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刘一达:“京味文学”用地道京味语言来讲北京人故事

原标题:刘一达:“京味文学”用地道京味语言来讲北京人故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2日讯 继“春诵水”“夏阅山”和“秋览城”之后,北京阅读季四季阅读隆重推出“冬读人”主题活动。“人”主题关注阅读与人、阅读与社群、阅读与社会的关系。11月10日,著名“京味文学”作家刘一达“京味儿经典”长篇小说集发布会在北京地坛公园方泽坛举行。据出版方介绍,此次“京味儿经典”长篇小说集的整理出版,包括了刘一达所著《红案白案》《传世猫碗》《画虫儿》《爷是大厨》《百年德行》《人虫儿》《故都子民》《傍家儿》《胡同根儿》《大酒缸》《北京爷》等经典作品,可谓是作者追求和探索“京味儿文学”40年心血之大成。

发布会现场

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公共服务处处长王亦君在发言中谈到,“京味儿经典”这套长篇小说集对于“读懂”北京,“读懂”北京人具有重要意义。京味儿语言中融入了许多现代新的表达方式。京味儿语言就像北京城一样,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总经理王训海认为,北京老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北京人民爱国爱家的情怀,都通过本系列丛书中一个个典型的文学形象、一篇篇精彩的文学故事,生动地展现出来。为读者们了解北京认识北京提供了非常生动鲜活的资料,是了解京味儿小说语言的必读书目。

北京力潮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雷表示,借助刘一达这部长篇小说集的集结出版,我们得以致敬北京这片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土地,也记录下在这片土地上孕育的京味儿文化的过往。

在发布会现场,刘一达谈及这么多年来持续创作“京味儿文学”的动力和起因,他说:“首先自己是北京人,生在胡同,长在胡同,对北京文化文化有着与生俱来的感情,特别是对胡同文化感情非常深,骨血里面就流淌着胡同文化的血脉。”

刘一达将京味文学总结为三个部分,第一是皇家文化,第二是士大夫文化,第三是胡同文化或者是平民文化。他说最接地气的是胡同文化,平民文化。最能代表和反应京味特色的就是“胡同文化”。而从小生活在胡同,跟老北京人生活在一起,老北京的传说,老北京的语言,给刘一达积累的大量的素材,为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生于斯,长于斯,常念于斯,这就是刘一达能持续创作京味文学的动力和起因。

本次发布会由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北京作家协会、北京东城区文联、北京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北京地坛公园联合主办,北京力潮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北京大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

以下为刘一达接受记者的采访。

谈创作:“我的骨血里面就流淌着胡同文化的血脉”

记者:此次“京味儿经典”(《红案白案》《传世猫碗》《画虫儿》《爷是大厨》《百年德行》《人虫儿》《故都子民》《傍家儿》《胡同根儿》《大酒缸》《北京爷》)长篇小说集的整理出版,可谓是积您追求和探索“京味儿文学”40年心血之大成,这么多年来,您持续创作京味儿文学”的动力和起因是什么?您个人的创作体会和经历是什么?

刘一达:首先我是北京人,生在胡同,长在胡同,对北京文化文化有着与生俱来的感情,特别是对胡同文化感情非常深。我的骨血里面就流淌着胡同文化的血脉。京味文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是皇家文化,第二是士大夫文化,第三是胡同文化或者是平民文化。最接地气的是胡同文化,平民文化,最能代表,反应京味特色的就是胡同文化。我从小生活在胡同,跟老北京人生活在一起,在我参加工作后,我的师傅也都是老北京人,各行各业的都有,老天桥的,老花市的,五行八作都有。他们在工作之余经常给我讲老北京的故事,老北京的传说,老北京的语言。从那个时候就开始热爱京味文化了,当时也是比较有心,开始做笔记了,积累的大量的素材,为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这就是我创作京味文学的动力和起因。

我个人的创作体会和经历,我主要是体会四点:第一点是我的作品都来源于生活,我由于在北京晚报当记者,所以一直深入胡同,深入老百姓生活,进行采访,采访了上万个北京人,几乎走遍了北京所有的胡同,所以积累了大量的素材。这个是我的第一个体会,创作离不开生活,你才能讲好北京的故事,讲好北京文化。第二个体会是小说的创作语言,一定把握住自己的特色,因为这么多年我一直坚守着京味语言的特色,坚守着自己的创作风格。使我的创作越来越娴熟,越来越丰富了。第三个体会是创作不能断,其实每天我都在跟自己的惰性在斗争,写作是非常寂寞的,生活是非常有诱惑力的,丰富多彩的,手机、电视、旅游等等。那么进行文学创作就要跟生活中的诱惑、本身的惰性进行斗争。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勤奋,用一句话说就是不用扬鞭自奋蹄,不用别人拿着鞭子自己就跑快了。第四个体会随着北京的城市变迁比较大。随着北京拆迁力度越来越大,城市改造后,很多的胡同都拆了,随着城市格局的变化,北京原有的文化必然要有遗失。我作为一个60多岁这么一个承上启下的年龄,有着一种自身的责任感,如果不把它记录下来,后人就不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也不是说从天上掉下来的,之前有个漫长的过程,作为我这一代人,要讲给后人听。这种使命感促使我创作。

