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广州知识城升级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

原标题:广州知识城升级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

信息时报讯(记者 张玉琴 通讯员 陈土华 赖伟敏) 11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中新广州知识城升级合作的框架协议》正式在新加坡签订。广州知识城已上升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双方将积极拓展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智慧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升级等领域的合作。

知识城是中新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奠基8年多来,在123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上累计注册企业1216家,注册资本1258.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819911.85亿元。引进了GE生物科技园、百济神州、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冷泉港实验室等国内外顶尖项目和研发机构。国务院批复的唯一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区,集聚80多家知识产权机构。知识城内建筑100%按照绿色建筑要求建设,目前已建成10.2公里综合管廊,未来管廊密度将超过发达国家水平。

此次框架协议的签署,意味着知识城将致力于打造发展层次更高、发展环境更优、发展质量更高的知识经济新高地。

知识城作为广州开发区以及广州的知识经济发展“样板”,将拿出更多务实创新的改革举措,朝着“努力成为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的目标迈进。包括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在知识城全部覆盖落地,探索开展“模拟自贸区、比照自贸港”实验。同时,知识城已梳理出关于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食药品监管、重点平台建设等五个方面18条政策,争取创新政策的先试先行落地。

继续强化知识产权强区的“金字招牌”。重点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交易中心,探索建设知识产权博物馆,打造知识产权地标。争取设立“一带一路”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所)。

建设粤港澳融合发展创新平台。重点打造与港澳营商环境对接、经济发展协同的合作体系。扩大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综合孵化园空间,争取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交易中心(所)和科技创新基地,力争创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凝聚力核心区。

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在全面推进广东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基础上,尽早争取“国家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牌子,努力为特大城市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提供鲜活的“广东经验”。

相关阅读:
碱性食物更健康?媒体:酸碱体质论毫无根据 世界生态设计大会永久落户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