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广西平南县多措并举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原标题:广西平南县多措并举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今年以来,广西平南县把破解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难题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选优配强队伍,创新发展模式,村级集体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平南县277个村(农村社区)率先在贵港市完成“2018年非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的年度目标,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厚实的基础。

官成镇苏茆村缺乏成熟产业,收入渠道不多,是平南县今年倒排出的10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进村之一。

“摘掉‘后进’的帽子,必须从强筋健体入手。”官成镇党委与贵港市司法局党组、县质监局党组形成了共识,选派市司法局办公室主任陈俊荣担任“第一书记”,镇组织委员廖奇荣为挂村领导,县质监局选派3名骨干党员干部,联合组成党员突击队,配强建强队伍,在政策运用、项目争取、资金帮扶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

强筋健体让苏茆村实现后进变先进的华丽转身:建成100多亩的沃柑种植产业基地,并通过盘活现有集体存量资产资源、承包村级建设项目等措施,目前村级集体收入14.8万元。

平南县现辖19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277个行政村(含农村社区),18个社区,总人口160多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19万余人。近年来,平南县脱贫攻坚成效明显,但是部分“薄弱村”基本上没有什么集体经济收入。

“‘输血’与‘造血’帮扶双管齐下,推行‘一乡一品、一村一业’,围绕‘盘活集体资产、发展物业经济、做活农业经济、拓展电商业务、组建工程施工队’的思路,在资源开发、入股经营、产业发展、项目服务等发展路径中寻求创新,实现突破。”平南县县长蓝胜介绍介绍,为减少集体直接经营风险,平南县综合采取“村民合作社+农民工程队”“支部+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村集体”等模式,鼓励相邻村联合建立产业基地,通过租赁经营、入股经营、合作经营等经营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寺面镇罗泉村走的是“村民合作社+农民工程队”路子。“村民合作社牵头组建农民工程队,今年村集体经济稳稳收入3万多元。” 村支书覃威告诉记者,全村31个自然屯有4个工程队,每个工程队约20人,大部分来自贫困户家庭,承接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等村级工程项目。

记者从平南县扶贫办产业开发专责小组了解到,平南县对投资额低于50万元的扶贫道路、小型水利设施等财政性基础设施项目,给农民工程队进行承接施工,并由乡镇政府负责项目跟踪管理,扶贫办聘请第三方进行验收;全县79个贫困村组建农民施工队33个,累计承接村级建设项目322个。罗泉村 “村民合作社+农民工程队” 的模式已向全县推广,这种模式年内预计将为全县村级集体带来100多万元收入。

大新镇大旺村是深度贫困村,没有支柱产业。“县里支持50万元贫困村扶持资金,我们创建了大新镇大旺村村民合作社产业扶贫(百香果)种植基地。”村支书黎艺林告诉记者,大旺村党支部提出“村委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思路,目前基地与专业合作社签订百香果收购协议书,提前获得3万元保底收购款项。

“重点发展香瓜、大青枣、富硒龙眼特色产业和开办扶贫幼儿园后,我们村有了稳定的收入,今年村集体经济进账10.45万元。”丹竹镇团结村支书杨勇坤底气十足。去年以来,村里从集体收入中预留专门资金中拿出12.15万元,用于改善9个民生基础设施,先后修建团结小学周边道路180米、加宽屯级道路1020米、修建屯级水渠960米、修建垃圾池等项目。2018年春节,村委还拿出5000元资金,举办春节文体活动,丰富村民春节文化生活。

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童政 通讯员莫新雄)

相关阅读:
支付超5亿 世纪华通完成1%股份回购 中国价值医疗高峰论坛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