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铁路助力江苏经济腾飞:地无寸铁到轨道上的江苏

原标题:从苏北“地无寸铁”到“轨道上的江苏”……这些年江苏铁路经历了什么

南沿江城际铁路开工,沪苏湖铁路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连淮扬镇铁路全线铺轨,连盐铁路开通进入倒计时……近期,江苏铁路建设热点频现,铁路建设掀起高潮。让我们看看,江苏铁路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

吴淞铁路引领时代风尚

从某种角度说,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是在江苏大地上诞生的。

1843年秋天,依据《南京条约》,拥有优良海港的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上海因为拥有长江入海口的区位优势,又有富庶的江南腹地支撑,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在开埠二十多年后取代江南传统的经济中心苏州,成为东南第一大都会。

不过,直到上海开埠的84年后,1927年成立上海特别市,上海直辖于中央,才从江苏划出。而那时候,距吴淞铁路诞生已过了半个世纪,沪宁铁路也已经运行了20年。

那时的上海,港区即城市,码头、货栈、商铺、工厂自十六铺码头开始,沿着蜿蜒的黄浦江,一路向吴淞口延伸。十九世纪上海黄浦江左岸,城市一片繁华。

从上海市区到吴淞口,是交通流量的主轴,如果造一条铁路,肯定客流滚滚。英国商人从中嗅到了商机,开头通过官方渠道和清政府沟通,却遭到拒绝。于是,他们决定先做后说。英商组建了吴淞道路公司,准备瞒天过海建造铁路,在对上海道台行文时谎称要修筑一条“寻常马路”。

中国人讲究风水,对惊动祖坟的事特别敏感。吴淞道路公司以不低的价格购下了城区和吴淞之间长近15公里、宽近14米的土地。为了能够顺利施工,还就近雇佣沿线的乡民做劳工,一天的工钱200文,可以买差不多20斤大米。

不久,城区至江湾段通车了。城里城外,男女老幼纷至沓来,铁路两旁簇拥着观看的民众,就像砌了两堵墙壁。火车鸣笛开动,窗外的树木、房屋、行人迅速往后退去,这神奇的感觉引得乘客们哈哈大笑。

往来于市区和吴淞之间的客商,最能感受到火车的好处。以前,要么雇马车,要么雇独轮车,虽然30里路也不算远,但办个事打来回,一天时间就没了。现在,乘上时速32公里的火车,只需要半个小时就到吴淞了,票价还比雇马车便宜不少。来年春天,乘火车去吴淞踏春,欣赏郊野风景,成了上海的时尚。

吴淞铁路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了好几次事故,打伤乡民、轧死行人、蒸汽机车火星又引发火灾烧毁民宅,群众义愤填膺捣毁了吴淞道路公司。清政府便顺势勒令停运,后以28.5万两银元赎回拆毁。

20年后,中国人再次沿着这条线路修筑标准轨距的淞沪铁路,运营了一个世纪,到20世纪末修筑轨道交通3号线的时候拆除。

铁路虽已拆毁,观感却已不同。人们亲身体验了风驰电掣的感觉,也亲眼所见码头边堆积如山的货物,被火车轻松快捷就运进城内。以往几千年,运输货物都靠人拉肩扛,最多利用水力和畜力,而蒸汽动力的雷霆万钧之势,让人耳目一新。

图为1876年7月3日吴淞铁路通车典礼。资料图片

图为1876年7月3日吴淞铁路通车典礼。资料图片

沪宁铁路串起江南珍珠

尽快地在中华大地建造更多的铁路,成为世纪之交有识之士的共识。但是,中国既没有资金,也不拥有建造铁路的技术,而且,先从哪里建起,并没有统一的计划。

两江总督张之洞提了一个建议,修筑一条从上海吴淞到南京的铁路,然后,在途经苏州的时候,建一条连接苏杭的支线,这样,长江三角洲几个中心城市就能通过铁路连接起来。之前偷筑吴淞铁路的那家英商怡和洋行致函盛宣怀,希望能够承办苏杭铁路,将来再延伸至宁波。

渐渐地,江南政治中心南京和经济中心苏州浮出水面。建设上海至南京,苏州至杭州的铁路合同相继签订。1905年4月沪宁铁路破土动工于,历经三年建设,1908年4月建成通车。同时,上海至嘉兴的铁路已经修好,如果再实行先前的经苏州去杭州的方案,沪嘉段铁路会形同虚设,因此,苏杭甬改为沪杭甬,由江苏、浙江两省铁路公司协力修筑。

沪宁铁路刚刚开通的那一年,一天开行6趟列车,第一年就运送了旅客320多万人。民国建立后,南京和上海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了,铁路成了主要的交通方式,就连孙中山1912年元旦从上海去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也是坐的火车。沪宁之间各城市的民众也渐渐把火车当作出行首选。

沪宁、沪杭铁路的开通,深深改变了江南。铁路兼具速度和运量优势,这是以前的水路、陆路运输方式都不可比拟的。上海开埠前,江南内贸、外贸物流的集散地是苏州,上海开埠后转移到上海。现在,这两条从上海伸进长江三角洲的铁轨,就像两条丝线,把传统的江南富庶之地串联了起来,一条光彩照人的珍珠项链便产生了。如今,长三角拥有一个世界级城市群,百年铁路功不可没。

铁路强势介入,也重新书写了江南一日交通圈的概念。水运时代的一日交通圈的半径,就是舟楫一天能够打来回的距离,现在,蒸汽时代的一日交通圈,则把这个范围扩大到了沪宁杭。

