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委员议事厅”热议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州时指出,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如何让深圳这座现代化城市留下更多宝贵的历史文化记忆?11月18日,在由市政协主办、龙岗区政协承办的“委员议事厅”活动中,委员、嘉宾们围绕这一主题,对深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展开热议。委员们认为,要通过立法、数字化等形式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城市留下记忆。
市政协副主席王大平参加活动。
现状:1000多座客家围屋仅剩1/10
深圳地区可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7000年前。在这7000年间,深圳传承、留存了不少历史文化,其中,客家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然而,最能体现客家文化的一种载体——客家围屋在深圳的保护情况却不容乐观。市政协委员、深圳市媒体研究会会长张学虎给出了一组数据:深圳本有1000多座客家围屋,但现在只剩下100多座!
这100多座围屋中保存完好、已经进行保护性开发的并不多,还有不少已经被自然或人为损毁。龙岗区政协委员、大鹏古城博物馆副馆长黄文德说,很多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还没有对它提取历史信息的时候就被拆除了,也就谈不上变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我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客家围屋年久失修,屋顶都破损了,每次下雨、刮台风,都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不少濒临倒塌。”张学虎说,这些文化遗产的消亡正在跟城市的发展赛跑,因此非常紧迫的是要立即把它们保护起来。
另一方面,一些文化遗产也面临消亡困境。黄文德提到,300年前博罗的吴姓客家人搬到了沙头角,把竹篾的手工艺与海洋文化结合后做出鱼灯,人们用鱼灯创作了鱼灯舞,成为颇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但目前,会做鱼灯的工匠仅存一人。
原因:投入周期长产权不明晰缺乏人才致文化遗产保护难
为什么某些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够呢?
深圳市文物管理(非遗保护)办公室调研员欧阳进雄认为,首先是文物保护投入的周期比较长,边界很模糊,社会资本想进入的时候风险太大,周期太长。其次是文物的产权一直很难明确,比如一座客家围屋有六七十个业主,每个业主究竟占多少比例的产权,大家都说不清楚。当产权不明晰、使用权不能流转的时候,企业也不敢投入,这就造成文物保护单位利用不好、保护不好。
“人才也是造成深圳文化遗产保护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龙岗区政协委员、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高级工程师孙骞提出,在深圳从事客家历史文化研究的人才极度缺乏,专业人才太少。孙骞说,和鱼灯舞类似遭遇的还有客家山歌、甘坑客家凉帽等,这些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基本上年龄偏大,后继乏人。
此外,委员们还提出,立法缺失、文化认同不够等也是深圳部分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足的原因。
建议:文化遗产数字化让保护和活化年轻起来
“要举一个城市之力保护好文化遗产,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它成为我们这座城市的骄傲。”张学虎说。
对此,委员嘉宾们纷纷支招。
欧阳进雄认为,应该通过制度创新来解决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我们正在启动深圳文物和历史遗迹保护条例立法,把文物的产权、转移、价值评估等一个体系都明确起来。同时,我们正在跟深圳大学研究院做文物保护的负面清单,让文物保护操作上更明确,更有操作性。”
孙骞说,文化遗产的保护还需要空间、平台、载体,如龙岗鹤湖新居成立了一个博物馆,这是对古建筑保护的一种很好的形式。今后,也可以把文创基地设置在古建筑里,让古建筑在使用中真正“活”起来。龙岗区政协委员、深圳大芬文化创意产业联盟主席、深圳市文化创意行业协会监事长栾立银也赞同孙骞的建议,他认为,要进行保护性开发,既保护又传承,并且在保护中留下时代的印迹。张学虎则认为,可以提取文化遗产元素,进行影视化制作。
“文化遗产的活化要融入时代,特别是要符合年轻人的口味。”龙岗区政协委员、深圳澳亚视传媒集团总裁曹硕建议,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通过VR/AR以及年轻人比较接受的快手、抖音和网络直播等方式,让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更容易被接受,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