拿着扳手、卷尺、记录本,正在对一口油井进行检查。在头灯的照射下,这位看起来有点沧桑的汉子不像是1990年出生的样子。
此后的几个小时里,记者一直跟着他巡井,每到一个油井他都要仔细查看抽油机的油压、套压等数据,以及单井罐的罐位、罐温等是否正常。“巡井看似简单,但容不得半点马虎。一点小问题可能就会影响到出油效率和原油产量,严重时还会有安全隐患。”陈振东说。
到了凌晨,气温越来越低,降至零下20多摄氏度。寒风从各个方向吹来,尽管提前戴了保暖帽,但记者脸上依然感到刺骨的疼。而脚下深浅不一的沙地,不时有沙土灌进鞋里来,行走十分不便。
见记者略显痛苦的表情,陈振东笑着说:“这还不是最苦的时候呢,要遇到风雪天气,前面的路都看不到,巡井下来身上都是厚厚的一层雪。夏天也不好过,蚊子多得感觉能把人给吃了。”
时间大约来到了凌晨1点半,夜间的第一趟巡井结束,陈振东来到了搭在油井区的一个临时休息小板房,负责另一片区的陈漠也刚回到这里。板房里有桌椅、饮用水、洗脸盆、充电器等简易设备,他们可以在这里作短暂的休息。
陈漠也出生于1990年,父母都是油田人。由于出生在这里,父母就给他取名沙漠的“漠”。“对油田子女来说,生命里就离不开油田,不论走多远还是觉得这里最有归属感。虽然野外作业很苦,但生活条件已经改善了很多,宿舍、食堂都有了。”他说。
他们两人在这个岗位上都干了5年多,也许是长年做着同样的事情,似乎也没有太多新鲜事可以分享。“平时我们交流得不多,像今天晚上这样有人陪着说这么多话,挺少的,有时候巡井一个夜晚下来也没说上几句话。”陈振东说。
走出小板房,抬头仰望满天星空,深吸一口气、伸个小懒腰,他们又踏上了第二趟巡井的路。四下寂静,只有风声和他们踩在沙土上的脚步声。打开手电筒,陈振东向四周扫了一圈,不远处一只兔子跑了过去,他说平时还能看到黄羊、狐狸等动物。
第二天早上7点左右,他们的第二趟巡井结束,此时天还没亮。在他们回宿舍的路上,运行班值早班的两位拉油女工迎面而来,开始她们一天的拉油工作。
在拉油工人的输油声中,天渐渐亮了,采油作业区也迎来比夜间更繁忙的白天。此时,目光所及,除了显眼的“磕头机”,还能看到荒漠中最常见的骆驼草。这种草虽不起眼,但不怕风沙、不怕干旱,在恶劣环境中倔强生长,犹如高原油田的一线工人,坚韧、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