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进博会观察

原标题:进博会观察 | 有人对进博会表达过这种疑惑,为何最终被证明是个误解?

摘要:即便你能在网上找到无数东西,你也很难在网上“同时”看到这些东西,而存在于实体展会中的人的流动与交往,是“网购”难以替代的。也恰恰是因为这样的流动与交往,看上去有点像“拼盘”的博览会,绝不只是在做加法,而是在构造一个特别的、具有交往意义的空间。

进博会到了最后两天,社会观众的到来,让本已颇高的人气有了“爆棚”之势。如果说前些天还相对属于圈内人士的话,昨天和今天,向部分普通市民开放的进博会,就更多了几分日常化的热闹。

进博会本身是相对专业的展会,但专业并不妨碍看热闹。其实前些天的专业观众也看热闹,采购商当然不乏直奔主题、带着明确目标的,但搞服装的顺带看几眼农产品,做药品的顺便看几个机器人,这样的“串场”更是常态。

11月8日是最后一个专业观众日,主办方统计的入馆人数是:国家展区7.24万、服务贸易展区4.64万、汽车展区7.41万、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8.46万、消费电子及家电(含珠宝玉石展)10.06万、服装服饰及日用消费品10.04万、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5.75万、食品及农产品展区9.73万。这些数字的总和是63.33万,但“四叶草”显然不可能同时涌入那么多人。据估计当天整个进博会的入场人数大约在20万左右,光把各个馆的人数加起来是得不到这个答案的,原因很简单——人不断地在流动。

人的流动,某种程度上也是实体展会的一大魅力所在。

说实话,进博会前也有一种疑惑的声音:互联网如此发达,小小一个移动终端,就足以连接千万级的进口产品和商品,实体展会规模再大,能大得过网络吗?另外,各种垂直领域的专业展会平时已经不少,进口交易更在随时发生,一个规模空前的进博会,是否就等于专业展会的组合?

当进博会行进过半的时候,一位资深媒体同行向我讲述了他的观点:不错,实体展会规模再大,也只可能涵盖网络世界的冰山一角;而一个个专业展区组合而成的进博会,乍看起来的确像一个“拼盘”。但是,重要的是,即便你能在网上找到无数东西,你也很难在网上“同时”看到这些东西,而存在于实体展会中的人的流动与交往,是“网购”难以替代的。也恰恰是因为这样的流动与交往,看上去有点像“拼盘”的博览会,绝不只是在做加法,而是在构造一个特别的、具有交往意义的空间。

当然,作为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以及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进博会的象征意义更应深入人心。

这的确是个挺有说服力的解释,某种程度上,取名为“进口博览会”而不是“交易会”或者“展销会”,恐怕也有这样的考虑。博览博览,因其“博”而让人能“览”,又因为由人来“览”而凸显其“博”。这就不只是简单的做买卖的地方,更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文化交流场。

而既然是交流,那么自然可以让人看“门道”,也可以让人看“热闹”。有时候,热闹看多了也就看出了门道,只要有足够的东西可看。

从最尖端的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到最日常的吃穿住行、生活方式,进博会提供了大量可看的东西。而看热闹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进博会跟8年前的世博会,也颇有一些相似。

拿进博跟世博作比较,是这几天进博会里颇为热门的话题。除了名字,它们还有不少相似之处,不光是同在上海举办,也不仅是办进博的过程中,沿袭了不少办世博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两个性质并不相同的博览会,却都有一层意义:打开大门,让前沿而多元的物品和文化,充分展示,充分交流。

很多年前,美国人阿尔弗雷德·海勒曾赞誉世博会“反映了人类最丰富的体验,是人类旅程的终极目标”——它永远具有教育意义并给人灵感,为人类提供精神食粮,唤醒人类发展所急需的才能,它浓缩着所处历史时代的经验教训,激活人类的种种本能……这样的溢美之词,未必现在就要套到进博会身上,但无疑,这同样是人们对进博会的期待,以及对上海这座城市借进博会之机进一步成长的期待。

博览会就是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它所容纳并呈现出的多元、丰富,正是值得人们去学习的材料。这种学习既可以无比专业,也可以非常业余——谁说走马观花之间,就不会有点滴启示?学习的对象既可以无比高深,也可以特别日常——或许哪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就可能蕴藏着一种见所未见的文化?

这种多元性,正是一座包罗万象的博览会之魅力所在,也正是一座开放之城、创新之城、包容之城的魅力所在。

栏目主编:朱珉迕文字编辑:朱珉迕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笪曦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文中图均蒋迪雯 摄

相关阅读:
生态环境部官微点赞海口鸭尾溪“治水经” 东风浩荡 潮涌浦江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