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天津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涌现 试验田作用凸显
经济日报讯 记者武自然 商瑞报道:作为我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3年多来,天津自贸试验区积极探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路径、新经验、新模式。截至今年10月底,国务院批复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128项任务中,天津自贸试验区已完成77项;上报127项试点经验和31个创新实践案例,15项经验和3个案例向全国复制推广。
作为改革试验田,天津自贸试验区用天津市1%的土地,创造了12%的地区生产总值、吸纳了四分之一的实际利用外资额、贡献了三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额。“开放的政策和便利的制度,会让更多外商企业投资天津自贸区。”古德里奇航空结构中国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杰认为。
通关流程和物流流程改革试点后,天津口岸辐射功能凸显。通关时间压缩三分之一、出口集装箱每箱成本下降200元至350元、京津冀144小时过境免签等一系列政策,让天津自贸区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截至目前,天津自贸试验区累计新增外商投资企业2353家,注册资本金4331亿元。
金融开放和监管创新让融资租赁公司加速聚集。天津自贸试验区累计发布7批56个金融创新案例。目前,天津自贸试验区已聚集融资租赁公司3400多家,租赁飞机累计超1200架、船舶145艘、海上石油钻井平台13座。
“天津自贸试验区将对标国际先进自由贸易园区,制定升级方案,彰显制度创新试验田作用。特别是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强化与‘一基地三区’建设的联动,打造国际一流贸易物流环境,放大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红利。”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唐中赋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