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纪萍:解剖“病例”十六年

原标题:纪萍:解剖“病例”十六年

2008年5月,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作出《向纪萍同志学习的决定》,纪萍调至常州市检察院从事法治文化工作,创立了以检察文化建设为主旨的“纪萍工作室”。由纪萍主笔,刊登了十六年的专栏《女检察官手记》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也为无数身陷囹圄的人,点亮了人性的光芒。

解剖“病例”十六年

生活中的纪萍

“敬爱的纪萍检察官,我是您忠实的读者,《女检察官手记》三部我都有幸拜读过,书中您勾勒的每个人物都是普通人,您记录着他们真实的生活,我看了您的文章后才明白检察官原来也是有温度的……”11月15日,一封海南三亚的一名大学生的来信摆在江苏省常州市检察院纪萍的办公桌上。“16年写手记收到无数读者来信,他们是我坚持写下去的动力。”面容清丽、挽着一头秀发的她读着来信,微笑着说。深秋温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她眼睛里,熠熠生辉。

口碑铸成十六年

一线办案20多年,承办数千起案子,纪萍积累了大量素材,内心有很多感触。自1997年,时任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起诉科副科长的纪萍在《常州日报》发了第一篇3000多字的职务犯罪案例稿后,她逐渐喜欢上了这种方式,之后,她陆陆续续发表了很多以案释法的案例文章。

在办理一起贪污案时,通知犯罪嫌疑人妻子协助退赃,争取其丈夫从轻处罚,这位身患癌症的妻子放弃自己的治疗,凑足数十万元帮助丈夫退清赃款,而她丈夫贪污的钱款一分钱都未花在家里。还有一位农村妇女用手帕包着一角、两角的零钱找到纪萍,哭着要用这不足200元的钱给她涉嫌犯罪的丈夫赎罪……这些女性的出现深深震撼了纪萍,以她们为原型,纪萍写出了首篇办案手记《罪犯的妻子》,2003年6月23日文章在《常州日报》刊发了,三天后报社总编约见纪萍:读者要看这样的文章,我们要给你开专栏。

就这样,纪萍在《常州日报》开设了《女检察官手记》专栏,将真实案例用讲故事的形式写出来。人间的爱恨情仇,个体成长的艰难与不幸,情与法的冲突,打动了无数读者,他们纷纷来信致意。还有读者将手记文章剪下来,贴在本子上,常读常省。有些读者遭遇人生重大选择时,拿着刊载《女检察官手记》的报纸与纪萍接头,第一句话就是:我信你,听你的!纪萍的耐心疏导,化解了多起因情感纠葛引发的过激事件。有的读者和纪萍成了一生的挚友,常州市东坡研究会理事、女诗人邓丽云病逝前打电话给她:“我知道你写这些文字很揪心,但是你一定要写下去,社会需要这样的文章!”

专栏上有纪萍身着检察官制服的头像照片,小区卖菜的、商场售货员、出租车司机见到她都能认出,都会说:“检察官,你辛苦啦!”

专栏一开就是十六个春秋,从未间断过。2010年9月纪萍因急性药物性肝损住院,在病房她用卫生纸写稿子,住院一个月没让专栏落下一篇。

纪萍说,坚持写作,说到底是一份责任,关注人与人性,表现一个时代中人们的超常体验和艰难选择,触及社会敏感问题,努力把自己的感受、褒奖、评判融入故事的描写及人物的塑造中,绝不是干巴巴硬邦邦的说教。

《为“凯撒”疯狂的女人》讲述了一名贪污受贿30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零六个月的女企业家,纪萍从女企业家存放60多套“凯撒”时装衣柜写起,写她如何疯狂追逐时尚,用手中权力获取奢侈品,以满足虚荣心。最后纪萍写道:小时候母亲常说,人不要老是照镜子,会把灵魂照掉的。美不仅是外在的,更重要的是由内而外的修为。

《常州日报》的《女检察官手记》专栏刊发16年,成为该报创刊以来时间最长的专栏,从不定期到每两周一期,从800字扩大到3500字,专栏获全国报刊专栏年赛二等奖、江苏省好新闻栏目一等奖及法治新闻栏目一等奖,成为常州家喻户晓的口碑栏目。2013年纪萍应邀在国家级杂志《民主与法制》开设同名专栏,至今整6年了。

法理交融写人性

面对罪犯这一特殊群体,让他们敞开心扉,是一门技术活。纪萍从生活、家庭聊起,云淡风轻间切入犯罪细节,她说:“这个时候,我放下检察官的身份,只是一个和蔼可亲的普通人,我们在人格上平等,以平视的目光去触碰一颗颗敏感而复杂的心,这种氛围下,人性的多面性才能真实地完完全全地显露出来,才能获得案卷中没有的故事。”

小赵是名85后,相亲8天即仓促订婚,大礼、小礼、金器等10多万元彩礼重负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压力之下糊涂的他竟然勒死了女友。采访小赵时,纪萍没过多涉及犯罪细节,以聊天的方式轻松地与他交流,鼓励他自学文化,坦然接受法律的审判。小赵终于敞开心扉倾诉,他说:“如果我还能出去,我会给女友的父母养老送终,为自己赎罪。”纪萍期望自己是一名灵魂的摆渡人,将犯罪嫌疑人从犯罪泥泞摆渡到学法懂法守法的彼岸。“即使罪大恶极,我们也应该让他们在人性的光辉面前真诚悔过,而不是带着仇恨接受审判。”

