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作者电影还是类型电影?——青年导演探索电影创作的多种可能

原标题:作者电影还是类型电影?——青年导演探索电影创作的多种可能

新华社广州11月13日电题:作者电影还是类型电影?——青年导演探索创作的多种可能

新华社记者王鹏、邓瑞璇

从忻钰坤的《心迷宫》到周子阳的《老兽》,从毕赣的《路边野餐》到张大磊的《八月》,近年来,在纷繁复杂的电影市场中,有一批青年导演群体,凭借自身对电影的理解,进行了多样化的尝试。从作者电影到类型电影,他们不断探索电影创作的多种可能。

在刚刚结束的金鸡百花电影节上,针对这一群体,电影人在广东佛山展开对话,探讨青年导演的发展。

在导演郑大圣看来,这是一批非常注重表现个人风格的导演群体,他们的作品也更多地呈现出作者电影的特点。

20世纪50年代前后,法国的一些主张作者电影的人认为,电影作为一门独特的视听语言,应高度肯定个性,自由表达导演的思想和情感。

“现如今的这批青年导演在寻求个人表达上,比第五代、第六代导演走得更远。”郑大圣说。例如,导演毕赣的新作《地球最后的夜晚》中长达1个小时的3D长镜头,就是颇具胆量和突破性的尝试。

近年来,作者电影使得这些青年导演不断获得国内外众多电影节的青睐,并在各大奖项上屡有提名和斩获。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风格化作品的亮相,很多青年导演开始偏执于在影片中树立起实验性、创造性的特色,“他们急于在影片中建立强烈的形式感,拓宽艺术电影的边界,却往往忽略了电影的故事、情节、人物等诸多基本元素。”曾创作过《我爱我家》《泰囧》等作品的编剧束焕说。

这种偏执也会让电影面临着创作与发行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过度的自我保护使得青年导演和投资人相对立,为影片的诞生带来更大的困难。

针对这一现象,参与对话的电影人认为,从类型电影出发,建立起与观众之间的沟通,这或许是可供青年导演选择的另一条道路。

类型电影是好莱坞发明的一种电影创作方法,主要包括喜剧片、爱情片、西部片、犯罪片、恐怖片、歌舞片等。

导演唐高鹏说,类型电影对于观众来说更为熟悉,接受度也更高,容易建立起与观众的共情。“抓住了类型,就能抓住市场。”

在束焕看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类型片评价体系已经非常成熟,“青年导演的处女作选择拍摄有客观评价体系的电影,帮助会更大。”它可以使青年导演更好地认识到电影的剧本、结构、对话、人物等方面的优缺点,也有利于导演在未来的作品中更好地规避问题。

事实上,“尝试不同类型电影的勾兑和混合,是目前电影作品发展的新趋势。”郑大圣说,“很多导演都在尽力找到类型电影与作者表达之间的平衡,寻求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更好的结合。”

目前涌现出的成功的青年导演作品,多数也是从类型片的角度出发,在寻求与观众共鸣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念。《老兽》是现实主义题材,《八月》是生活化的表述,《心迷宫》则是在悬疑片类型下对叙事结构的优秀操纵。

“青年导演展现出对电影新的认知视角和表达方式有利于开拓电影的边疆,他们应该具有一种开放和谦逊的态度,这对青年导演和电影的发展都更有益。”唐高鹏说。

相关阅读:
驻财政厅纪检监察组:学习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机构改革动员部署会精神 跑“家庭贫困证明”7次未果!贵州毕节多名干部受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