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智能传感谷”为何落地郑州?
一台看似普通的拖拉机,从一片土地开过去,很快就能搜集到大量数据,经过分析就能得出土壤性质、所含微量元素等,秘密就在机身前方“黑匣子”里的传感装置!
智能加油机自动识别车牌、“刷脸付款”,擦窗机器人高效便捷,更有可以和人“对答如流”、集多种传感器于一身的小可爱机器人……11月15日,走进首届世界传感器大会的重要环节之一的传感器产业博览会时,记者惊奇的发现,传感器产业正在以一种井喷式的速度迅速占领覆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原名片”增加智慧产业内容
传感器技术是智慧产业最前端的关键性基础性技术,传感器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世界传感器大会之所以“花落”郑州,与郑州的产业优势分不开。经过多年的发展,郑州市在智能传感器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形成了涵盖气体、气象、农业、电力、环境检测等多门类传感器产业链,具备了批量生产的能力,涌现出了以汉威科技为代表的国内龙头企业。
郑州中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基于人工智能云翻译平台的智能翻译手表,郑州邦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具备边框精准探测、智能路径规划、原点记忆功能的擦窗机器人,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智能人脸识别平板终端……来自郑州的10家特装企业、24家标准企业带来了新型传感器、智能传感器的最新成果及系统集成应用,集中展示智能传感器产业与生产生活深度融合的场景。
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姚五洲介绍,传感器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之一,是智慧产业最前端的关键性技术和技术性产业,精准的感知、数字化的感知是智慧化的前提。“目前郑州高新区集聚了汉威科技、新天、光力等一批优秀传感器企业,并且在北斗定位授时、5G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等领域集聚了重要资源,具备大力发展传感器技术与系统产业的良好生态。”姚五洲告诉记者。
全力打造“创新链”、“产业链”
“传感器技术是人们走向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必由之路。”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说,现在高端传感器产业在全国还没有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基本上还是分散竞争的状态。“如果一个地方组织得比较好,完全有机会使之变成一个支柱型产业。并且中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中很有可能会形成几个产业中心。”尤政表示。
尤政认为,郑州要把传感器产业作为支柱产业,首先要从人才上着手,形成良好的本土人才环境,同时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落户郑州;其次要在研发环境上下功夫,建成传感器制造、测试的公共服务平台。人才和服务平台一起构成“创新链”。
“郑州要发展传感器产业,还要注意跟地域优势相结合,构成‘产业链’。”尤政举例说,比如这个地方有很强的汽车制造业,那么汽车传感器可能就是重点。再比如,郑州的富士康生产手机,一个苹果手机里面大概有几十个传感器。“要把产业梳理一下,把本地产业所需传感器首先变成自主可控的市场。传感器有了市场空间,形成‘产业链’,就能促进技术的更新,就能带动企业发展。”尤政提醒。
“以传感器为纽带,建一个传感器研发与生产的基地,这充分展示了郑州的魄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姚建铨表示,以本次大会为契机,郑州一定能整合研发资源、促进构建产学研一体的研发基地和产业链。”
“传感器是一个细分度十分高的市场,没有哪家企业可以做到一家独大,全部统领。郑州如果能在细分市场里培养一批隐形冠军,那么不仅可以做大郑州市整个传感器产业,而且对于中国传感器事业也是很大的推动。”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蒋庄德相信,在发展传感器产业方面,郑州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目前已经有汉威等一批领军企业,有着相当成熟技术积累,未来非常有希望做大做强。
向世界发送“中国智能传感谷”讯号
记者了解到,郑州高新区初步确定了“一核一谷”“两园六点”空间布局,以汉威电子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为核心布局传感器产业的先导区,未来在天健湖周边打造3—5平方公里的千亿级智能传感器组团,打造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完善的行业生态圈。
“郑州高新区愿在这一轮发展中,扛起中国智能传感谷这面大旗!”郑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新亭如此表示。他说,在新一轮发展中,高新区明确了“聚焦智慧产业、建设智慧社会”的主攻方向,确立了2025年建成千亿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奋斗目标。“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我们深刻分析了行业发展、产业发展趋势,结合高新区自身基础,决定将传感器作为智慧产业的支柱产业来发展。”王新亭告诉记者。
“这次大会就是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发出讯号,郑州在传感器产业发展上势头强劲。”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周立伟建议,郑州要抓住建设“中国传感谷”这一发展机遇,联合国内传感器领域较有优势的大学、科研院所,发展教学、科研等前端力量,选定主攻方向,“相信十年二十年后,郑州将在全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与周立伟持相同观点还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中村修二。他相信,在未来,中国一定会涌现出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并且会成为一个领军的国家,“郑州一定会在这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夏先清 通讯员:刘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