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马背上的调解员”

原标题:“马背上的调解员”

初冬的理塘毛垭草坝,风吹草低,牛羊膘肥。几匹骏马飞驰而过,阳光下马的鬃毛闪着如丝般的光。身穿藏族服饰的骑手一勒缰绳,马儿发出一声嘶吼,随即应声而止,停在茫茫草原上。

几位面色黑红的藏族人翻身下马,他们是理塘县的金牌人民调解员,被称为“马背上的调解员”,他们刚刚从理塘县各个乡赶到这里,年纪最大的已经66岁。

在理塘,像他们一样常年骑马奔波各个牧区的“马背上的调解员”有120余人。“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是这些“马背上的调解员”信奉的精神。

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的理塘县,平均海拔4014.2米,高寒缺氧、地广人稀是这里最大的特点。当地居民中,包括藏族在内的9个民族生活在这里。

由于辖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产生纠纷矛盾以后,车辆无法进入,只能依靠马匹,因而自小生活在藏区骑术精湛的藏族干部就成为草原调解的主要力量。

今年49岁的鲁昂,是奔戈乡托仁村的党支部书记,也是理塘有名的金牌调解员。从2005年至今,他已经骑着马走过了上千公里的调解之路。

2016年,鲁昂接到一个纠纷调解,村里的洛泽仁与妻子尼玛拉姆被女方家里强迫离婚。赶到洛泽仁家后,鲁昂了解到,洛泽仁夫妻二人所有的财产只有一顶帐篷,且均有病在身,无法养活自己和两个孩子。

他当即向村里申请,为洛泽仁一家争取到了贫困户扶贫项目资金,同时自掏腰包,私人赠予洛泽仁一匹马。他还在村里为洛泽仁找到了一份工作,让他担任村里的卫生员,一年有6000多元的收入,解决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

藏区海拔高、环境恶劣,调解路途中稍有不慎,可能就会迷路。2015年,由于群众挖虫草产生纠纷,鲁昂被抽调到别的村进行纠纷调解。

鲁昂和其他人民调解员一起,不顾大雪封山的危险情况,踏着一尺多厚的雪骑马走进高原。暴风雪越下越大,一行人在茫茫大雪中差点迷路。凭借着多年牧区调解对道路的熟悉,他们用木棍探路,并成一排,骑马走了五天五夜,没有喝过一口热水,吃过一口热饭,终于走出了雪原。

很多人都在问鲁昂,是什么支撑着他这样无私奉献,他的信仰和精神是什么?他告诉我们,自己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本事,但是他时刻记得自己是一名人民调解员,也是一位党员。

理塘县一些牧民群众法律意识淡薄,有时候一个很小的矛盾如果没有及时调解好,很容易就酿成更大的事件。

绕吉,今年66岁了,是理塘萨戈村著名的金牌调解员。兼任村委会主任与调解员这些年,他大大小小处理了200多起内部矛盾。“很多人不懂政策、不懂法,我每次遇到一个人,就会给他们普及一下政策法律知识。”

在萨戈村,绕吉组织村民定期进行普法宣传,每周巡逻村里情况,对有隐患的人员按时报告,这么多年村里没有发生过一起重大刑事案件。

很多时候,绕吉劝解的双方都是自己熟悉的亲人或者朋友,调解中难免会得罪人,但是想到村子的团结和稳定,绕吉还是坚持下来,“只有这样,我良心上才过得去,很多时候一个小的矛盾不及时解决很有可能发展成动刀杀人的事件。”

“人民的事情没有小事。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我们时时刻刻把人民的需要摆在首位,哪里有牧民,哪里就有我们的人民调解员。”理塘县工委主任丛多说。

文/新华社记者 轩玉珏

吴光于

(据新华社成都11月10日电)

相关阅读:
从“垃圾围镇”到“村村淘宝” 不必为银行业“一二五”目标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