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60万采购脱贫宣传片,扶贫办不该如此“大手大脚”

原标题:60万采购脱贫宣传片,扶贫办不该如此“大手大脚”

▲图片来自安徽省政府采购网截图。

11月19日,安徽省政府采购网上发布了一则采购公告,引起热议。

该公告显示,阜阳市颍州区扶贫办以60万元的预算采购“脱贫摘帽专题宣传片”。同时,“因该项目时间紧,任务中(或应为“重”),为了能够及时完成脱贫摘帽宣传片制作工作,保证该项目的延续性、一致性、及时性,建议该项目采用单一来源方式进行采购,由安徽白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一个眼看要扶贫摘帽的贫困县区,动用60万元拍宣传片,引来了网友奚落:“这么多钱还不如直接用于扶贫”。

客观说来,60万元拍摄宣传片未必就是“天价”。我搜索了政府采购网的部分宣传片采购预算,少则数万元,多则上百万元。这也缘于文化、音像类产品其价值、价格存在一定模糊性,其中的艺术技巧以及成品品质等都难有标准定价。

饶是如此,一个扶贫办豪掷60万元拍片子,还是让公众觉得有些不协调。毕竟扶贫资金太过宝贵,每一分钱都该用在刀刃上。尤其是进入了最后的攻坚期,要帮扶都基本上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这些钱就更由不得大手大脚。

▲图文无关,图片来自新华社。

当地要拍摄“脱贫摘帽专题宣传片”无非是想要把这些年扶贫的成绩展示一番。善意地想,可能是想给尚未脱贫的地区“传经送宝”,可无论是从常识还是现实角度看,目前还尚未脱贫的地区,真的缺“宣传片”或者是其他地方的脱贫办法吗?如果真有什么好做法,直接借鉴岂不是更实在,何必非要通过“高价宣传片”来学经验。更何况,扶贫办实地考察、因地制宜、加大投入或许是更有效的帮扶手段。

当然大概率上,拍宣传片的宗旨还是“对上负责”,说白了,是想表表功。与贫困县盖大楼类似,贫困地区花大价钱制作宣传片,也是不折不扣的“面子工程”。

不过,这“面子”不是靠宣传就能贴上的,是实打实干出来的——套用最近的热门话题,是“扶贫干部的白头发换来的”。等全区人民都顺利脱贫摘帽了,再去给自己戴上“功臣”的帽子也为时不晚。

另外,这一公告中的“单一来源”采购方式也引来质疑。

由于指定供应商,绕过了竞争环节,所以这类招标往往程序颇为严格,一般用于: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为保证一致性,从原供应商采购一些配套设备。

宣传片是不是再无其他公司能做,或者十分紧急来不及公开招标?当地或许该有一番解释,单单出具三个“外行专家”(专家是来自阜阳建工集团、阜水实业有限公司、阜阳市机械研究所的3名工程师)的意见似乎无法自洽。

说到底,舆论对这60万元拍片子揪住不放,不是什么“小题大做”,实在是怕个别人打扶贫资金的主意,对此已经有了太多教训。在大量的扶贫资金面前,60万元或许不算什么大的开销。但对于“久旱盼甘霖贫困户来说,这或许就是一家人脱贫的指望。我们希望每一个扶贫办的工作人员都像贫困户一样拿每一分钱都当“宝贝”看待,花钱花在刀刃上,花出实效,经得起公众拿放大镜去审视。

□思凝(媒体人)

编辑 孟然 校对 陆爱英

相关阅读:
刘强东财富腰斩 身价缩水跌至不足50亿美元 博天环境股东“抽血式”清仓背后:现金流连续三年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