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重症医学怎样“保量又保质” 了解下南京今天开的这场专业大会

原标题:重症医学怎样“保量又保质” 了解下南京今天开的这场专业大会

中国江苏网11月9日讯(记者 郭蓓 通讯员 崔玉艳 程守勤)对于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来说,每一天都在与死神较量,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生死。重症患者就像徘徊在悬崖边上,重症医学科可能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今天,2018全国重症医学质量控制大会、第七次江苏省重症医学质量控制大会、江苏省第16届重症医学研讨会在南京开幕,近2000名重症医学领域专家学者及代表齐聚南京,研讨重症医学新进展。此次大会围绕“生命质量:反思与进步”主题进行版块设置。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毅教授指出,本次学术盛宴内容丰富、亮点多多:国内外重症医学著名教授现场解惑,剖析专业热点、难点;针对有争议的学术观点,辨别解析,阐述论点,深刻反思;青年才俊传递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进展,呈现最新鲜热辣的观点和反思;以经典病例为导向,挑战国内外大咖教授,多维度深层次剖析,疑点、难点、谜团一解开。“在中国,重症医学相较于其他传统专科虽起步晚,但近年来在学科建设、医疗及教学等领域发展迅猛,给无数重症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如何缩短差异性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于凯江教授指出,全国重症医学质量控制大会已连续举办七届,共同探讨反思重症医学面临的挑战,推进重症医学发展的基层化,共促省、市、县各级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的同质化进程。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15年全国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已设置重症医学科的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总数为3308个,ICU数为10074个,ICU从业医师超过6万人。中国由北向南,31个省区市的各级医院,重症人为国家的现代化医院建设、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和重症医学学科建设,作出了专业、不懈、杰出的贡献。自2003年非典爆发后,ICU迅速被社会大众熟知,加之近年来重症医学学科发展迅猛,各类危急重症救治水平显著提高,大批重症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而得以起死回生。“对救治病人,重症医学科不同于传统学科,传统的学科诊治病人先找病因再治病,好比先瞄准后‘开枪’,而重症医学科是先处理危及生命的难题,从而稳住生命指征,救治过程就好比边瞄准边‘开枪’ ”著名重症医学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教授介绍说。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始创于1988年,今年恰逢成立30周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重症医学科之一,全国一流的重症医学救治诊疗中心,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单位,国家级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江苏省重症医学领域唯一的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及诊疗中心,早在2008年就开展了ECMO技术,近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2015年1月,中国首个重症体外生命支持组织在中大医院成立。目前,中大医院已形成区域性体外生命支持诊疗与转运中心,可为方圆两三百公里区域的危重患者提供转运救治。每年抢救上百例重症心肌炎、重症肺炎等危重患者。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逐步形成并完善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诊治为核心的专科救治体系,特色鲜明,救治水平居国内外同类学科领先地位。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床位从最初的5张发展到现在的73张,在省内率先建立多个重症亚专科、分区化管理,已成为江苏规模最大的综合ICU。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全国重症医学专科影响力排行榜上,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连续两年名列全国第二。杨毅指出,重症医学同质化、规范化管理迫在眉睫,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有责任、有使命带领国内重症医学同道一起前行,现逐步形成学科规范,推动学科规范发展。同时医院重症医学科与30余家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建立临床-科研共建帮扶单位,涉及江苏、安徽、山东、浙江等20余省,彰显了强大学科影响力。与40多家医院建立医联体集团医院,建立定期帮扶教学查房制度及重症患者转诊制度,每年转诊患者逾200人。近年来,团队开始构建重症医学科专科联盟,来自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江西,甚至远在新疆的医院,通过远程信息系统,100余家医院与中大医院ICU形成了专科联盟。一名优秀的医生还要有促进同行共同进步的情怀。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人;近5年招收来自全国31各省市的重症医学进修医生和护士500余名,均已成为全国各地重症医学科骨干。

相关阅读:
贾跃亭4个月持股少3797万股,乐视网今日股价跌6% 开放让云南与邻国实现共赢