聊“京味文学”特色:“京味首先要用京味语言来叙述故事”

记者:最近几年,“京味文学”广受关注,京味儿小说语言又被列为西城区为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京味作家”的一员,“传承人”的一员,您认为“京味文学”是什么味?京味包含哪些具体的元素?

刘一达:传统的京味小说有自己的特点,传统京味小说的语言主要以北京南城的语言为主,老百姓的语言,用我们现在说的话就是土了掉渣的语言。现在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有些语言自然就消失了。比如:火柴老北京话“取灯儿”,现在年轻人就不知道,这样的土话就自然的消失了。但是有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改革开放40年来,是北京土话增加最多的一个时期,比如说,“打的”,“打的”最早是英文,从香港传过来的“的士”,由“打的”延伸出很多新名词“的哥”“的姐”了,这些全都是北京土话,这些土话都是现在才有的。包括一些网络词汇慢慢的也变成了北京土话。北京土话的包容性,融合性,消化功能最强的。这些就是新京味文学跟传统京味文学的不一样的地方。这个变化在我的文学作品中也是有所体现的。

我认为所谓京味首先要用京味语言来叙述故事,这是最主要的,不是说写北京的人或者故事就是京味了。作为新京味的特点首先在叙述语言上接地气,要有新时代的特点,除了北京土话所具有的幽默感、调侃、直率、率真、直白以外的藏着一种含蓄的语言。比如说饭馆做的菜咸了,北京人他不会说咸了,会说警察来抓你了,那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你打死卖盐的了。这个就是北京特有的语言。京味小说语言要有生活,源于生活,才能创作出好的京味小说。

传统京味小说在叙述的增加点个人的情感的因素比较多一点,现在的也有个人情感因素,但是更加客观了。

论新旧“京味小说”:都是用“京味语言”来进行创作的

记者:近年不少人开始创作并讨论“新京味小说”,那么您认为“新京味小说”应该具备哪几个特点?和“传统京味小说”有什么区别?

刘一达:“新京味小说”的特点,从本质上来说,跟“传统京味小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都是用“京味语言”来进行创作的。无非呢,新京味所描写的人物,叙述的故事,是新时代的,也就现在北京人的生活,现在北京人的故事。在这一点上呢,是跟这个传统京味儿是有大的区别的。其他的在文学的内在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叙事语言的叙事结构啊,语言特色,等等,其跟传统京味儿是一样的。

谈北京“老”与“新”变化:新移民和土著有交割也有碰撞

记者:老北京的环境已经历大范围的变化,在北京“老”与“新”的变化和交替之中,您未来的创作会不会关注一些“新”北京的问题和创作题材?

刘一达:我一直在关注北京的变化,现在这个小说集里面的《红案白案》《传世猫碗》都是写的新的北京人在北京生活的状态。我现在写的《汤爷的救赎》,马上出版。这个故事写的是老北京人和新北京人的矛盾纠葛。

新北京人就是指来北京务工的,外来常驻北京的人,他们怎么跟北京文化的交融,这个我认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作为一个作家所关注的。北京作为历史上就是个移民城市,现在新的移民和北京老的土著在生活中的交割,碰撞,是我关注的方向。也是我后面创作的方向。

话“最北京”:“北京的特点首先要有北京的元素”

记者: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目前正展开“最北京”阅读空间评选,今年的书香评选、文创设计征集活动也在寻找和整理“最北京”的元素,在您的眼中什么样的文化内核才能体现“最北京”的特点?

刘一达:最北京的特点首先要有北京的元素,包括北京人的性格,北京的语言,北京文化的符号,北京的故事。这里边文学的作品里面的最北京就是用原汁原味,非常地道的京味语言来讲北京人的故事,来创作你题材的文学作品。

​今年红叶季香山共接待游客130万人次 何梁何利基金颁奖大会举行 浙江4位学者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