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湖北举办专家“双创”成果转化对接 助推新兴产业发展

原标题:湖北举办专家“双创”成果转化对接 助推新兴产业发展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9日讯(记者柳洁 通讯员李娜 许兰波)11月18日,2018“智慧之光”湖北专家创新创业成果转换对接活动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进行,现场包括专家代表、政府及职能部门代表以及企业和投资机构代表在内的600多人参加了对接活动,促成了超过13亿元的10个项目在今天签约,带动产值约66亿。记者在对接会上看到,现场有60多位专家进行了创业项目推介,100位专家参加了文字图片和实物展,给地方、企业和投资机构带来了超过700个创新创业成果。

“像呵护孩子一样呵护科技成果”“让高科技产业成为赚大钱的行业”。中科院院士徐红星受邀发表主旨演讲,金句迭出,得到专家、政府部门和创投机构的热烈掌声。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杨代常在国内首创了“稻米造血”技术,其团队研发的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具有绿色、安全、价格低等特点,杨代常教授向记者预计, 2021年完成临床三期研究并获得生产批文后,可实现经济效益120-180元,更重要的是,可以缓解我国人血清白蛋白长期依赖进口和血浆供应的紧张局面: “现在全世界从(1981)81年开始都想做,都做不成,所以我们这个技术突破了产量的问题,国内目前市场需求是300多吨,一旦上市市值很大,可以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产生社会效益。”

当日,杨代常所在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实现了与马克医生的合作签约,是第一批签约的团队。除了最前沿的生物医药与人工智能产品,制造业与实体经济类的创新创业成果项目也广受关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副院长郝亮与其团队带来的3D打印珠宝文创项目也在今天获得了宁波一家风投机构的股权投资,他们看到是这个产品可以立马投放到市场上的商业价值,郝亮:“它这是采取数据化的方式,我设计要更改会非常非常快,对消费者会有些定制性的产品,对商家而言,因为是定制的,产品里面的利润和附加值会更高。”

专家成果转化的过程就是技术寻求生命力的过程,在今天的对接会上,桂裕鹏博士展示自己在黄冈建立了占地4000多平米的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年产值超亿元,立马吸引了十堰高新区管委会的注意;邱启裕博士与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合作成立的德诺美(国际)生命科学创新研究院顺利落户武汉硚口区;李健雄博士的创业项目实现签约,在京山市落地……一个个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车间”“田间”,转化成了现实生产力,助推了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湖北省人社厅厅长刘艳红表示,下一步,湖北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助力专家成果转化:

更加聚焦专家成果转化要素供给,当好精准给力的“助攻手”。以“海外人才引进倍增计划”“我选湖北计划”为载体,不断聚集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专家成果转化提供最强人才支撑。持续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专家成果转化提供最优政策保障。用足用活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对专家成果转化提供最大资金支持。

更加聚焦专家成果转化平台搭建,当好牵线搭桥的“红娘”。专家成果转化的过程就是技术寻求生命力的过程,要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才能找到最好的归宿。要持续办好专家成果转化会,加强宣传推介,进一步提高影响力和实效性,真正做到汇聚智慧之光,搭建合作之桥,创新发展之路。要深入开展专家下基层、进企业“四季行”活动,为基层招才引智和专家成果转化搭建桥梁。要坚持办好“周末专家咖啡”,让专家们在咖啡的清香中,开展智慧与激情的碰撞,寻找合作与共赢的平台。

更加聚焦专家成果转化服务提升,当好随叫随到的“店小二”。建立专家成果转化的督办落实机制,活动结束后,及时整理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表,以人才公共服务机构为主体,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全程服务成果转化落地。建立专家成果转化协调协同机制,主动与科技、金融、高校等单位合作,重点解决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资金、土地、厂房、税收、人才等痛点问题。建立专家成果转化长效服务机制,坚持做好常态化走访、收集、发布、对接服务,“一对一”为专家定制个性化成果转化方案。

相关阅读:
美媒文章:美遏制中国将成历史性错误 11月19日河南济钢螺纹钢价格下调8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