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访商务部对外贸易研究所副所长竺彩华

原标题: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访商务部对外贸易研究所副所长竺彩华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发言中,关于如何明确未来方向、解答时代命题提出了“四个坚持”,第一点就提出要“坚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商务部对外贸易研究所副所长竺彩华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坚持推进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这不仅符合亚太地区自身发展需要,更契合世界经济发展潮流。

竺彩华表示,当今世界,亚太地区仍是世界经济的重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2017年21个APEC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的比重接近60%,与2000年持平;中美日三国经济位列全球前三,占世界的45.4%;中美两国更是占到了全球的39.3%。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统计,2017年APEC成员的贸易总额占全球的50%,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占全球的57%,FDI流出占全球的65.5%。作为全球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地区,推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有利于地区国家构建更加高效的区域生产网络,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并多样化参与全球生产网络。开放合作的亚太经济,将不仅为地区经济带来更多持续发展的动力,也将为全球经济增长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开放合作的亚太经济还将更有可能引领由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新全球化进程,在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的同时,也在全球治理层面推动各国更积极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

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思潮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世界经济整体发展环境面临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如何持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坚持开放导向,拓展发展空间?竺彩华认为,首先,要继续推动多边贸易体制改革,使其朝着世界范围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向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恢复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正常运转,同时推动渔业补贴协议谈判以及在电子商务、投资便利化、中小微企业等议题上取得积极进展。同时,也要谨防WTO改革沦为个别国家为中国量身定制一套规则来制约中国发展的工具。其次,要守住底线,保持开放定力。过去四十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以及其他各国开放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外部开放压力可以推动内部改革进程,但并不意味着开放也要基于外部压力而放弃底线。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为了给实体经济顺利转型保驾护航,必须保持开放定力,该开放的尽快开放,不该开放的必须严防死守。第三,继续用开放的姿态和行动发挥积极引领作用。一方面,要继续向世界开放国内市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开放承诺不是空话;另一方面,要将中国以人为本、包容发展、开放合作、共享未来等先进理念转化为在双边、区域和多边议程中的制度性话语权。第四,深耕“一带一路”,带动发展中国家搭上互联互通引领的全球化进程,实现共同发展,真正实现世界经济的“大融合”。

习主席讲话提到,我们应坚定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旗帜鲜明抵制保护主义。如何评价亚太经合组织在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方面发挥的作用?对此,竺彩华表示,亚太经济合作是开放地区主义的先导。在1989年APEC成立之初,开放地区主义即被确立为一项基本原则,旨在解决各种区域贸易安排与全球化(多边化)之间的潜在冲突。从驱动APEC合作的两个重要车轮——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与经济技术合作来看,由于APEC自身从来也没有成为一个有约束力的贸易协定,从而也未真正实现自由化和便利化,因此APEC模式的开放地区主义作为融合区域化和多边化的途径迄今来看还未成功。但不可否认,虽然制度性一体化建设滞后,但以经济技术合作为核心的各项功能性合作取得了较大成就,尤其将很多发展问题如维持金融稳定、推进互联互通、减少发展差距、缩小数字鸿沟等作为优先领域。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传统区域一体化和全球化带来的分化作用。当然,各国对亚太自贸区(FTAAP)的期待仍为开放地区主义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习主席在讲话中提到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取得的丰硕成果,表明了中国支持自由开放贸易、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决心不会有任何动摇。竺彩华说,中国在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力度、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和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努力有目共睹。

在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方面,事实上2015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4次降低进口关税。2018年更是进入降税密集期:5月1日药品全面降税;7月1日对218个税目的汽车及零部件降税,同日,对1449个税目的日用消费品降税;11月1日对1585个税目的机电设备、零部件及原材料等工业品实施降税。这一系列降税举措使中国的关税总水平从2017年的9.8%降至7.5%。调整后的关税总水平略高于欧盟,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与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和发展阶段基本匹配。

在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力度方面,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修改《专利法》、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深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等,这些举措的落实,将有力推进知识产权的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各项工作,加快形成涵盖授权确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等各个环节的保护体系,为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在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和营商环境等方面,中国营商环境改善非常突出。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为改革而培训》,中国排名从2017年的第78位上升到第46位。其中,在“开办企业”“获得电力”“跨境贸易”“解决商业纠纷”等领域,中国取得的进展尤为显著。例如,现在开办企业只需要9天,全球排名第28位,与经合组织高收入国家持平。此外,北京市已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开办企业完全免费的两个城市之一。在“获得电力”领域的全球排名第14。在“跨境贸易”的几乎所有方面也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进口的边境合规成本从745美元降低到326美元。在解决商业纠纷方面耗时496天,成本占索赔额的16%,远远好于经合组织高收入经济体平均耗时582天和占索赔额的21%,全球排名第六。当然,在办理施工许可证、办理破产、获得贷款等方面,中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明阳)

相关阅读:
第十一届琶洲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创新发展大会将举行 在这些赛场上 中国“选手”依然名列前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