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王水福:拥抱优秀,才能更卓越

原标题:王水福:拥抱优秀,才能更卓越

王水福

西子联合控股集团董事长王水福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架C919客机的模型,那是这款国产大客机去年成功首飞的纪念。当然,对王水福来说,摆架飞机模型不是为了好玩,而是时刻提醒自己,要以航空制造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西子旗下的各个制造产业。

作为一家中国500强企业的掌门人,王水福对制造业情有独钟,几十年来的主业一直围绕制造业展开。如今的西子,横跨电梯、锅炉、地铁盾构机、智能停车库、航空制造等多个装备制造行业,成为我省高端制造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携手奥的斯、石川岛、GE等巨头

让西子变得越来越优秀

从担任花园农机厂(西子电梯前身)厂长至今,王水福带领西子已整整40个年头。谈起西子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决策,王水福认为无疑是21年前与世界电梯巨头奥的斯的合作。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西子电梯的效益已经很不错,一年有三四千万元利润。当时我们的规模在国内排第六,前面五家全部是合资企业。”王水福回忆说。要把企业做大,必须走合资的路!

虽然他的这一想法遭到许多人的反对,但王水福还是顶着压力,于1997年与奥的斯合资成立西子奥的斯电梯,其中西子占股70%,奥的斯占股30%,并约定5年后再谈股权转让事宜。2000年,奥的斯提出要提前控股,西子欣然同意,并且让美方的股份由原先约定的70%上升到80%。

王水福是这么想的:当时奥的斯在国内有三个基地,其中与西子的合资最晚。如果控股权交给奥的斯,让他们把杭州的公司当成奥的斯自己的公司,他们才会毫无保留地把最新的技术和最好的管理带过来。

虽然是一家美方控股的公司,但西子奥的斯的法人代表、总经理都是中方人员,也就是由中方管理。就这样,通过与奥的斯的合作,西子不仅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电梯制造技术,而且学到了先进的管理技术,并很快超越国内同行,成为了国内电梯行业的领头羊。

尝到合资的甜头后,西子又陆续与日本石川岛(IUK)、川崎重工和美国GE等世界500强携手,在立体车库、盾构机、锅炉等几大板块做得风生水起。

“与优秀的企业合作,你才会变得更优秀。”这是王水福的感悟,更是他的精明之处。

对标航空制造业标准

西子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2009年,王水福成立了西子航空,进军航空零部件制造这一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西子的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奥的斯的产业中,有一半与航空制造有关。与他们接触多了,自然对航空业潜移默化有所了解。”王水福说。而在日韩多家重工企业考察时,细心的他发现,这些重工企业都是通过生产航空零部件奠定了其在高端制造业的地位。于是,王水福又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搞航空零部件制造,并以此推动西子各个板块的产业升级。

如今的西子航空,不但是C919国产大型客机9家一级机体结构供应商中唯一的民营企业,还是波音、空客、庞巴迪等国际航空巨头的供应商。“今年西子航空的产值有望接近2亿元。虽然发展不会很快,但会很健康。“王水福信心满满。

王水福说,他进军航空制造的目的,是希望推动整个西子把产品质量真正做上去。“从1976年做学徒到现在,我对制造业一直有特殊情结,而质量一直是我关注的首要问题。西子从事的装备制造都是特种设备,质量特别重要。”航空制造有非常严苛的标准,来不得一点马虎。他希望,按航空制造的管理规范和标准做产品质量,能成为西子人的一种习惯,一种思维方式。“有了这样的习惯和思维方式,我们的电梯、锅炉、地铁盾构机等,就能再上一个档次。”

王水福提出了西子今后要发展必须打好三个基础:质量的基础、管理的基础、工匠的基础。这三个基础其实都围绕质量展开,都要对标航空制造业。“我们要找的人,需要有工匠的性格,这样通过培训,才能把工匠精神发扬光大。”

“未来西子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我们成立的西子‘质量·效益’研究院,致力于打造成一个吸收创新技术、支持专业人才、发挥精益制造的创新平台。内功练成后,未来五年,西子的质量、效益要在现在的基础上各提高50%。”王水福说。

伊犁州第十三届“雪之恋”冰雪文化旅游节暨霍尔果斯冬季旅游购物季启动 镜头和妙笔记录工行江苏省分行改革发展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