1997年4月7日,淞沪铁路拆轨“退休”。资料图片

1997年4月7日,淞沪铁路拆轨“退休”。资料图片

苏嘉铁路初尝网络滋味

沪宁铁路的开通,打响了江苏铁路建设的发令枪。此后,横穿江苏北部的陇海铁路开始铺轨,纵贯江苏南北的津浦铁路建成通车,上世纪30年代,南京至芜湖的江南铁路建成通车。

不过,这几条铁路建设,本质上还没有突破“线”的概念。铁路线与铁路网是两个不可同日而语的概念,铁路成线,解决的是点上有无的问题,铁路成网,解决的是成块的区域内任意两点的互联互通问题。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抗战期间,江苏大地上一条短暂存在的战备铁路,让人们初尝铁路成网的魅力。这,就是苏州至嘉兴的苏嘉铁路。

在苏州和杭州之间修筑铁路,这样的想法很早就有,只不过阴差阳错,最后这个计划并未实现。1932年淞沪抗战失败后,国民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淞沪停战协定》,其中规定中国军队不得在上海及苏州、昆山以东驻军,任何军队活动也不能经过上海。上海是沪宁和沪杭甬铁路这两条主动脉的交会处。这样一来,两条动脉被切断,南北之间国防和军事活动无法正常进行。为使南北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国民政府决定修筑苏嘉铁路。1926年7月,通车典礼在嘉兴南湖烟雨楼举行,著名记者冯英子从苏州相门站上车,去嘉兴参加典礼。

苏州和嘉兴都是大运河沿岸城市,本来也有沪宁沪杭线沟通,现在两地之间增加一条直接连通的铁路,上海、苏州、嘉兴三地形成了铁路网络雏形。

有了苏嘉铁路,苏州以西、嘉兴以南之间的客货运输不必绕道上海,运输距离缩短了110公里,节省了3小时旅行时间。改善了盛泽、王江泾以及附近的震泽、南浔等富庶小镇发达丝绸业的运输条件。铁路沿线城镇居民可以在离家几里路的小站直接乘火车至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拉近了太湖城镇与各大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有这样的描述:临近城镇的民众“可乘轮船或公共汽车到达苏嘉线的平望站。通过现有铁路线,可在8小时以内到达上海”。苏嘉线上,呈现客货两旺的局面。苏嘉铁路沿线蚕丝、绸缎、米麦、鱼虾等源源不断通过铁路运往上海;来自上海港的国内外商品,如煤油、卷烟、布匹、南北杂货等又通过铁路网,进入江南数不清的城镇和乡村。小小铁路网,让江南腹地和世界经济连接在一起。

上海天目东路的老北站变身铁路博物馆资料图片

上海天目东路的老北站变身铁路博物馆 资料图片

铁路成网助力经济腾飞

上世纪早期的筑路热潮,在30年代后渐渐平息,此后七八十年,江苏铁路基本没有增加长度。就连沪宁线复线,也在上世纪80年代才建成。

对于广袤的江苏大地来说,铁路的密度还是低得可怜。虽然沿线少数城市能够享受铁路带来的便利,大多数城市与铁路无缘,尤其是广大的苏北腹地依然“地无寸铁”。

有无铁路的区别,常熟和昆山是最好的样本。一张白纸的时候,理论上铁路从哪里走都是可以的。沪宁线勘测期间,在常熟,当工程师刚把仪器架在屋顶上准备测量时,村民已经敲锣打鼓聚集起来,准备与测量人员大干一场了。本来沪宁铁路有机会经过常熟的,可因为那儿的民众反对的声浪太高,线路只得绕道昆山了。如今,昆山有三条铁路经过,常熟要等到今后沪通铁路和通苏嘉铁路建成,才能和铁路亲密接触。一次蹉跎,就需要百年等待。而昆山,直到今天依然享受着铁路带来的红利。

进入新世纪,新长铁路和宁启铁路在江苏大地画了一个漂亮的十字形。随着沪宁高铁、京沪高铁、宁杭高铁相继建成,江苏铁路进入快车道。2017年江苏铁路营运里程2791公里,其中高铁846公里。目前在建和即将建设的铁路项目包括连盐铁路、青连铁路、沪通铁路、连淮扬镇铁路、徐宿淮盐铁路、连徐高铁、盐通铁路、沪苏湖铁路、南沿江铁路、北沿江高铁、通苏嘉铁路、盐泰锡常宜铁路、合肥至新沂铁路、镇江至宣城铁路等十几条,总里程1700公里,总投资规模2600亿元。在和铁路第一次亲密接触近一个半世纪后,江苏铁路步入精耕细作时代,高铁将覆盖80%以上的县城,尤其是苏北,铁路获得史无前例的发展。一个“轨道上的江苏”呼之欲出。

铁路单位运输量平均能耗分别只有公路、航空的1/8和1/11,单位运输量占用土地仅有公路的1/8~10。在寸土寸金的江苏,高铁无疑是绿色出行的上佳选择。

江苏历史上有个特点,就是县域经济实力比较强,此次开工的南沿江城际铁路,让张家港、常熟、太仓、江阴、武进等几个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区的前10名无缝连接在一起,高铁开通之后,人们商务出行的时间成本、物流成本将得到极大降低,这些县级“小老虎”,将如虎添翼,展翅腾飞。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铁路成网,将拉近长三角各个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撑,同时,向长江经济带西部的辐射能力将更强。

责任编辑:王亚南

相关阅读:
多国签署联合宣言:提高“一带一路”能源互利合作水平 从“三个不会停滞”看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