工作中的纪萍,不是在电脑前爬格,就是在看守所、监狱采访,曾有多名记者采访纪萍时问过同一话题:“你整日看到听到的都是负面的东西,怎么保持心境,怎么坚持下来?”纪萍回答道:“这些也是人性的一面,犯罪是表象,内在的东西与表象往往会有差异。”

一名女犯见到纪萍,从号衣口袋掏出一张折叠处已磨损了的纸片,上面记录着她丈夫隔三差五来看守所的日期,共二十五次。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在接受审查期间不得会见家属。这对夫妻靠着冥冥之间的微妙第六感“相见”,她说:“开始他来送些生活用品,管教会传话进来。后来来的次数多了,没人传话进来了,但是我能感觉他来了,感觉很准,不会错。”开庭那天,纪萍作为公诉人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她见到了女犯的丈夫,这位貌不惊人的男人带着他们12岁的女儿来旁听审判。一般情况下,大人们总是编造着善意的谎言瞒着孩子。他与女儿坐在前排,一只手臂拥着女儿的肩,另一只大手把女儿柔弱的小手紧握在掌心。休庭时,一家三口抱在一起,没有太多的悲伤,有的是共度患难的勇气,纪萍写下了《女囚身后的男人》,该文荣获第四届全国检察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金鼎奖”文学类二等奖,入选《2006中国年度小小说选刊》。

常州日报社副总编朱佳伟说:纪萍是用自己的心灵在写,手记实际上是一部心记,她把这些人首先是当作人来写,而不仅仅是罪犯,她的冷峻的眼光触及到了他们的心灵。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秦静说:写的都是犯罪,却让人感受到人性的温暖美好。

手录人间悲喜事

2007年初,上海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在全国发行纪萍的第一部《女检察官手记》。在常州监狱女子监区举行《女检察官手记》首发仪式的时候,纪萍看到了许多年轻的、写满悲伤和渴望的脸庞,她发言10分钟,好多女犯都哭了。

被黑社会性质组织头目霸占后染上毒瘾继而又沦为盗窃犯的少女王玲是纪萍在办案中结识的,纪萍多次登门与其父母沟通,都被拒之门外,他们声称没有这个女儿。纪萍坚信,能打开王玲心结的就是父母的谅解。她于是带上王玲戴着手铐悔恨哭泣的照片再次登门,终于打动了两位老人,当即带他们去探望女儿,王玲痛哭着跪求父母的原谅,发誓重新做人。

此后,纪萍一直与狱中的王玲保持书信联系,在王玲身患重病时陪伴她住院治疗,使她彻底告别了毒品。最后王玲结婚成家,过上了幸福生活。在感动常州“十佳好事”颁奖典礼上,王玲妈妈含泪向纪萍送上鲜花:您救了我们全家!

每年春节前,纪萍都会寄贺卡到监狱给她笔下的原型人物,她说:“他们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沈慧珍(化名)因家庭暴力奋起反抗杀害丈夫而获刑,她把纪萍的贺卡揣在囚服衣袋里,她说:“看到这个就想起监狱外有个大姐在等我,就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她是这个世界上最把我们当人看的人。”今年春节前,两名与纪萍保持通信联系十多年的女囚出狱了,她们第一时间找到纪萍,感谢她多年的帮助,纪萍鼓励她们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新的生活。

在常州,纪萍还是位热心的公益人士,积极参与公益助学,走进社区、各大中小学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用真实案例以案释法,她的讲座深受各界欢迎。应邀在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东方讲坛”作演讲,东方卫视全程录像播出。

2011年、2014年,《女检察官手记》第二、第三部相继出版面向全国发行。为让更多的人得到启示教育,纪萍将《女检察官手记》改编成50集电视栏目剧,并本色出演剧中女检察官。该剧在常州及上海等地方台播出,得到观众广泛好评,他们在纪萍博客留言或发来短信:“您着实为社会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为社会精心创作了宝贵的精神食粮,感谢您!向您致敬!”《新华日报》对纪萍作了专题采访报道。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永久收藏《女检察官手记》及同名电视栏目剧影像资料。纪萍还改编了多部动漫片,常年在常州市各公共场所大屏幕滚动播出,未成年人性侵害警示篇《暑假里发生的事》、反家庭暴力篇《三重暴力之后》分别获江苏省维权微视频一、二等奖,《女检察官手记》系列作品三次获市级“五个一”工程奖。近两年,纪萍的《女检察官手记》专栏不断出现在人民网、正义网、新浪博客等各大新媒体平台上,吸粉无数。

写作的过程是自我提升的过程,纪萍刻苦自学犯罪心理学、精神病学等专业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一篇篇手记犹如灵魂病历的解析报告,讲述了案情背后隐藏的前因后果,折射出诸多社会问题,《走在钢丝绳上》剖析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争议,《少儿艺术培训中心的“卢老师”》揭露民间非法少儿艺术培训机构的黑幕,《疯狂的螺丝刀》展现外来打工群体的生活困境,《孽子是怎样炼成的》辨析家庭教育问题,《夺命婚房》评判畸形的婚恋观,该文获《方圆》杂志社“我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征文二等奖。

纪萍以案释法20年,积累了360多万字400余起案例。坚持写作很累,纪萍说:“在这个城市,我有在场感,存在感,成就感,再累再苦也值。我期盼,更多的检察官,特别是一线办案的年轻干警,满怀人文情怀地去关注我们视野里的这个特殊群体,加入到非虚构写作中来,用手中的笔,写下以案释法的好故事。”

沪江通过港交所聆讯 2018年前五个月继续亏损 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来沈调研辽河生态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